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对加强产妇分娩后恢复效果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对加强产妇分娩后恢复效果的作用分析

孙琼池

新沂市人民医院 江苏 新沂 221400


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对加强产妇分娩后恢复效果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分娩初产妇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就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实施护理。研究中将产妇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0例)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40例)行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自护能力评分、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出院时ESCA各维度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且产后胃肠功能恢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初产妇产后母婴床旁护理可在积极促进产后恢复同时,培养产后自护能力,提升母乳喂养实施率,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分娩后恢复


初产妇作为临床产妇总数中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分娩后所出现的母亲身份转化障碍表现明显,且相较经产妇,初产妇分娩后自护能力较差,使其在后续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照拂中均存在明显困难,并可影响其分娩后身体恢复质量,增加产褥期感染等不良反应风险,故需在初产妇上述临床特征基础上采取积极护理措施,着重对其产后自护能力的有效培养,以促进恢复[1]。因此,为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对加强产妇分娩后恢复效果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细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选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分娩初产妇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就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实施护理。研究中将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0例。

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7.54±3.21)岁,顺产31例、剖宫产9例;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8.05±3.29)岁,顺产32例、剖宫产8例。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分娩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者;护理配合度极差者。

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即在分娩后予以产后恢复知识介绍及健康指导,辅助进行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指导等内容。

观察组行母婴床旁护理:即在母婴同室环境中由护士通过示范指导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教学,并由产妇在护理实践中进行个体化指导,提升产妇护理实践能力,促进身份转变的顺利进行;其后,由护士在辅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后,引导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在及时排尿、排便后,促进产后生理机能恢复,并予以个体化自护介绍、引导,培养其产褥期自护能力[2-3]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出院时自护能力评分、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恢复时间。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差异性对比由SPSS24.0统计学软件完成,结果为P<0.05时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ESCA评分对比

表1ESCA评分对比(5fc9d5bd131f5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n

自护责任(分)

自护技能(分)

自护知识掌握(分)

对照组

40

9.25±2.29

24.65±4.52

13.57±2.26

观察组

40

12.85±2.31

30.25±3.58

19.08±3.02

t


6.9998

6.1425

9.2387

P


0.0000

0.0000

0.0000

由表1可知,观察组出院时ESCA各维度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母乳喂养率、产后恢复指标对比

表2母乳喂养率、产后恢复指标对比

组别

n

母乳喂养率(%)

胃肠功能恢复(h)

首次下床活动(h)

对照组

40

85.00(34/40)

25.65±5.48

22.05±3.68

观察组

40

97.50(39/40)

18.52±4.35

16.04±3.25

5fc9d5bd131f5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t


3.9139

6.4451

7.1419

P


0.0479

0.0000

0.0000

由表2可知,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且产后胃肠功能恢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产后护理实施对于初产妇产后产褥期恢复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且产褥期恢复多在产妇家庭中进行,故需指导产妇掌握完善产褥期自护技能,在促进自身恢复同时,予以新生儿有效护理及喂养。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出院时ESCA各维度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且产后胃肠功能恢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予以初产妇产后母婴床旁护理可在母婴同室环境中激发其母性,以及时完成身份转变,其后可在新生儿护理实施中通过护士现场示范指导,帮助初产妇尽快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且护理实施期间可利用新生儿睡眠时间予以产妇自护技能指导及促康复护理,确保产妇可掌握完善产褥期自护技能,实现产褥期安全恢复[4]

综上所述,予以初产妇产后母婴床旁护理可在积极促进产后恢复同时,培养产后自护能力,提升母乳喂养实施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宋珊.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20,17(8):264.

[2]罗彬.母婴床旁护理联合亲情化干预对初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和新生儿照护技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27):3661-3663.

[3]罗慧群.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5):2205-2206.

[4]何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护理方法掌握情况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