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涯视角谈如何破解“职业倦怠”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基于生涯视角谈如何破解“职业倦怠”现象

吴春秋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东莞 523083

【摘要】:职业倦怠是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表现,如果不及时化解,将会对职场人的身心及工作造成极大危害。了解并识别职业倦怠的具体体现及可能的危害,对于及时化解职业倦怠,激发职业动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厌倦;焦虑;失落;职业倦怠

仔细想一想,你是否正经历着或曾经历过这样的情景?

  •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机械地做着同样的工作,仿佛工作的意义就是每月发工资的那一日。

  • 周一上班如上坟,完全提不起兴致,打不起精神,惯性地每天上下班,而一旦到了周五,精神立马变倍爽。

问问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情绪状态?厌倦、焦虑、失落还是其他?告诉你,这是很明显的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

为了帮助你了解当下的职业状态,推荐你做个简单的测试——三叶草测试:你觉得自己当下的工作在新鲜有趣感(兴趣),掌控成就感(能力),和幸福满足感(价值)三个方面各自打多少分? 10分是满分,0分是最低分。

5f853c9baf865_html_b754d59991281c4f.png

得分最低的部分被认为是你当前最缺失的部分,反之则是你最满意的地方。对照上图的三叶草模型,判断自己目前是哪种情绪状态。

我们尝试从求医的视角来分析下,如果把这种倦怠的状态看作是一种病,好比你知道自己的皮肤有恙,但是你也很清楚,没那么严重,只是偶尔痒的难受,还不至于完全受不了。你会怎样对待它?

  1. 暂时不理它,等不舒服了再说

  2. 去医院检查

  3. 自己想法子调理

  4. 怀疑自己会不会身体有问题

再想像一下,四种不同的应对态度和行为方式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1. 有可能病情变得严重

  2. 病情及时得到治疗

  3. 病情有所缓解

  4. 精神抑郁

那么,在我们现实的职场,针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我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我遇到过四类人,他们有四类不同的应对方式。

A、“职场人都这样过,我也这样过”的从众行为:这类人对所负责的工作心生厌倦,但在他们看来这是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于是无心改变。这类人虽然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但是并不强烈,于是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虽然偶尔被刺激了也会感觉不爽,偶尔也有牢骚,但是当每月固定的某个时间收到一份不高也不低的工资,就什么怨言都没有了。

B、积极寻求改变:这一类人对自己的职业厌倦至极,于是有些人找着机会就去找上司谈,希望能调整岗位或给分配其他工作任务;有人尝试转移注意力,比如学习新技能,或把重心从工作转移至家庭或其它;也有人选择跳槽,试图从企业外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C、对工作环境满腹抱怨:还有一类人,整个人就像是情绪负离子。他们虽然身在公司,但心早已不再。他们对公司、对自己的上司有诸多抱怨,认为是他们不给自己机会,甚至抱怨社会、政府不公,这类人除了抱怨,没有其他积极的行动。

D、想改变但找不着方法:这一类人他们有很强的意愿去改变现状,也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但受个人认知和能力所限无力回天;同时这一类人也不懂得如何去盘活和利用资源,最终苦求无果,于是郁郁寡欢,直至最终被迫离开。

问问你自己,你是哪一类人?你预估一下,这四类人未来可能会面临怎样的职业前景?

A、随大流,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其他不管。想象一下,

  • 当某一天有一个比你敲得更好的人出现,或者不需要你来敲钟了,你怎么办?

  • 当企业战略方向调整,或股东撤资,人员规模缩减,你怎么办?

  • 当你再一次被推入人才市场,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的社会价值对比有变化吗?

B、越走越清晰,最终走出困境;

C、拥抱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D、不得而知

我们都知道,这世间唯一不变的是改变。有规划的职场人生,让我们可以顺应职场发展的规律,主动迎接改变。那么,接下来本文以生涯规划师的视角,谈谈如何破解职业倦怠这类问题?

立足当下,做好本职(享受当下的每一天)

  1. 遵循BGB(base-good-better)的工作哲学指引,让工作的意义不只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在创造一份个人品牌展示的作品。

  2. 找寻更加高效的做事方法,尝试把常规的事情做得更好,做得和别人不一样,而且更有战斗力和效率。

  3. 向公司内优秀的前辈或同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做到如此优秀?通过互动交流、旁听观察等方式,洞察其成功的要因。就像迪士尼现任总裁罗伯特.艾格在ABC公司任职期间遇到让他受益一生的职场导师鲁尼,他成功的要因是他发现了体育报道的竞争力是讲好故事,而不是仅仅报道赛事。

  4. 尝试培养新技能:在不变的职业中思索求变,尝试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尝试主动参与企业内其他领域的工作。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积攒新本领。

放眼未来,积极储备(憧憬彼岸的阳光沙滩)

  1. 学习,保持成长的状态:尝试投资自己,比如可以选择参加某一兴趣领域的培训班、跟随自己认可的行业大咖或牛人,学习自己感兴趣、想要深究的领域,通过学习增知增技,通过社交拓展人脉。

  2. 开拓视野,保持与社会的链接:尝试走出去,走出舒适区;尝试突破同事、同学等地域圈、亲友圈,跨入同行、同好圈,看看你的竞争对手和同行都在做什么?他们做的怎样?他们的职业发展如何?你对比他们的优势为何?

  3. 提升格局,积累人生智慧:

    • 着眼未来,想想你希望现在的职业经历在你未来整体的职业生涯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你希望从当下的工作中习得怎样的生存技能和竞争优势?

    • 你希望现在就过着养老般的舒适生活还是未来过得舒适?

    • 与其过着和尚撞钟的平淡日子,不如思考如何让每一天变得充实、快乐一点;与其懒散度日、消极怠工,不如积极地工作每一天。永远记住一句话:你今天的样子是你过去无数行为选择的结果。

    作为职场人,如果身处职业倦怠中而不自知,抑或有所觉察却选择了盲目从众或随大流,这是很危险的。尤其当所处的工作环境一团和气、不求上进、大家都过着日复一日和尚撞钟的日子时,是尤其危险的。诸如“36岁收费员被迫下岗,只因高速收费站被ETC取代”这类现象屡见不鲜。正如一句话讲的:时代抛弃你,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由此可见,保持觉察的重要性。

    保持对当下的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有了觉察,自然会有所行动。有了哪怕一小步的积极行动,就会发生改变。好比《论语﹒学而篇》中讲:孔子以温良恭俭让而得名,所到之邦,必闻其政。孔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每天都要做正向的积累,要不立足当前,做好当下;要不放眼未来,积极储备。因此,破解职业倦怠的关键是保持觉察,了解并识别职业倦怠的具体体现及可能的危害,采取策略,积极地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我的职场我做主。

    参考文献:

    1. 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5

    2. 罗伯特﹒艾格.《一生的旅程》[M].文汇出版社,2020.5

    3. 陈劲松.“职业倦怠症”怎么治[J].人民论坛,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