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匿名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和社交行为的变化——以吉林大学大学生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3

新型匿名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和社交行为的变化——以吉林大学大学生为例

杨凯、陈欣

吉林大学 邮编 130012

摘要:社交是人类的天性,不同的时代人类有着不同的社交,当今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社交已经不再单纯是人与人认识的手段,它更多成为一种目的。尤其是新型匿名社交的出现,凭借其高度的隐秘性与门槛低的特性,使社交的意义有了新的变化。而大学生处于社交的过渡期,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另一方面又缺乏成熟的社交观。因此,本论文以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宏观到微观,先样本后总体,探索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和社交行为的变化,并期望在变化中找到不变,对大学生社交有一些启发与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的变化 新型匿名社交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98843

一、社交的发展

人类的社交天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被压制, 到被释放的过程。从农业文明崇尚社交,到工业文明扼杀社交, 现在到了信息文明,互联网时代,“社交”被重新定义了。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们注重见面时的情感。下班后,到路边乘凉唠嗑,吃瓜子,打牌,这就是当时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随着城市化,中国的工业发展,在到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社交的变化界限是非常清晰的。老年人崇尚广场舞,有时也结伴旅游,依旧保持着面对面的社交方式。80 后则更多地会因为世界杯这样全球性活动的契机,约到酒吧,夜排档,看看比赛,聊聊天。

而 90 后是互联网社交的时代,最初的互联网社交,是由 BBS 等在线社区构建起来的大型兴趣广场。人们的身份标识简洁而单纯:一行 IP 地址,一串随机的编码,或是一个简单的称号。由话题、地域、兴趣聚集起的人群,在淡化的社会关系下成为了“虚拟实在”,以纯粹的陌生人身份进行交流、分享。

Facebook、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让“身份” 再次回到了互联网社交的中心。

作为最典型的熟人社交平台,朋友圈已经成为了个人品牌的大型展览。用户生产内容被装裱成一幅幅图画,标记好了作者简介,在展馆中供人欣赏,所谓的陌生人社交,亦逃不开身份的禁锢。抖音、快手中的红人,或是凭借颜值卖萌撒娇,或是极尽“段子手之力”博人一笑,社交的目的似乎都化为了点亮的红心、数以万计的转发量。身份社交面临熟人化的压力,陌生人社交又变为对流量的追捧,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情感宣泄的出口与缓解压力的方式。匿名制,就以此应运而生。

匿名社交使充满压力焦虑的人们感受到自由的味道。“匿名” 使人们卸下防备,坚持自我;“社交”使人们建立连接,探寻自我。

二、匿名社交的特点及与传统社交的比较

(一)匿名社交具有高度的隐秘性

匿名社交使得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是纯粹虚拟的、数字化的符号,在这样的庇护下,个人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是对自身而言,高度的隐秘性就会带来充分的安全感。在安全感的作用下, 人们会更加真实且放松的进行社交。

而传统社交,一般是熟人引荐或者活动认识。在社交中必然会有拘谨与限制。线下见面或者传统软件,信息的真实性有所增加,人们可以通过互相打听来获取信息,但是人性的真实性未必增加。人是社会动物,他人的评价与看法,构成了人们审视自我、定位自我的一面镜子。传统社交的人们生活在这片镜子下,可是有一天,终究会厌烦镜子里的自己。

(二)高度的标签化来找寻关系

传统社交活动中,人们遵循先了解后社交的原则。匿名带来 的不仅是人性的释放,亦有社交关系建立过程中初步连接的缺失。两个毫无关系、互不相知的点,匿名社交通过标签产生链接。

社交 App“Soul”主打“完全匿名”,头像、昵称、地域等一切可能暴露身份的元素都不复存在。用户在正式使用 Soul 交友之前,都会被要求进行“灵魂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被分配到不同的“灵魂星球”。利用简单的心理测试,Soul 自行将用户进行了初步的人群划分,以帮助失去身份的人们建立起基础连接。

抛却身份的人们享受自由随性的好处,却也在一片混沌中茫然无措。

(三)匿名社交中的资源与价值

仅仅拥有几个标签,并不能引起人们社交的想法。在匿名社交中,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交价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与传统社交人们更注重社交所带来的人脉资源,社会加持不同,匿名社交中的人们更注重情感交流,多交朋友,满足自己的倾诉欲。在匿名社交中,有趣,好看是两个不变的砝码。

