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园林学校
摘要:在《花卉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合理的应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这是极为重要的。模块式教学方式是目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其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能够让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所以本文就此展开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花卉学教学实际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花卉学》;模块式;教学法;应用分析
0引言
《花卉学》课程教学实际中通过使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是在国际劳工组织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之后提出的,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是现代社会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理念,能够通过模块化课程的灵活搭配与设置,可以实现全面化人才的培养,从而可以实现课程讲解的创新[2]。《花卉学》属于园艺专业中极为重要的课程,其主要的目的是讲授园艺花卉基本知识,让学生可以掌握识别、繁殖、栽培花卉等技能,可以了解花卉分类、繁殖等方面的技巧,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这一学科中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技能对于提升园林植物生产、园林规划总体水平都是极为重要的。传统《花卉学》中的教学方式有着明显的不足,即:第一,教学内容复杂性比较高,只是按照章节次数进行讲授,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或者忘记前面所学习过的内容;第二,新的花卉品种与栽培技术逐步应用到实践中,而教材知识更新速度很慢,难以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第三,传统课程过度的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所以学生并不能掌握很多实践知识。教师进行通过教材进行教学,不能联系实际情况,所以教学效果很差。对于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中通过模块式教学方式开展《花卉学》的讲解,让课程教学达到要求,能够促进教育改革与完善。
一、《花卉学》模块划分及教学方法
《花卉学》在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掌握花卉种类识别、花卉栽培、花卉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从当前的教学大纲方面进行分析,该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然后利用相应的苗圃学、观赏植物学、植物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可以提升核心技能,并且做出教学方面的改革,让学生更具学习兴趣,可以积极参与到实践中,能够促进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
(一)花卉识别模块
《花卉学》教学环节中,应该积极的走出课堂,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限制。在进行花卉与环境因子方面的讲授之后,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与课程,要进行多种花卉的识别和记忆。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花卉植物的特点和环境因子方面的知识,能够做出必要知识的提问,包含植物生长以及合理配置等方面。比如,让学生观察与思考某地区中的同一花卉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让其能够了解花卉与光照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利用植物配置方面的调查,让学生掌握不同植物的习性。此外,还需要对于学生讲解必要的花展布置规划与设计方案的知识。这种在现场进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抽象化的知识,能够实现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融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也能够具备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升学习效果。
(二)花卉栽培模块
花卉栽培可以选择使用若干模块的教学方式,在实习基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观察与实践。比如,扦插为花卉繁殖中重要方式,其繁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且还具有插条易采集、遗传形状变化较小、管理便捷等优势。花卉扦插的方式主要包含枝插法、叶插法、根插法等,在课程讲解中主要是通过剪插穗、促根等方面。扦插技能是通过教师进行示范如何进行剪插穗,如何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生根液来处理插穗等,可以快速的生根,学生也可以多次参与到实践中,能够掌握扦插的要点,提升操作的质量。该方面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点。施肥环节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何时施肥、何种肥料以及施加浓度等方面。浇水也极为关键,要掌握何时的浇水时机,能够保证浇水的连贯性,从而可以确保植物生长的顺利进行。
(三)花卉应用模块
花卉应用主要是通过必要的形式调查、花坛设计、花卉装饰等方面的模块来进行,重点是考察学生掌握花卉习性、生态化特点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利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将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提升知识运用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加深记忆与理解。比如,学生能够掌握酒店、家居、花车、花束等不同需求的花卉制作方法,能够利用观看插花视频等方式来促进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师要分别讲解插花制作的要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插花,能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可以掌握实际操作的手段和方法,不仅提升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对于花卉事业更加的热爱。
二、模块教学法在《花卉学》课程中的实施与效果
(一)实施
在教学中,主要是在2018-2019年度内园林(3+2)专业的《花卉学》课程中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把上述专业内的2个班学生,共计有90人,随机的分为6个学习小区,每组有15人,1-3组为对照组,4-6组为实验组。下面将确定具体的试验分组内容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得出最终的结论。
(二)效果
在模块法教学开始实施前,应该进行2个班学生的整体性调查和与摸底,这就是模块化教学前的测试与分析。主要的测试内容就是当前专业学习基础,比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土壤肥料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完成答题之后,要将所有的试卷密封,同时进行流水阅卷,采用统一性的标准,并且做出结果分析。所有的数据信息通过SPSS17.0软件来进行处理,P<0.05 和 P<0.01 差异明显和极明显两个级别。
从测试成绩分析能够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合格率方面并不明显的差异,就表示全部学生的实验前测试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两个实验组别中的植物学和相应基础知识是基本一致的,也说明两组最终实验结论具备可比性,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
在整个学期内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在完成了《花卉学》的教学任务字后,根据以上的步骤对于全体学生进行学习状态的摸底检查,就是在模块化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测试。具体的考试内容是根据《花卉学》的教学大纲进行编制的,具体就是花卉识别、栽培以及应用方面。在《花卉学》教学中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及格率与中等率会明显得到提升(P<0.05)。从这个结果分析发现,模块化教学方式应用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可以充分的掌握《花卉学》中相关知识,综合技能水平比较高。
三、结论
可见,在《花卉学》教学中使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总结出如下结论:
(一)模块化教学方式应用后,让学生可以意识到《花卉学》中的相应课程存在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园林(3+2)专业的学生有着更高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成绩。
(二)《花卉学》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实践能力。因为该课程属于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利用模块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思考能力,可以实现系统化的学习和记忆,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能够落实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欢,白璟.园林植物类实践课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8,(4).30-32.
[2]王冰梅,杜立坤,徐洪涛,等.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西医内科学中初探[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5).814-817.
[3]张美玲,赵有益,薛自学,等.PBGS在“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