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晋州市第四中学 ,河北 晋州 052260
摘要:议论文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及其内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以这三个方面素养为目标,对相应教学策略进行系统设计,层层推进。
关键词:初中语文;议论文教学;优化策略
记叙文、说明文文体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最容易进行核心素养教学的内容,议论文教学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和学段的局限性,一直少有系统性的关注。笔者经过多年初中教学实践,尝试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具体指标,对议论文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反思总结,以期从实践层面为推动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突出“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
“文化传承与理解”强调学生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议论文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文体。它能提高人们的认识,从而使人们了解和信服作者的主张和意图。议论文大多是从社会现象、现实问题生发而来,往往针砭时弊,发人深省。如果说记叙文往往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议论文恰能直接激发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思索。这正符合“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要求,也是当前初中议论文教学的首要价值。
在确定议论文精讲篇目的时候,需要格外突出“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对选篇的文化、思想价值有导向性编排。结合《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需要,可对教材中的选文和课外文本资源进行意义阐发与价值重估,重新组织议论文教学篇目的讲授顺序和教学重点。
在讲授文章的过程中,首要强调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探讨与反思,从这些文章中汲取更多精神力量,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
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设计
(一)定篇讲授,潜移默化
充分发挥精选篇目的思想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敢思考、会思考。如在讲授《怀疑与学问》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两篇文章时,强调怀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力争去做一个拥有坚定的信心、敢于质疑、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课堂生成,头脑风暴设计
具体环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篇目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都加以审视、推敲,积极肯定与常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其继续探究。如对《小议“慎独”》中的材料是否能够论证观点进行细致分析与探讨,鼓励学生对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使其更加严密地论证观点。同时,也会结合所讲篇目的论点、论据,引导学生从反面或多角度进行思考,进行简单的课堂演讲。如讲解《敬业与乐业》时,可对曾文正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提出反例——拿破仑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组织学生对这两句话进行深入思考,当堂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也可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社会热门话题进行辩论。
(三)作业多元,综合探究
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形式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布置“话题论文”,如“谈谈司马迁或史记”“我也说三国”“说说豪放派或婉约派”等话题,让学生对课内所学内容进行延展,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查找资料和自主探究来形成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布置“随感”,鼓励学生参观名人故居、文化场馆,观看话剧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自由简练的形式,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想,珍视每一个思维的火花,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通过课堂讲解名篇、组织学生质疑探究和课后给学生布置论文随感等形式,教师在课堂内外营造活跃、独立的思考氛围,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探究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敢想敢说,为学生拓展思维、发挥创造力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点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层面,强调学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为有结构的系统。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对于学生掌握议论文文体特点和语言规律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仍需对议论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给予相应指导,但这一部分的比重不宜太大,只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情进行适时点拨。
适时,则需教师进行学情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对议论文的初步认识和在学习议论文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希望得到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设计一定题目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基本阅读能力:(1)确定论点;(2)明确观点与材料的联系;(3)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4)理清段落层次及句间关系。
《怀疑与学问》文章的论点在开头借助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中间的论证过程不容易理清楚,可让学生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把这些句子用关联词连接起来,文章的整体思路就出来了。然后再逐段分析,深入理解文章思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证结构看似松散,给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出了很大挑战。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现有的认知能力,可以把原文后半部分段落打乱后,由学生重新排序还原,在讨论辨析的过程中理清文章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这种尝试打破了讲授文章的惯有模式,活用文章,也给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很大空间。
四、结语
语文课程是一门按照汉字和汉语的特点,通过学生在真实的母语运用情境中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内在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同时使他们获得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上述议论文教学策略从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不同方面加以论述,并有所侧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策略是综合推进、相辅相成的。其教学效果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综合表现。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9(11).
[2]姜宇,辛涛,刘霞,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0(6):29-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