以 soul 为例,用户在匹配到聊天对象时,可以点进对方主页查看瞬间,类似于朋友圈的性质。瞬间多的人,且内容精致优秀的瞬间往往会引起人们的社交欲望。而那些没有瞬间,或者不那么吸引人的用户,就会在匿名社交中处于弱势。

但也要注意到匿名的虚构性,就像纽约客那句名言所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三、大学生社交行为与心理变化的调查反馈

从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讲,大部分大学生对匿名社交软件有初步的了解,匿名社交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普及度。

而在下载匿名社交软件的调查样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能达到每天在线,但大部分人使用频率都在“一个月偶尔几次甚至很少上线”。说明整体而言,大学生使用此类匿名社交软件的频率较低。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匿名社交软件用来排解孤独感和聊天需求的目的占主要部分,

在使用匿名社交软件的用户中,有一部分用户确实解决了其最需要的需求,实现了“孤独感减少”,并且,一些用户表示能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找到灵魂共鸣。

总体上而言,匿名社交在大学生中有不错的影响力,对于大学生社交行为与心理造成了一定改变。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会在休闲时间使用匿名软件进行休闲娱乐,并且在匿名软件中寻求心理帮助。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吉林大学学生在新型匿名社交媒体背景下,社交行为与心理的变化与发展,我们采访了一位吉林大学的学生。下面是本次采访的内容。

q:同学你好,我们想问几个关于匿名社交的问题,请问你有时间吗?

a:好呀好呀,我不忙,想问什么都可以。

q:好的,那首先想问一下你有使用过匿名社交软件吗?

a:有的,疫情期间实在是太无聊了,我就下了一个 soul 玩玩。

q:确实那段时间挺难熬的,那请问你除了无聊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下载这个软件的时候对它有什么期待吗?

a:期待的话,主要是它这个名字吧,叫 soul,还挺吸引人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灵魂这个词其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于是就想去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软件,能遇到些什么人。

q:那你使用过后的体验如何?它有满足你的某种期待或者是某种需求吗?

a:一开始的话,其实挺新奇的,刚开始匹配到一个人,很兴奋,就去仔细斟酌话语,跟她聊天呀啥的,但是人家好像对我并没有兴趣(笑)。后来的话,就慢慢发现,原来这个软件也是包装出来的,可能一开始大家都怀着某种热情吧,可是随着了解,

好像也很难发现一个真正的 soul,于是大家就都变成日抛选手, 意思就是一天换一个网友。因为如果要匹配的话其实可以无限匹配,所以无限的选择中,人们不会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一个人了。唉,其实挺讽刺的,主打 soul 的平台,大家却都进行快速且廉价的交往。

q:那能讲几个你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人或者发生的故事吗?疫情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你会觉得 soul 有什么变化吗?

a:变化可能就是人变多了吧,我觉得人是需要社交的,在家呆太久会自闭的。所以哪怕在 soul 慢慢变得没有耐心,也至少可以偶尔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的。遇到的人的话,哈哈,有一次好像是一个高中生,突然给我发了一条语音说她失恋了,带着哭腔那种。我哭笑不得,就安慰了一下她,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在拍电影的感觉,屏幕这头的我与屏幕那头的她就这样神奇的进行了一场对话。

q:那之后你们有联系吗?soul 上还有哪些好玩的功能,或者说改变了某些你的心理,对你的日常生活有影响吗?

a:没有,就那次之后再没聊过啥。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把 soul 当做一个树洞,一个及时情绪的分享吧。soul 有一个广场可以随意发布内容,只是有价值的内容其实越来越少了,都是一些情感上的宣泄,就像现在大家说的深夜网抑云吧哈哈。对我的影响的话,其实会看到一些对于社会事件的观点,但都偏向于娱乐与学历方面的吧。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被夸声音好听了,还挺开心的,导致我现在也有一点声控。

q:看来你经历还挺丰富的,那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或者正在使用匿名软件的人们?

a:嗯,其实我还有一次网恋经历,但是由于体验不好就不说了哈哈,就现在社会压力比较大吧,大家都有很多不能说的心理 话,匿名软件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只是它也只是一个形式有点创新的软件而已。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新奇,很好玩,但最 后还是要回归到自我的问题上。实在无聊的时候,它可以排遣。 但是最终克服无聊或者克服孤独还是要靠自己。总之不要迷失吧, 充实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当然,上面会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就 有人通过这个软件成为好朋友了,或者成为夫妻啦,但那毕竟是 少数。太刻意的追求一个东西,往往会变成它的奴隶,就是这样。

q:好的,十分感谢你接受这次采访。也祝你生活愉快!

