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罗浮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理《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不仅仅要求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受多个方面影响,使得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本人这几年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经历,浅要分析一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物理实验 新课改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实验教学资源方面。(1)实验器材短缺。教育创强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来各学校不断补充实验器材,扩充扩大实验室规模,但现有的器材还是无法完全满足初中所要完成的实验。目前初中阶段需要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完成的实验共有74个,很多分组和演示所需的器材很难找齐。(2)实验设备达不到要求。 新课改对教材有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使得实验设备要以新课改下的教材相配套,有的设备由于时间长,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得不到教学需要的效果。比如有的演示实验设备太小,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时下面的同学根本就看不到实验的现象或实验的数据,教师也就只能靠口头来表述,这不仅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发挥,还限制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物理教师方面。(1)物理教师重讲授轻实验操作。物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实验教师直接口头表述给学生听,教师没有任何操作演示,学生也没有自己动手完成的机会。学校教学多媒体的引进之后,为了节省时间很多物理教师直接用视频实验代替操作完成教学,虽然达到了教学效果,但是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也难于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与新课标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
(2)缺乏专业的实验管理员。虽然近几年教育教学资源逐渐向农村倾斜,农村初中的教师队伍再不断的涨大,但还是缺乏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
学生自身方面。(1)学生的综合能力差。农村初中的学生从小学到八年级基本上都没有动手操作的实验课,动手能力差。学生整体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偏差。
(2)学生的素质偏低。农村初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关爱,思想意识差,加上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好奇感,进到实验室不爱护器材,随意破坏器材,不注重危险器材的使用,这类学生无形之中为开展实验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实验的有效性。
农村初中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1)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教师要抛弃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端正教学思想,重视实验教学,社绝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结合新课程标准要不断开拓思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大胆实践,大胆创新,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正确引导学生多动手敢动手会动手,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2)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实验教学中要正确、料学地指导学生,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注重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1)自制教具,丰富实验教学资源。物理实验除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外还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进行。生活物品易取、易得把这些简单加工一下做成实验仪器,不仅仅实验现象生动、有趣,也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而且还具有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使学生养成主动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2)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实现一物多用。第一、功能挖掘,挖掘原器材单一的使用功能,做到一物多用。利用现有的装置,进行尽可能多的实验,显示尽可能多的实验现象,说明不同的物理原理;根据现有的仪器和材料的性能,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尽可能多地应用于不同实验之中。第二、旧物新用,将现教材已经删去的实验配套器材或者已经废弃的器材重新加以开发利用,使它发挥新的功效。例如量热器筒原来是用来做热学中测量物质比热容的实验,可以经过巧妙加工,变成了演示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设备。 (3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动静 结合等诸多优点。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许多实验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在实验室完成,为改变这种情况,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建立仿真实验室。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只凭老师讲解,学生一脸茫然。利用仿真实验再现了当年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全过程,随着“膨”一声巨响,学生在惊讶中感受到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整个物理实验呈现出来,达到仿真效果,可以弥补了我们在实验室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的效率,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完全取代物理实验。
3、创造条件,给学生多动手的机会
(1)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和培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阵地。物理老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安排专人向学生不定期开放实验室。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上所学理论,边学习边实践,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处理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掌握各种实验手段,熟悉各种实验设备的原理、构造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把各门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起来。
(2)把实验延伸到课外。为了解决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将一些需要长时间探究才能有结果的实验从课堂可以适当延伸到课外。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开展各种迷你小实验,如用废旧牙膏皮制作小船、用饮料瓶制作潜水艇等。学生在实际探究时不但可以学到相关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能体会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比如惯性实验、覆杯实验、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等,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加,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还能在合作探究中不断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物理新课程标准
[2].李捷.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04)
[3].阮志军.由“三个什么时候”想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