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吕良 [1] 孟凡坤 [2]

山东省警官总医院 250002

摘要:目的:探究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为例,应用抛硬币法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接受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观察组接受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是95.83%(23/24),明显较对照组数据70.83%(17/2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实施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锁骨骨折手术;麻醉效果

锁骨骨折在目前临床相对常见,属于创伤性骨折的一种,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颈丛神经和臂丛神经可双重性支配机体锁骨及其皮肤区域,使得手术麻醉相对困难。在以往临床治疗期间,一般会选择斜角肌间沟臂丛麻醉,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需要辅助性用药,进一步强化镇痛,对此,此类患者手术期间需要给予特殊的麻醉方法[1]。故本文尝试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到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给予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48例,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在23—67岁,平均值(36.53±3.24)岁;骨折部位:中段骨折9例;远段骨折10例,近段骨折5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分布在25—64岁,平均值(36.50±3.22)岁;骨折部位:中段骨折8例;远段骨折9例,近段骨折7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存在可比性。本试验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家属同意。

1.2麻醉方式

全部患者在手术前需禁食8h,不可服用任何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健侧上肢做好静脉通道处理。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手臂放在身体两侧并把头部偏向健侧。对照组接受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选择患者A点横突切迹下侧0.5—1.0cm部位或者前中斜角肌肌肉间沟顶点上部1—1.5cm部位,定位消毒后借助7号头皮针加以穿刺处理,如果发现患者肩部或者上臂部位存在异样感,则需要进行回抽处理,未见血液需要加入18—22ml 1%利多卡因、0.9%生理盐水和0.25%甲硫酸罗哌卡因的混合液,然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异样,时间维持在5—10min即可。

观察组给予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定位消毒患者颈丛A与臂丛部位,使用7号头皮针加以穿刺处理,以垂直方向稍微向机体脚侧进行推进,一旦发现异物感,则需要停止进针,并加以回抽处理,待回抽无血液时,需要注入与对照组相同的混合液,剂量是12ml,等待10min,使用7号头皮针做好肌间沟臂丛穿刺操作,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异物感,发现回抽未见血液和气体时,需要缓慢注入10ml 1%利多卡因。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1)优:麻醉后患者未见任何疼痛感觉;(2)良:麻醉后患者出现轻度性疼痛,但患者耐受,无需其他处理;(3)中:麻醉后患者存在明显性痛感,需要接受其他处理;(4)差:患者在麻醉后出现剧烈性疼痛感,更改其他药物加以麻醉处理。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试验数据并借助SPSS23.0软件加以处理,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并实施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组别

优良率(%)

对照组(n=24)

10(41.67)

7(29.17)

7(29.17)

0(0.00)

70.83%

观察组(n=24)

13(54.17)

10(41.67)

1(4.17)

0(0.00)

95.83%

X2

P

3讨论

锁骨处在人体胸骨柄和肩峰之间呈现“S”形,是机体上肢连接机体躯干的唯一支架。据报道[2]:锁骨骨折发生率在人体骨折中占据比例相对较高,一般在6%左右,多机体锁骨远端在暴力因素下所引起的移动现象,使得机体功能受到限制,患者无法有效活动。

颈丛神经阻滞在当前临床锁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相对常见,不仅操作简单便捷,麻醉费用低,而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是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阻滞不全,严重影响麻醉效果,增加机体疼痛感,使得手术时间延长,特别是在剥离骨膜和分离骨折断端时,患者的不适感较为强烈,增加手术应激反应,引起血压与心率的升高,进一步增加出血量,亦可增加心肌缺氧的发生风险,甚至可引发心脑血管意外[3]

臂丛可对患者背部、肩部皮肤及其肌肉进行支配,在实施臂丛阻滞麻醉后,并无法完全阻滞机体所有脊神经,尤其是锁骨近端神经丛的阻滞效果欠佳,而单纯的颈丛麻醉可有效麻醉颈丛支配的区域,但受麻醉药物扩散限制的影响,极易引起机体臂丛神经根无法完全阻滞现象,麻醉效果欠佳[4]。联合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单纯阻滞麻醉的不足之处,但是手术期间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感,仍需辅助镇静药物。本试验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娟,陈曲敏.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8):84-86.

[2]彭悦.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7):158-160.

[3]赵华.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81.

[4]李晶,程言强,孔明健,等.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