a:嗯嗯,没事的,你们能做这个主题也是有心了,也祝你们生活愉快!再见!

q:再见。

四、新型匿名社交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交行为和心理的变化

(一)心理的变化积极变化

1.匿名社交培养了大学生的交往意识

大学生由于教育制度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没有太多的社交经验。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社交思想与意识,对于现实中的社交一筹莫展,却又渴望交到更多朋友。匿名社交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试炼场。在这里,大学生没有现实社交的担忧与拘束,可以在不断试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从而应用到现实社交中。另一方面,匿名社交往往伴随着观点的输出与情感的交流, 大学生在匿名社交中,可以把平常不便于说出的困惑或者与主流价值不符的观念拿出来讨论,增强大学生表达与思考的能力。

2.消除孤独感,增强自信

匿名社交不同于传统社交的先连接后交流。在匿名社交中, 人们更加看重一个人的个人魅力。大学生有些在现实生活中的劣势,或者是不好展示的优点,在匿名社交中可以得到充分发展。在匿名的交流中,大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或者来自陌生人的肯定。可以增强自身自信,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

消极变化

1.主体性迷失与自我意识产生偏差

匿名社交的发展使得网络上获取情感帮助的成本大大降低, 廉价的网络交往会使大学生逐渐在对新鲜感的探求与无穷无尽的标签当中迷失自己,同时,角色的虚拟化使得一些大学生也许拥有一个以上的多个代表不同身份、性格、性别的网络身份,扮演着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容易使大学生丧失识别能力从而导致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

2.助长人性之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匿名社交会滋养人性之恶的诞生。匿名社交诞生时就是阴暗的温床。QQ 的“悄悄话”功能在其存在之时,通常是恶作剧的盛产地。陌生人社区亦是人性的镜子。Sarahah 的高隐蔽性助推了用户的嚣张气焰,让这个平台成为霸凌行为、散播仇恨言论等恶劣行为的“孵化室”。大学生在匿名社交时,若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与定力,容易被一些阴暗的言论所染化。人性中的恶一旦被挖掘出来,将是一股源源不断的能量,使得大学生对自我产生怀疑进而分化。

(二)社交行为的变化

1.从现实的封闭性向虚拟的开放性转变

匿名社交所具有的标签化特质为大学生的互动提供了多种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性格等特点进行自由交往,找到爱好相似的人群。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他们对分享的信息容易得到认同。在这种开放性下,大学生的社交打破了地域空间,年龄等的局限。只要拥有相同的话题爱好,就有可能成为相谈甚欢的密友。

2.由现实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云观影,连麦,处 CP,群聊派对等匿名社交的产物极大的丰富了社交的方式。大学生可以在家用一部手机就完成许多需要外出的活动。匿名社交也是互联网社交的产物。在匿名社交中,交往形式从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向对符号意义的交流转变。在网络狂欢中,大学生可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情绪。获取一种世界荒谬性的魔幻主义参与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长期不擅长现实社交的大学生, 匿名社交会弱化面对面社交的能力,网络中获得的社交体验终究要与现实结合,才能不被虚拟所迷惑。

五、总结

总之,新型匿名社交媒体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交行为与心理有了形式上与内容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社交是人类的天性,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这一书中指出人类的大脑在进化和发育阶段,都会经历社会脑的 3 个阶段变化。连

接、心智解读和协调。这 3 个阶段是社交的最基本的流程,不仅仅发生在大脑的进化和发育阶段,而是不断的发生在社交活动中, 这其实就是社交活动的流程。新型匿名社交媒体使得大学生在社 交行为中直接跳过第一个阶段,而后两个阶段,则是交替融合进 行。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学生社交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社会行为,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武昭阳.大学生网络交往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12 年第 10 期.

[2]杨宏兰.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对策[J],校园之声,2011 年第 7 期.

[3]王莉.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及调适途径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 年第 2 期.

[4]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 百家论坛,2011 年第 513 期.

[5]胡建慧.大学生网络和短信交往的特点与问题[J],网络思政,2012 年 1 月.

5f855e19b4de3_html_525f268cea62a5f9.gif5f855e19b4de3_html_e222e10ea38d037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