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品格 巾帼典范——忆杨开慧烈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骄阳品格 巾帼典范——忆杨开慧烈士

马荣

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 陕西省 延安市 716000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的这首写于1957年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词中热情怀念的“骄杨”就是他的夫人和战友杨开慧。章士钊曾问毛泽东何为“骄杨”,毛泽东回答:“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生命),焉得不骄?”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位女党员,杨开慧不仅是“毛泽东夫人”,更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一个“骄”字,透露出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无限思念和礼赞。可以说,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

​ 杨开慧,著名学者杨昌济教授独女。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1920年下半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年冬与毛泽东结为革命伴侣。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追随毛泽东同志从事革命活动,在极为艰苦、险恶的条件下从事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

她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她既是毛泽东的亲密爱人也是毛泽东忠诚的革命战友,始终伴随在毛泽东身边走遍中国大江南北从事革命工作。

1920年,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以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由于当时创办文化书社经费非常紧缺。杨开慧顾不上自家经济困难,将父亲去世时,北大的同事捐献的费奠仪费捐出作为革命经费。

1924年,杨开慧与母亲一起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上海协助毛泽东开展革命工作。杨开慧克服身怀有孕或照顾幼子的各种困难,不分昼夜的协助毛泽东整理材料、誊写文稿,还经常到工人夜校给工人们讲授革命道理。1925年2月,在湖南,她陪伴毛泽东以“走人家”的湘潭风俗形式,深入贫苦农民家庭访问、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鼓励他们团结起来与地主劣绅斗争。1925年6月,杨开慧协助毛泽东建立了我党在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独自抚养幼儿,侍奉老母,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在即便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她依然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当时,白色恐怖的气息四处弥漫,许多底下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为革命四处奔走的丈夫毛泽东与她失去联系,生死未卜。离别时为丈夫打的草鞋,也不知是否穿烂,就在几天前,她目睹了朱德的妻子伍若兰枭首示众的惨状,她知道死神随时降临,面对牺牲她无所畏惧,但当夜深人静时,面对三个年幼的孩子,她却辗转反侧,不知流过多少眷恋的泪水。母爱,信仰,生存与死亡这些选择曾怎样考验着这位年轻的母亲。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在板仓家中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大儿子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在狱中的22天里杨开慧先后5次提审过堂,经受了酷刑,每次审讯敌人都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敌人对她说把毛泽东的事讲出来 ,但开慧同志总是斩钉 截铁地回答 :毛泽东哪里去了我不知道 !反动派气 急败坏,就拿出他们那早已充斥着血腥味道的刑具,对开慧严刑拷打,又大又粗的木杠子压在开慧同志的膝弯子底下,凶手们一 个 、两个……站在木杠子两端狠命地往下踩,鞭子和竹条一次次落在这位柔弱女子身上,抽打得她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她多次昏倒过去,但一等清醒过来,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威逼利诱,她便昂头怒斥:“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简直是痴心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敌人看硬的不行,就和她来“软的”,威逼利诱,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敌人万般无奈, 恶狠狠地吼叫再不讲实话,你就活不成了,你上有老母,下有三个孩子,也要 为你自己前途着想,只要你讲出毛泽东的去向,与他离婚,登报声明,现在还来得及,两条路赶快选择!开慧同志面对恶鬼一声冷笑,坚毅的说:没什 么可讲的! 要杀就杀,我不知道!

1930年11月14日,长 沙城 外,天色阴沉 ,从牢房到刑场的路 上,戒备森严,反动派把 开慧同志反绑起来押着,保姆带着不到八岁的岸英向着开慧跑去,紧紧拉住她的后衣襟,几个伪兵拦住他们,年幼的岸英需要妈妈,他瘦小的身躯硬往前冲,敌人就连踢带打把他拖回来,岸英瞪着眼睛看着母亲走向刑场,禁不住嚎淘大哭,拼命呼喊,几个伪兵一边拖打,一边恶毒地骂道,再喊,就把你一起杀掉!面对即将到来的骨肉分离,开慧满是泪水,但她依然高昂着头,蔑视着周围的敌人,回过头来对战友亲人们说,你们回去吧,不要跟来,请帮我把孩子带好,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就会有好日子过得,同志们不要难过,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胜利的!然后向刑场走去,一边高喊:“打到国民党反动派!打到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她那高大的身影,渐渐看不见了,”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带着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的坚定信念,慷慨就义,年仅29岁8个月。殊不知,一年前,杨开慧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说到死,我并不惧怕。”感到死神接近时,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三个孩子,毛岸英7岁,毛岸青6岁,毛岸龙才2岁。她希望弟弟能为自己照顾年幼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健康的成长,不要受到伤害,但没想到的是杨开明却先于杨开慧牺牲了。也许杨开慧未曾想到在她牺牲后不久,三个孩子就不幸流落上海街头,岸青惨遭军警毒打留下终生难以愈合的伤害,岸龙感染了禁口痢夭折在了上海的广慈医院,20年后长子毛岸英也和她一样,追随自己的信仰,牺牲在朝鲜战场,这些狂风骤雨杨开慧怎会没有想到呢?可牺牲我小,成功我大,为了天底下所以的孩子,杨开慧做出了一个母亲,一个共产党员最伟大的选择。

1930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惊闻杨开慧牺牲的噩耗,悲痛地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八字。并托人辗转给板仓杨家寄回30块银元,以3个儿子的名义为妻子修墓立碑。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坚强正义,也没有凭空而生的牺牲奉献,杨开慧之所以能从一个传统弱女子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的“骄杨”与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求学读书经历塑造密不可分,更与毛泽东建立在共同理想信仰上的爱情灌溉息息相关,二十世纪上半叶像杨开慧一样的革命女性数不胜数,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把对家庭的忠诚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担当意识和牺牲精神为今天新时代女性确立人生理念和价值追求提供了经典榜样,我们应继承发扬杨开慧等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并将传统家国理念与现代文明,时代精神融合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