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价值。 方法 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抽取132例直肠癌放疗患者,依据双盲法分组,护理组的66例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组的66例行普通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存质量、情绪变化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护理组认知功能评分(61.74±6.12)分、情感功能评分(65.78±6.25)分、角色功能评分(63.25±6.09)分、躯体功能评分(67.85±6.46)分高于对比组,P<0.05。护理组护理前SDS评分(37.59±4.21)分、SAS评分(41.74±4.95)分与对比组无差异,P>0.05。护理组护理后SDS评分(19.83±3.67)分、SAS评分(21.36±3.70)分低于对比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7.58%)低于对比组(24.24%),P<0.05。 结论 对直肠癌放疗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价值显著,其生存质量较高,情绪状态较好,且并发症较少,放疗安全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生存质量;化疗;直肠癌;优质护理干预
作为全球性恶性肿瘤,直肠癌发生率较高,常规手术能将癌变组织切除,但直肠癌发生位置隐匿,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存在切除不彻底、复发率高的情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欠佳[1]。放化疗技术不断发展,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应用较广,但部分患者对放疗存在恐惧抵触心理,放疗依从性降低,且放疗后存在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等并发症,会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2]。有学者指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改善直肠癌放疗患者的预后,但既往直肠癌放疗护理仅重视放疗过程的顺利开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优质护理干预的基础则是循证护理,并与患者病情及护理经验相结合,提升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3]。基于此,本研究抽取132例直肠癌放疗患者,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抽取132例直肠癌放疗患者,依据双盲法分组,护理组:n=66,有女性31例,男性35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为(57.47±6.23)岁;病程2-25个月,平均病程为(17.45±3.60)个月;直肠癌分期:有18例为Ⅰ期,27例为Ⅱ期,21例为Ⅲ期。对比组:n=66,有女性32例,男性34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为(58.09±6.64)岁;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为(16.82±3.49)个月;直肠癌分期:有17例为Ⅰ期,26例为Ⅱ期,23例为Ⅲ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直肠癌,且行放疗治疗者;预计生存期超过三个月者;未妊娠或哺乳者;同意本研究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脏器器质性改变者;精神类疾病者;意识处于模糊状态者;无法正常沟通者。
1.2方法
护理组:优质护理干预如下:(1)心理护理:放疗前向患者阐述放疗的优点、注意事项、放疗治疗流程等,让患者了解放疗知识,在放疗前后指导家属陪伴患者,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通过放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2)皮肤护理:放射治疗区域多会出现色素沉着、溃疡、红肿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放射区域皮肤需保持干燥清洁,瘙痒时禁止抓挠,日常选择柔软宽松的棉质衣服,在温水清洁时,禁止刺激性化学洗涤剂及强碱性肥皂的使用,以减轻放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3)饮食护理:部分直肠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存在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护理人员需合理规划患者饮食,禁止豆类、红薯、牛奶等产气类食物的摄入,避免对肠胃蠕动造成刺激,日常可多食肉制品、蛋等高热量、高蛋白食物,遵循多餐少食原则,以减轻放疗产生的不良反应。(4)造瘘口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时观察直肠癌患者造瘘口处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指导患者清洁造瘘口皮肤,依据患者皮肤情况及耐受度选择适当的造口袋,避免造口袋的频繁更换,以减少皮肤损伤。(5)并发症护理:放射性膀胱炎是直肠癌放疗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多饮水,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3000mL左右,达到增加尿量的目的。
对比组:普通护理干预,即监测直肠癌放疗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放疗环境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生存质量、情绪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依据QLQ-C30(生活质量问卷)从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估两组生活质量。依据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情绪变化。并发症:骨髓抑制、皮肤瘙痒、放射性膀胱炎、消化道反应等。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0.0,行t值、 X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数、(均数±平方差)表示,P<0.05,即本研究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存质量观察
