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刘红梅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富源小学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群文阅读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小学阶段开展群文阅读的三大方面:巧妙选材、巧用策略、巧学表达,力求实现群文阅读增值。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应用分析

  群文阅读,即把一组主题相同或内容相近的文章,在一定方式的组合下,师生双方围绕着相关议题进行感悟式阅读,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的语文教学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规定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此庞大的阅读量绝不是学生毫无系统性地随意猎取,因此,群文阅读应运而生,为课内外阅读架起了美丽的彩虹桥。那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呢?

  一、巧妙选材,一以贯之

  文章是阅读的载体。群文阅读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拿什么样的文章组群。如何精选文章,极大地困扰着当前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师们。笔者认为,选材应当立足学情,符合学段特点,选取的文章既精彩纷呈,又清晰明确,有着共通的值得挖掘的价值点。

  1. 同一主题。将课内外相同主题的文章进行整合,加深对该主题多维度、全方面的理解与思考。

  例如在群文阅读实践中,一位教师将《学会看病》《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组合在一起,成为“纠结的母爱”一组,通过“学生自读——小组分工画心路历程图——汇报交流”,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方面感受伟大的母爱。再如笔者在教学时,与学生共读3篇以“我和爷爷的故事”为主题的绘本,有描写“爷爷在无助时总是告诉孩子没关系”的温馨故事《没关系没关系》,有自述“我和爷爷之间互教走路”的浓浓亲情故事《先左脚,再右脚》,还有叙述“我为了给爷爷请医生而克服对魔奇树的恐惧”的勇气故事《魔奇魔奇树》,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了同一主题——祖孙之间的亲情。

  2. 同一结构。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钻研文本语言,挖掘写作方法,从而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如二年级群文阅读《月亮的味道》《和甘伯伯游河》《小房子变大房子》《打瞌睡的房子》《好忙的一夜》,比较发现这些绘本故事含有一种有趣的写作结构——一层一层往上叠的“叠加”结构。引导孩子发现异同,并尝试写一写这种结构的小诗或故事。

  二、巧用策略,深入浅出

  1. 以“预测推理”为指引。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故事关键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推理,使学生对故事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如《母鸡罗丝去散步》《疯狂星期二》《我选我自己——动物的选举》《狐狸先生的宴会》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在结局时卖卖关子,分别以“母鸡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下个星期二将会是谁疯狂?”“这次选举到底谁会选上”“狐狸究竟吃了什么?”为切入点,适时提问,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图片和文字进行预测推理,最后共读绘本结局,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自己的预判和真实结局产生的反差,还将引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

  2. 以“思维导图”为扶梯。思维导图把抽象的阅读、思考过程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理解、记忆和迁移运用。教学中常用的思维导图有“情节梯”“人物关系图”“曲线图”“意见椅”等。情节梯能使情节一目了然,其设计应当新颖多样。如笔者教学《反反复复的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时,借助“情节列车”,在师生共同梳理《我的幸运一天》情节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梳理《城市里的巨人》《小猪变形记》的情节。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更进一步深化主题,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三、巧学表达,水到渠成

  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智慧教学。”因此,投石问路,群文阅读应当指向表达,我们应当关注语用,挖掘文本独特的写作特色,选取典范内容让学生进行仿写。读写结合,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才是群文阅读的最终诉求。

  1. 提炼技能,习得表达。如何把细腻的人物品质刻画出来,对于刚接触写作的三年級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仔细考量孩子的学习起点,笔者提炼出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人故事以“贴近的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体现人物的高贵品质”为议题的群文阅读。

  在本组群文阅读中,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交流、整合,最终提炼出“对话推进故事发展”的习作技巧,这种阅读中习得的表达方法,替代了教师枯燥无趣的写作前指导,即丰富单元主题,又使学生习得了写作方法。学生习作技能的学习经历从演绎到概括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我建构,把隐藏在文字中的表达技巧吸收内化,最终形成能力,学习难点不攻自破。

  2. 链接生活,寓乐于学。笔者认为,练笔应当在群文阅读中习得写作特色的基础上,链接生活,才能巧妙自然地寓写作于生活体验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说,主动写。

  如笔者所执教的《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群文阅读中,在练笔环节,设计以下环节:幻灯片出示教师的卡通自画像。学生看到熟悉的老师出现在故事里,成为了故事的主角,眼前一亮。接着笔者将班级学生也纳入故事中,成为故事中一角。先拿班级一女生为例,事先制作好她的图像,给出反复结构的框架。台下的学生见到自己熟悉的同伴成为故事一员,纷纷跃跃欲试,想接着往下编,带有调侃式地想把自己的其他朋友写进故事里。学生在提供的支架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续写既精彩又到位。

  总之,群文阅读开辟了教师教学新天地,开启了学生阅读新智慧。群文阅读如果能做到巧妙选材,巧用策略,巧学表达,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治疗”目前阅读教学中最大的痼疾。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林艺璇.群文阅读须三“心”二“意”[J].新课程(小学),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