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探析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赖自玲

广东省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普宁 515344

摘要:养成教育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必修德育课,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指出了当前中职学生日常行为问题表现,从班主任开好班会课、思政教师上好德育课、班级建章立制等四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终生受益无穷。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一、中职学生日常行为问题表现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份是学习基础不大好。他们都是刚刚经历一场初升高失败的挫折后来到中职学校的,许多问题少年也纷纷涌入到中职学校。在这样的状态下,部分中职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主要表现以下四方面。

(一)纪律观念差

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没有远大抱负、缺乏学习目标,纪律意识、集体意识、进取意识淡薄,行为懒散,为人处事都是抱之以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习习惯差

部份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就不喜欢读书。很多人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喜欢受约束。上课迟到、课堂上吃东西、讲小话、玩手机、打瞌睡现象屡禁不止。

(三)礼貌习惯差

有相当学生不懂得与人交谈,不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懂得使用礼貌用语,遇见老师不打招呼,做错事不能虚心接受批评。

(四)意志力差

很多学生到中职学校后表现出缺乏劳动的习惯,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有些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很容易失去信心,会过多的寻找客观原因为自己辨解,容易意志消沉,丧失上进心,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不良情绪。这一点在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

俗话说:“树不修不正,苗不追不长。”养成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需要。通过严格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班主任开好班会课,指导养成教育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班主任在期初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制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每周班会课固定10-15分钟时间加强养成教育,可通过多种方式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如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观看视频或老师同学讲故事的形式展示,学习历史上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先进的榜样、美好的行为会使人受到教育和启迪,心灵得到净化,激励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优秀品质。除了用历史人物让学生感悟,班主任还可以跟学生讲解优秀毕业生事例或在校的典型学生事例,引导学生做一名优秀学生,利用在校时间,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做人,继而学会做事,成会一名合格的准职业人。为了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学校还得开展6S评比,设置流动红旗,表彰激励优秀班级,营造良好养成教育氛围。

(二)思政教师上好德育课,渗透养成教育

从学生的就业情况看,企业比较看重的员工应具备的品质是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职业素养更重要。思想政治课程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引导学生把“中国梦”与“我的梦”相结合,把“我的梦”落到实处,并制定具体详细可行性强的实现措施,作为今后学习、生活的标尺。即把学生上课纪律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技能操作情况等其他活动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把长远目标细分为一个个短期目标,措施贯穿到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检查和督促自己的行为,一步步实现“我的梦”。在学习《职业行为习惯》一课时,让每位学生都拿出一张纸,写出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还存在哪些不足,并画出一些空格,每天对照自己的行为在空格上划红星或者黑点,善于总结并进行自我反省、改进,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加速良好习惯的养成。职业礼仪、职业道德的讲授也不应只停留在课堂,在知的基础上内化为一种信念,在课堂之外落到实践中,进行长时间的强化,进而形成一种自觉行为。

(三)建章立制,严明纪律,规范养成教育

知为先,行为重。学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周举行入学训练,让学生熟悉校律,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纪律观念,尽快适应中职生活。入学训练期间组织学生学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职生守则》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详细阐述中职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学习及毕业后就业、在升学和个人自身成长方面的重要性,让班级学生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本班的特点,组织同学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制定班规,提出班级奋斗目标。同时与班干部、学生代表共同拟定各阶段分目标,用量化管理的方法去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学习校规,制定班规,使班级学生明确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怎么去做,树立常规、礼仪的意识。对于做得好的同学,多表扬,及时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做的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谈话,沟通鼓励,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抓,抓反复,学生对行为养成有了一定的共识,不良行为习惯就有很大好转。

(四)改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促进养成教育

环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校园环境使学生行为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发生良性转化,促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德育宣传栏,教室内外黑板报,图文并茂,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每层楼道墙壁、风雨走廊挂上6S标语、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唐诗宋词、师生才艺展板、校园掠影等,这些图画和语言文字,时时熏陶和感染学生,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而破坏了校园的美好。学生在自我约束中,慢慢也就养成了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身的素养。

“养成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素养和人格的教育,是关怀学生一生的教育。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何波.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科学.2017(10).

[2]陈天琼.浅淡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素质教育.2018(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