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现阶段在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会出现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通过将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本文对此将着重展开探究。
关键词:成果导向;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改革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在高校中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综合性较强,但是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经过大量教学研究发现采用成果导向的方式可以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通过合理运用该种理念可以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发展,最终成为社会上的应用型人才。
一、现阶段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发展情况
第一,目前该课程主要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都属于“填鸭式”教学,通常由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板块。首先教师会通过对《电机学》等课程知识的教授,是学生对发电机的基本构成以及工作原理拥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不过学生在现代电力工业发展的认知程度较低,对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特点都不够了解,所有的知识印象都是通过直观感受得来的[1]。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引起知识点涵盖范围广,且知识量较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更好的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无法对此项学习产生过多的兴趣,为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加难度。因此针对目前的教学发展情况,教师必须应当将教学改革任务作为重点突破的目标和任务。
二、成果导向的概念和意义
此项教育理念最初由美国提出,其基本概念为将学生经过接受教育后获得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师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目标。重要是强调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获得哪些学习成果,取得这些学习成果的原因都有哪些,为了使学生取得这些成果,教师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措施等。教师可将此核心思想加以合理运用促使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内的工科专业得到有效且积极的课程教学改革,同时对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三、成果导向的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对学生课程达成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以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某班全体学生作为本次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对其课程达成度进行统计和分析,此班级学生总数为35人,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课程总达成度在该班的平均值为0.72,最终结果为“达成”。本次研究共计分为两个课程目标,具体如下:
第一项课程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此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经过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都比较好,不过关于厂用电相关知识的综合考察较差,很多学生的得分都比较低,分析其中原因发现主要是因为教师教教学过程中没有对该部分知识内容进行更好的深入讲解,学生没有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项课程目标主要是针对学生主接线基本形式应用于发电厂或变电站等内容的掌握以及相关计算方法等内容的掌握。经过统计发现学生在分析电气主接线这一部分内容获得的分数较低,另外在关于选择电气设备并对其进行校验这一方面的得分同样不够理想。分析其中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基本可以掌握,但是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上却缺少足够的解决能力,因此在接下来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此为根据,将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改革,使学生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实践操作环节进一步重视和强化,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2]。
(二)摆脱传统教材局限,对教学教材进行合理选择
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讲,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料,通常在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应当对本课程的相关教学任务、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熟悉和了解,使其明确此课程相对于本专业而言具有哪些地位以及作用,同时还应当将课程中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加以了解,并对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加以明确,从中选择出最适合的教学教材。
另一方面,对于教材来讲,其不但属于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到的基本教学资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学习资料,因此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材的局限,对学生加以深入指导。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当首先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现阶段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然后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以及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调整和转变,最终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3]。
(三)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现阶段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在很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应用,在对学生进行分班时往往按照专业或者年级为标准,在一个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全部一致。对于此类分班形式来讲,仅限于学生在低年级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中比较适用,但是当学生进入到专业知识学习以后,此类分班形式往往并不可取。因此应当换种角度去思考此问题,可以根据学生在本科学习结束后的发展方向不同,以及学生对知识结构掌握的需求不同采用与分班的形式。比如若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结束直接参加工作,那么学校可以对其运用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工程训练的重点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若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结束选择读研进行深造,那么学校可以对其在专业知识有效掌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开展科研训练内容
[4]。
第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知识结构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无法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导致消极心态的出现。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将一些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电气设备图片或者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同时也可以将一些真实的工程现场的相关素材与学生进行分享,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相关设备结构以及工程现场的概况。如此一来,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会更加积极参与其中,并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另外关于一些抽象的内容,比如电弧产生的过程等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播放器为学生进行播放,使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产生极大的兴趣,丰富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提高,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力技术在现阶段已经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因此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应当随之不断加以改进,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理解,合理运用,最终实现向社会不断输送综合性电力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凤新,郑崇苏.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中的虚拟仿真应用[J].福建电脑,2019,35(10):64-65.
[2]付涛,石黄霞,徐磊.电气类应用型本科核心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教师,2019,(29):56-57.
[3]谭丽,刘冬梅,李洋.关于工程需求的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模式探析[J].低碳世界,2019,9(10):297-298.
[4]王娜,邵霞.混合教学在"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41(3):84-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