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中理论的力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行为干预中理论的力量

莫艺德


云南师范大学 650118

摘要:«应用行为分析»是一本全方位的教科书,不仅适用于教授应用行为的基本原理与原则,也为行为研究提供大量实用性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去欣赏并且汲取在概念和技术上用来促进各种不同个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在实操过程,我们深刻感受到理论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与力量。

关键词:应用行为分析;ABA;行为干预;理论力量

应用行为分析是一门致力于理解、分析和改善人类行为的科学,以行为科学为依据,实证研究资料支持的一门策略。在行为干预中,特别实操过程中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团队老师教学建议,行为干预理论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 行为干预理论在实操中的作用

实操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提供强化物选样并等学生正确表达

需求时,等待超过2秒,就会一边表达需求一边尖叫。你会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学生表达了自己的需求,但是伴随着问题行为,而且经常是等待时间超过2秒问题行为就会出现。这个问题行为的功能我们会偏向获取物品。所以,针对孩子的行为,会做如下的调整:

  1. 前事部分,因为已经知道孩子没有办法等待太长时间,因此,

要把强化物准备好,减少孩子等待的时间;很多时候家长会控制孩子强化物,认为不健康不能给,所以,既然不能给,就不要一直呈现在孩子面前,避免诱发孩子的问题行为,所以物理环境的调整很重要;很多时候会发现部分家长或者老师会矫枉过正,认为孩子提要求不是很好,观察到动机,就要孩子表达,可是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有免费接触强化物的机会,在免费接触强化物的时候,就可以借机会强化孩子的合作行为,同时也配对和孩子的关系,让孩子知道,可以轻易从大人手里得到强化物,当需要提高标准的时候,孩子也不至于问题行为太强烈;孩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等待,因此,需要建立等待行为,例如:孩子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后,用时间的塑造方法练习孩子等待能力。

  1. 教孩子替代行为。也就是用正确的语言表达需求,而不是透过问题

行为。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等2秒就会出现问题行为,所以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的动机,1秒的时候就要提示孩子正确表达。此时相对于孩子独立提要求,只要在辅助下完成就可以,最起码没有问题行为。让孩子知道用嘴巴表达的作用,只要说了就可以,所以独立反应目前不会是我的目标。当然,会依据学生的反应逐渐延长等待的时间。如果孩子没有口语怎么办?可以引入辅助沟通系统AAC,包括:手指物品、PECS、手语等。

  1. 假设问题行为已经发生。要注意这时候不能给过多的关注,因

为有时候家长会去呵斥孩子“不可以叫”。要知道,孩子尖叫的行为也会伴随引起注意的功能。等孩子行为停止以后,可以给机会引导孩子正确表达需求后强化。如果孩子问题行为比较严重,需要在孩子行为强度稍微减弱的时候就要教替代行为,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做到完全安静表达,所以会有取舍和标准调整。家长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因孩子出现问题行为,为了赶紧结束这个场面,而强化孩子。在等待孩子行为停止其实就是消弱孩子的行为,消弱的执行需要统一,并且要知道消弱过程可能会伴随消弱暴增和自发性恢复的现象。

  1. 检视要求的标准。孩子每次提要求都会伴随问题行为,是否标准

太高,导致孩子没有办法完成,如果是,那么对于孩子的标准需要调整,有时候孩子刚能仿说物品名称,家长就会要求孩子表达“我要+动词+名词“,对于一个刚建立刚说刺激控制的孩子来说,这标准会太高。相对于问题行为和一个根本没办法独立完成的反应,大部分的孩子会选择问题行为,因为简单。

  1. 行为干预理论在给老师建议时的作用

最近收到一个问题“学生区辨物品非常差,教了B忘了A,而且在教学

过程中猜想式反应严重且不断抖腿,强化比例降低就会哭闹“。现场督导发现,老师的教学是一个目标一直教,练习到两个目标都通过了才一起区辨;其次,学生未抖腿老师没有强化过,抖腿行为发生老师会去肢体阻挡;再有,孩子哭闹行为发生后,老师会一直等学生安静下来。针对这一情况,会做如下调整。

