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1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关注越来越高,不断刊印颁发指导思想或战略方针,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加快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完整保护,全面保护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基础。
关键词: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引言:
维护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遗产,是责任也是义务,是新时代、新环境、新生态的体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不断改善以往顶层设计不完善、管理制度不严谨、产权责任不清晰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选题综述
自然环境是遗留下的宝贵财富,建立自然保护地,以此为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代发展至今的根本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不断颁发法律与规章制度,来推动生态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1]。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颁发《关于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通知》,2017年9月,颁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随即立即颁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办法》在2016年12月已有试行规章,在2019年7月多方联合印发正式确认),给予具体的施行办法,而在2020年3月,在《办法》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9号),进行了细化规定和规范要求,随即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颁发各地工作方案,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意义重大,上一个统计周期显示,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18万个,保护面积覆盖了我国陆地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完整保护,保护生态环境、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指导意见》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将保护对象分成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大类型,国家公园是主体,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制度上,逐步形成了统一设置(一个自然保护地由一个部门、一个管理机构实行全过程统一管理)、分级管理(按实际情况由中央、地方分级管理)、分区管控(国家公园划分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保护强度不同)的保护制度,如图1所示。
图1 分级管理工作组织
二、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所面临的挑战
从大方向上看,在《办法》的基础上,2020年3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9号),对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登记目标、登记内容、登记流程、登记三平台融合、登记机制、所有权和使用权等都进行了细化规定和规范要求,可以说是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全面规定。新的《操作指南》是在过往《办法》施行问题上的优化和细化补充,是充分展开了实地调研、总结试点经验、专题研究、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上制定的细化规定,因为试行至今时间较短,暂时未发现新的问题,但所面临的挑战是必不可少的。
1.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今年(2020年)国家公园试点初步结束,制定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和登记工作将全面铺开,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工作量必然会持续增加。
2.其次,随着国家公园制度的持续推进,国家公园的确权登记以及生态服务形式必然逐步多样[2],保护地类型纠纷、保护地功能定位、勘界立标、相邻自然保护地的整体规划、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分级管理职责等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操作指南》目前看没有太多问题,但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及时补充条例以及做出调整,仍是要做的重要工作。
3.再次,评估问题:虽然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如何落实还是问题,各地国家公园的确权登记甚至是治理与发展,都需要合理的评估监督机制,来促使国家公园更快更好发展,更好地完成确权登记。
4.最后,管理平台问题[3]:信息化登记平台是必须的,现阶段各地都在使用各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系统,进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如图2所示,必然要探索与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以及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融合。
图2 确权登记平台简图
三、对国家公园确权登记的建议
(一)以立法为基础,依法可依,有理可循
立法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让相关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会进一步提高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工作效率,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产权确认、土地租赁使用等提供法律支持,同时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革新法律。
当地政府根据中央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国家公园确权登记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加大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力度,在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下,严格按照法律施行,实际情况有差异,需特例修改的,需按程序报批,核查属实通过后试行。
(二)逐渐完善监督制度
管理制度是整体性、全方向、多角度的管理方法,现如今逐渐形成了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基础,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管理体系,随之而来如何监督,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又一问题。加强确权登记工作的监督核查,制定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以及确权登记监督方法,建立统一执法机构,对违法现象严厉打击,对违法造成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受到损害的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追责,对确权登记中弄虚作假,谎报数据的现象绝不姑息,强化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的主体责任。同时组织对自然保护地管理进行科学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让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和发展中协调进行。
(三)仍需稳步进行[4]
对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进行科学评估,精确自然资源、划界范围、权属边界等自然内容,对已经登记的国家公园进行核实,及时变更、更改、注销,同时做好部分自然资源的首次登记,改善历史遗留问题,有序清退矿业、水电开发、工业建设等项目,如下图3所示,目前来看,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及后续的开发治理仍是艰巨的工作,需要稳步进行,在地方范围内仍要先试点,再总结经验、扩大范围。
图3 自然资源登记类型
(四)多方联同
按照“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的总要求,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与财政部门、生态环境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海洋与渔业部门等多方面联同,建立高效的协同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好国家公园整合优化过程中自然资源管理方式、人员等问题。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优化,各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系统,要和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以及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紧密协同,加强存档与运用,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这是一整套系统,随着近年来在《办法》指导下,在全国各地试点的经验教训,《操作指南》的提出,已然进行了细化、具体化、规范化的规定与制度,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相关部门应做好统筹和规划。
参考文献
[1]彭俊宇.以国家公园为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登记方法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4):188.
[2]李海军, 邓新忠, 范小虎.有序推进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J]. 中国不动产,2017,000(010):P.32-33.
[3]张小鹏,唐芳林,曹忠,蒋之富.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思考[J].林业建设,2018,No.201(03):10-13.
[4]黄宝荣.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评估;对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33(1):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