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在探讨农民工和其子女文化适应的代际传递,并探讨亲子依恋在其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农民工文化适应可以直接影响农民工子代文化适应,另一方面亲子依恋在农民工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子代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世居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文化适应
黑龙江流域“世居民族”中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等民族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有经济、社会和心理文化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而心理文化适应是农民工完全融入于城市的标志。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一直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具体表现为: 就业非正规化、发展能力弱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名声妖魔化、社会认同内卷化。农民工在城市文化融入过程中存在交往、生活方式和心理三个方面的隔离障碍。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3 所打工子弟学校。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学校中 3 至 6 年级的所有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
2.黑龙江流域“直过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相关分析
将亲子依恋、农民工文化适应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三个变量各因子间进行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父母制度、物态( 城市基础文化适应) 与父母物态、制度、行为( 城市发展文化适应) 、儿童行为心态( 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适应) 、父母模型、朋友模型、自我模型之间; 父母行为、心态( 个人基础文化适应) 与自我模型、儿童物态制度适应之间; 儿童的物态、制度适应与父母的物态制度行为( 城市发展文化适应) 、父母行为心态( 个人发展文化适应) 、朋友模型、自我模型之间; 父母行为、心态( 个人发展文化适应) 与父母模型、朋友模型、自我模型、儿童行为心态( 城市生活适应) 之间相关不显著之外; 其余亲子依恋、父母文化适应和儿童文化适应各因子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p<0.05) 。
3. 黑龙江流域“直过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文化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亲子依恋、农民工文化适应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除特定因子不相关外,大多数维度两两相关,这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为了分别探讨农民工文化适应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影响,以及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物态和制度的适应
行为心态: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适应
行为心态:学校与城市物态适应
行为心态:城市生活适应
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
图1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文化适应中介作用图
4. 黑龙江流域“直过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亲子依恋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讨农民工文化适应、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亲子依恋的关系,首先进行了三个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文化适应四个维度、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四个维度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亲子依恋三个维度大部分达到显著相关,这说明可以进行三个变量的进一步深入分析。
5. 黑龙江流域“直过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影响: 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进一步探析亲子依恋如何影响农民工及其子女文化适应的代际传递。通过中介效应显著,而且进一步根据路径分析效应分解的原理,计算出中介效应为26% ,即农民工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子代适应的代际传递效应有 26% 是通过亲子依恋这一中介变量间接起的作用,而农民工文化适应直接作用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代际传递效应为 74% 。亲子依恋中介效应的结果验证了家庭和睦能促进其子女的文化适应。根据亲子依恋的理论,父母与子女良好的亲子依恋给儿童提供安全基地,促进儿童积极地探索与适应。亲子依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清楚地阐释了亲子关系如何影响子女未来人际关系的过程。农民工与其子女的亲子依恋良好,就会促进子女建立积极的自我模型,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更强,在社会中表现得更为自信,更容易适应环境; 而自我模型消极的个体则相反,他们相信人很难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人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农民工自身的文化适应良好,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这更容易促进其子女获得积极的自我模型,积极的适应城市环境,而获得积极的文化适应。从同伴模型来说,如果农民工随迁子女能从父母那得到的信任、关怀和支持越多,那么他们的信任感越强,越能与同伴交往,就越能适应环境。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助于提高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因此,农民工自身文化适应良好,容易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即农民工与其子女亲子依恋中父母模型良好,就会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自我模型、同伴模型,这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积极的适应环境,与同伴积极交往,进而促进子女的文化适应。这就解释了在控制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的基础上,亲子依恋仍然在农民工文化适应对其子女文化适应的代际传递中起到中介作用。
6.黑龙江流域“直过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依恋的中介作用启发及教育建议
由于亲子依恋在农民工及其子女文化适应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提升农民工家庭的亲子沟通,改善农民工与其子女的亲子关系,来提高农民工与子女的亲子依恋,进而促进其子女的文化适应。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适应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卓玛草,孔祥利.农民工代际职业流动:代际差异与代际传递的双重嵌套[J].财经科学. 2016(06)
[2]段成荣.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课题名称:黑龙江流域“世居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文化适应研究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课题编号:2019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