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职业学院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行教改教研,一方面帮助本校学生提升综合实力,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就业率,为招生工作和学校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首先概述了高职院校教改教研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随后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未来发展方面,介绍了“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具体内涵。最后重点从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深化为契机、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人才强校战略为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教改教研实践经验,为下一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改教研;双主体育人
引言: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专业技能的实操能力等,而没有从市场用人需求角度,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做出长远的谋划。这种育人模式下,很多学生步入职场后,因为不适应工作岗位环境,不懂得人际关系处理,很难胜任工作,也难以实现成长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教改教研,应当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并且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帮助学生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才能真正实现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目标。
1.高职院校教改教研中面临的困境
1.1人才培养的思维理念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向社会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以弥补各行各业的技术型人才缺口。但是进入新常态后,用人需求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从企业角度来说,能否创造最大利润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思维必须要得到转变,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人才。但是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人才培养中,固守原来的思维模式,以课上的知识宣讲作为重点,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十分有限,缺乏对职业前景的分析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脱节。
1.2校企合作停留表面难以深入
校企合作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模式,目前已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推广使用。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政策扶持下,高职院校与越来越多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关系。虽然校企合作的规模在扩大、范围在扩展,但是合作不够深入,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学校安排学生实习的表层合作关系。除此之外,从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上来看,很多岗位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也不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锻炼,这样的实习不仅没有起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反而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1.3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参差不齐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必须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近年来,年轻人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并不少见,这也激发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创新、创造和创业,都必须以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做基础。实际上,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存在很大差距,有的学生可能提前做过调研,查阅资料,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成功率相对较高;相反,多数学生并没有提前收集资料、了解行情,而是仅凭一腔热血、头脑发热,萌生了创新创业的想法,其结果大概率以失败告终。
1.4教师的教学研讨能力有待提升
在高校教改教研中,教师队伍的教学研讨能力,以及对市场用人需求、行业发展前景等各方面的了解情况,都会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着教改教研的成效。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虽然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但是在教学创新、教研改革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这也成为现阶段推进教改教研持续深入必须要克服的重要阻力。
2.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
2.1专业技能方面
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高职院校的教研教改,始终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既要掌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基础;又要利用实训、实习,提升实操能力。新时期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对于“高质量人才”的定义,应当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完美融合,并且能够利用有限的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机会,掌握熟练的技术技巧,适应岗位的各项要求。这样在今后参与求职竞争时,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2.2职业素养方面
职业素养是伴随着一个人终生的,并且能够对职业生涯发展有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追求的目标之一。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其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素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了解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于当前的专业学习,还是对于今后的工作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在教改教研中,应当具体到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明确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例如财会专业,要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而机电、土木等专业,要养成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2.3未来发展方面
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除了要着眼于当下的教学创新外,还要树立长远的眼光,能够从学生的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角度,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拥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安排一些对行业前景、招聘现状有全面了解的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除了分析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技能应用情况外,还会分析学生的心理、性格,以及对工作的期望。综合多种因素,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只有符合个人兴趣,且专业对口,才能让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积极的投入其中,不断的提升自我,最终成长为骨干人才。
3.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教改教研实践策略
3.1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专业品牌效应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的教改教研,必须要深刻把握当下人才市场亟需何种人才,然后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教学策略,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培养出复合型、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教改教研,还要集中资源,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做强多门专业学科,通过提升专业学科的品牌效应,无论是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是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都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以重点专业为依托,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改造传统专业,合理设置新专业,培育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3.2以校企合作深化为契机,推进“双主体”育人
将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职院校教改教研的目标,要重点打造学校和企业的“双阵地”,通过加强两者之间的深化合作,实现“双主体”育人。近年来,基于学校和企业的共同需求,双方之间在更多的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为了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真正提升专业技能,要求双方合作必须向纵深推进。学校方面,以教改教研为抓手,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用人需求,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确保本校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后,可以真正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企业方面,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匹配的岗位,确保学生可以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只有双方密切合作,共同育人,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3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推行“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中,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是教改教研的一项重要任务。调研发现,那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不仅在求职应聘时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且在参加工作后,也可以立足岗位,用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进而促进个人的职业成长。因此,高职院校要想为各行各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必须要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作为当下教改教研的核心目标之一。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优化和完善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又要实现思想觉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将提升创新能力贯穿于日常教学、校内实训以及校外实习等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实现人才质量的提升。
3.4以人才强校战略为保障,培育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在教改教研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阻力,而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则能够在破解教改难题、提升教研成效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此,高职院校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规划,尝试以下措施培育一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富有求新求变意识的教研教改带头队伍。其一是骨干人才“引进来”。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按照兼职授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些实践技能,指导学生在实训、实习中明确学习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其二是优秀教师“走出去”。为在职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进修渠道。例如到合作企业观摩,到培训机构深造。通过学习新知识,对当前行业的用人需求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在人才培养方面才能找准方向、抓住重点。
结语: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也要加快推进教改教研工作的开展,将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作为教改教研的核心内容,牢牢把握人才市场需求这一导向,重点从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出发,多措并举,共同发力,致力于为教学思维与方法的创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供良好的环境,既要帮助在校学生扎实掌握技能,又要满足他们的职业成长需要。在向社会各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提升了知名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睿.关于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宁夏教育,2017(13):125-126.
[2]雷巍娥,赵其辉,曾琦斐,等.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4(09):105-108.
作者简介:彭昂(1982-4—),女,汉族,山东定陶人,理学硕士,菏泽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