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1

浅谈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

曾进

四川省 遂宁市中医院 629000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良性肿瘤,以30~50岁女性为高发群体,发生率高,约20%~30%,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故实际患者人数远高于文献报道。子宫肌瘤患者典型症状为经量增加、异常子宫出血,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贫血、痛经、不孕等。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类子宫肌瘤已经能够在微创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有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故本次研究对子宫肌瘤的分类与微创手术类型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子宫肌瘤的分类

根据子宫肌瘤生长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子宫体肌瘤与宫颈肌瘤,其中前者构成比约92%,后者约8%。对于原发于子宫肌层的肌瘤,根据其发展过程和解剖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类:(1)肌壁间肌瘤,瘤体位置在子宫肌层内,与肌壁的界限清晰,临床中较为常见,构成比约60%~70%,可单发、多发,大小不一,如多发、瘤体直径较大,可导致宫腔、子宫形态改变。(2)浆膜下肌瘤,其构成比约20~30%,即肌壁间肌瘤朝子宫浆膜生长,表面仅由浆膜覆盖,如果其带蒂部位断裂,瘤体脱落至腹腔、盆腔,将形成游离性肌瘤,如获得血供,则形成寄生性肌瘤。(3)粘膜下肌层,其构成比约10%,即肌壁间肌瘤朝子宫腔内生长,表面以子宫内膜覆盖。该肌瘤可导致宫腔形态改变,有蒂者在宫腔中生长犹如异物,容易影响子宫正常收缩,且可能突入阴道。如血供不足,可能引发子宫轻度内翻、出血、坏死等,常引发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微创治疗主要有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消融术等。子宫切除术经历不断的发展,术式已经逐渐成熟。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时,适应症与开腹手术相同,包括:月经过多导致贫血且保守治疗无效;肌瘤压迫引发症状;肌瘤迅速生长,存在退变、恶变风险;合并宫颈病变;无生育要求;绝经后肌瘤继续生长。阴式子宫切除术指征与腹腔镜手术相同,但术野更为狭窄,对术者的要求更高,另需要注意大子宫或存在严重盆腔粘连者,应该慎用该方法。

子宫肌瘤切除术则属于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按照手术入路、肌瘤生长位置不同,也可分为以下术式:(1)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任何影响子宫形态并存在子宫肌瘤典型症状者,均应该考虑采用该手术治疗,如粘膜下肌瘤与肌壁间内凸肌瘤。该术式指征为:0~II型粘膜下肌瘤,瘤体直径5cm以下;肌壁间内凸肌瘤,表面覆盖肌层厚度在0.5cm以下;脱入阴道子宫或宫颈粘膜下肌瘤;无恶性病变;宫腔长度12cm以下;子宫体积小于10周妊娠。对于部分较大瘤体者,需要考虑使用GnRH-a类药物进行预处理,以保障手术效果与安全性[1]。(2)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可采取破坏子宫内膜的方式改善出血,适合未突向宫腔的肌壁间、浆膜下肌瘤或合并月经过多、异常出血者,且子宫大小小于10周妊娠,宫深在12cm以下,且要求患者无生育需求。(3)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指征包括:浆膜下肌瘤;引发压迫症状;月经过多至贫血;壁间肌瘤且存在不孕;肌瘤迅速增大;要求保留子宫。该术式对术者要求很高,不适合较大肌瘤的治疗,如直径7cm以上,子宫体积大于12周妊娠等,认为属于手术禁忌症,但随着GnRH-a等药物的使用以及适应症的不断拓宽,手术指征也达到拓展,但术前规范的预处理对保障手术效果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2]。(4)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指征为:宫颈肌瘤;子宫肌壁间、浆膜下肌瘤;经产妇;阴道形态正常;无盆腔粘连。该术式适合子宫下段、后壁肌瘤,且肌瘤不宜过大,否则需要考虑使用药物预处理。

子宫肌瘤消融术指的是利用高频电、激光、射频冷冻等破坏瘤体组织、血管,抑制其生长,减小瘤体体积,旨在缓解肌瘤所引发的症状。腹腔镜肌瘤消融术多利用腹腔镜辅助置入高频双极电针,到达瘤体后进行多点电凝,可在其中形成多个凝固的坏死区域,促使其缺血、坏死,以达到缩小瘤体的目的。该术式要求低,操作简答,并发症少,适合拒绝手术切除以及长时间手术不耐受者。另外,通过子宫动脉栓塞,也能够起到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可通过阻断血供,减少营养供应,进而使瘤体组织变形、坏死,缩小瘤体体积。临床目前普遍认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属于替代子宫切除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3]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发生率高,对患者健康存在一定威胁,故在明确诊断后,应当积极选择适合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以改善症状,并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但需要注意灵活选择手术方法,掌握手术适应症,以保障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罗何英.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3):63-64.

[2]邹巧瑜.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质量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1):126-129.

[3]马娟,赵卫东.子宫肌瘤微无创治疗新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0):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