  1. 物品的区辨和泛化应该在开始教学的时候就进行,而不是两个目

标都单独通过了才放在一起区辨。因此,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两个目标一起训练,哪怕两个目标未能连续给指令,最起码它们练习的次数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一轮教目标1一轮教目标2这样滚动训练。而且,在训练目标1 的时候,哪怕不能把目标2作为干扰,最起码也要有视觉上的刺激。再有,老师指令和教材泛化要及时,避免学生记位置背答案。如果个案区辨真的很困难,甚至可以计划,这一周都不给孩子独立反应,因为只要独立孩子就会出错,那么会保证孩子有更多正确的机会再给独立反应,但是过程做提示的逐步退除。训练的目标应该是孩子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而且一开始训练避免颜色和形状相似刺激的干扰,孩子经常接触,练习和泛化的机会多,得到的增强也多,更容易建立刺激控制。

  1. 针对孩子的猜想式反应,经常是老师没有给指令孩子手就伸过来拿

教材。首先老师需要做的是预防,因为已经知道孩子会在老师收走玩具准备给指令的时候出现猜想,那么预防一定要及时,也就是收走玩具后,老师要预防学生在未给指令时伸手。其次,当学生看向老师的时候,要立即给指令,因此,老师指令的紧凑性、简单、清楚、明确非常重要;再有,学生猜想比较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老师上课语言行为太单一,孩子之前听到的都是单一的语言行为,不用听就知道老师的“套路。因此,语言行为的丰富性很重要,因为变化少,孩子的反应就会机械化,老师给的都是一个指令,学生不需要听就知道,但是如果你的语言行为是丰富的,孩子就会养成先听后反应的习惯,因为只要不听,就会出错,就得不到强化。最后,如果猜想式反应已经发生了怎么办?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切断,辅助孩子手放好,换一个指令,如果辅助孩子手放好后,继续给原来的指令,也是中了孩子下怀,因为老师变来变去都还是这个。

  1. 孩子在反应过程会抖腿,某种程度也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的自我刺

激。首先,老师需要注意的就是降低目标的难度,有可能孩子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独立,提示的量就要增加,而不是循环在错误纠正程序。其次,孩子脚放好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及时强化其行为,这也是前事预防策略,而不是每次都只是在结果部分去阻挡,因为只在结果处理,治标不治本,好行为一定要及时强化。再有,针对孩子的抖腿行为,需要观察是否在某些特定情境才会出现,如果是特定情境,那么需要针对该情境收集数据做行为介入,如果没有特殊情境,那么建议先在提要求的时候练习学生脚放好等待,因为只要脚放好就可以区别性强化。最后,老师的预防也要及时,如果已经知道学生会有抖腿行为,在练习课程时就要多去预防。

  1. 针对孩子降低强化比例就会哭闹的行。首先,老师要了解符合学生

的强化比例,依据学生可以接受的反应数量调整,而不能要求学生做很多的反应,因为他目前还没有办法接受。所以,首当其冲的是调整强化比例;其次,老师给完指令后,学生出现哭闹行为,不能一直等着其安静,此时很明显在逃避任务。老师需要做的是针对该学生进入课程前要先确认最强动机,且不能一进入就是目标,建议先以精熟指令进入以增加行为动能,即采用“高几率要求顺序”教学。如果孩子这时候已经哭闹,不能坐等学生安静,建议继续给予指令辅助孩子完成,也就是继续在原来的轨道上前进,而不是因为哭闹而停止,因为老师停止给指令,其实学生就是逃避成功了,因为哭闹可以避免任务。但是,这时候可能会辅助下完成就先给强化,最起码课程结束是因为完成了这个任务,而不是因为哭闹而结束。最接近强化的行为所具备的强化效果是最强的,如果你结束在哭闹,强化的就是问题行为,但你结束在目标,最起码没有强化到不好的行为。最后,由于逃避行为已经发生,因此下一回合就会先练习合作行为,而不是下一回合进入又是目标,只有孩子好的合作行为才会开始教学,否则,即将出现的又会是问题行为,然后问题行为不断打乱老师的教学计划。

如果你是老师,一定要掌握行为干预理论,因为在实操中孩子的状况随时都可能会发生,而你没有理论储备,也真的应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你是家长,也不要忽略行为干预理论,因为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是家长,终有一天,孩子会离开机构,成为学习型家长尤为重要。

生活中处处都是ABA,掌握了相应行为干预理论和原则,你会由衷发现,理论所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