表1两组生存质量观察
组别(n=66) | 认知功能(分) | 情感功能(分) | 角色功能(分) | 躯体功能(分) |
护理组 | 61.74±6.12 | 65.78±6.25 | 63.25±6.09 | 67.85±6.46 |
对比组 | 54.81±6.46 | 58.14±6.30 | 56.38±6.42 | 58.92±6.37 |
t | 6.3268 | 6.9941 | 6.3072 | 7.9965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护理组生活质量更优,P<0.05。
2.2两组情绪变化观察
表2两组情绪变化观察
组别(n=66) | SDS(分) | SAS(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护理组 | 37.59±4.21 | 19.83±3.67 | 41.74±4.95 | 21.36±3.70 |
对比组 | 37.44±4.08 | 24.50±3.39 | 41.26±4.85 | 26.82±3.17 |
t | 0.2079 | 7.5938 | 0.5627 | 9.1040 |
P | 0.8357 | 0.0000 | 0.5746 | 0.0000 |
两组SDS、SAS在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组SDS、SAS在护理后更低,P<0.05。
2.3两组并发症观察
表3两组并发症观察
组别(n=66) | 骨髓抑制(n) | 皮肤瘙痒(n) | 放射性膀胱炎(n) | 消化道反应(n) | 发生率(n/%) |
护理组 | 1 | 2 | 0 | 2 | 5(7.58) |
对比组 | 3 | 6 | 2 | 5 | 16(24.24) |
X² | 6.8520 | ||||
P | 0.0086 |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7.58%)低于对比组(24.24%),P<0.05。
3.讨论
直肠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与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关系,伴随生活水平的提升,直肠癌发生率不断增加且逐渐年轻化,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直肠癌多开展手术治疗,但肛门附近结构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术后病灶转移及复发率较高,需结合放化疗技术,将残存的肿瘤细胞杀灭,继而降低肿瘤转移率及复发率。但部分患者在直肠癌手术后情绪较差,面对化疗产生的机体损伤及经济费用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其放疗接受度较低,需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
[4]。既往直肠癌放疗护理多是遵循医嘱完成放疗操作,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能观察到直肠癌患者的病情进展,但其片面性较强,无法实现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近年来不断提升,优质护理干预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是在护理人员丰富护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患者病情与直肠癌放疗的特点,让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5]。为减轻直肠癌患者放疗时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向其阐述放疗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并让家属在放疗前后多陪伴患者,能避免孤独感的出现,让患者更好的面对放疗治疗,而放疗成功案例的列举则能增强直肠癌患者的放疗信心。由于放疗会造成皮肤色素沉着、红肿等症状,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保持放射皮肤区域的干燥整洁,指导患者用温水清洁皮肤,此过程禁止刺激性化学洗涤剂及强碱性肥皂的使用,继而减轻放射产生的皮肤损伤。此外,放射治疗产生一定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规划患者饮食,避免摄入产气食物,以减轻肠胃受到的刺激,而优质蛋白、热量食物的摄入,则能减轻放疗造成的营养不良等症状。护理人员定时观察直肠癌患者的造瘘口情况,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异常,而日常指导患者多饮水,能增加患者尿量,避免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继而有效提升放疗安全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生活质量更优,SDS、SAS评分在护理后更低,并发症发生率(7.58%)更低,P<0.05。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中存在显著价值,能实现较高的生活质量,让其积极的面对放疗治疗。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直肠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情绪状态,还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放疗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韩莹波,刘玉涛,董红梅, 等.循证联合微信平台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7):2114-2116.
[2]陈辰,刘晓宇.直肠癌放疗患者中程序化疼痛护理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0):278-279.
[3]姜桂兰,吴昊,王海洋, 等.54例直肠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膀胱体积回顾性分析和护理对策[J].健康之友,2019,(15):211-212.
[4]赵帅,刘晶晶.全人护理模式对拟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前放疗患者的干预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31-133.
[5]陈盈盈,林晓玲,卓少君, 等.直肠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4):23-25.
[6]陈玉珠,李红梅,杨亦翠.不同剂量卡莫氟联合放疗对直肠癌手术效果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海峡药学,2017,29(9):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