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213000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育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初中生法治素养的主阵地,初中时期也是学生养成法治素养的关键期。尽管以往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法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资源和活动匮乏、评价机制滞后等问题。因此,探索可行的途径以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初中生法治素养的目标至关重要。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初中生;法治素养培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育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初中生法治素养的主阵地,初中时期也是学生养成法治素养的关键期。充分认识目前初中生法治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寻找到有效解决的路径,因此,笔者将从现状分析与路径对策两方面进行探析。
一、初中学校法治教育和学生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为了解目前初中学校法治教育现状和初中学生法治素养情况,笔者以我市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以及部分初中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旨在分析目前初中学校法治教育和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多角度探索提高学生法治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1.学校法治教育现状
(1)法治课程不完善、不受重视。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法治课教材文字多、图片少,缺乏趣味性,法律知识晦涩难懂,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不大,学习法律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案例老套,不贴近生活。学校法治教育缺乏法治专业教师,大多数由道德与法治老师承担法治教育任务,其中不乏还有班主任通过班会课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在各自课程中穿插开展法治教育,专门教法治的老师微乎其微。
(2)法治教学资源少,内容不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法治教学资源非常稀缺,除教材外,绝大多数教师都将法律原文当作是法治教学资源的重要来,很少有学校组织教师花精力来拓宽法治教学的资源,仅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在中考中的比值不高,而忽视它的育人作用。法律原文晦涩难懂,不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法治教育活动少、形式单一。
目前法治课程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绝大部分依赖于课堂教学,其次,比较常见的是法治社团活动,如模拟法庭等,但是如法律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活动形式明显没有在各校普及,更别说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了,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法治教育活动少,形式单一的现象较为严重。
2.学生法治素养的情况
(1)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法流于形式。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中学生对于法律常识了解的相对较少,法律文本阅读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法律常识还是比较欠缺的,对于法律文本的阅读偏少。
(2)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用法能力欠缺。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是否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问卷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经常,而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很少,没有的同学占比较高;遇到校园欺凌时,大部分人选择忍气吞
声,说明很多初中生缺乏将所学的法律常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缺乏法治意识,没有习惯于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1.丰富校内法治教学形式
(1)读好法律文本——以文释法。
法律原文是最严谨、最正规的法治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应当读好法律原文。但法律文本专业名词多、晦涩难懂,初中生目前的阅读和认知水平无法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将教材资源、生活案例与法律文本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接受并掌握相关知识,并渗入到思想意识中。
(2)用好法治案例——以案说法。
法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案说法可以将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课程标准中“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要求”,能够使学生感受生动形象的教学,明白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法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哄抬口罩价格、小作坊生产三无口罩牟利等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的案例就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之中。
2.合理开发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律资源
(1)刊印初中生法律读物。
目前市面上法律类的读物很多,但面向初中生的,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却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可以搜集刊印一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法律读物,内容包括法律文本解析、法治新闻、法律小故事、等,以添加法治课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2)开发法律类校本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已有课程进行局部内容修改或结构性调整,设计出更加恰当的校本课程,并以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主,挑选部分优秀教师执教。学校定期开设法治专题课,排入课表,并在各学科教学渗透。例如本校综合课中开设了专题课《你会怎么做——依法维权》等等,根据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法治教育。
3.努力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活动形式
(1)落实法律类单元实践活动。
法律类的单元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要平台,是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用法能力、提升法治信仰的重要途径。虽然在六册部编教材中,删去了专门呈现单元实践活动的板块,但教师可通过单元中方法与技能的部分,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真正将法律知识活学活用,进而提升法治信仰。
(2)开设法律类定向活动社团。
教师可分别在七八年级开设模拟法庭、法治辩论、模拟听证会、等社团。就以今年在本校七年级法治辩论社团开展了“党大还是法大”“德更重要还是法更重要”等精彩辩论赛事,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我、学法用法的趣味平台。
(3)加强校内外普法文化建设。我校充分发挥扬帆远航广播站、过道橱窗、黑板报、年级文化宣传KT板、普法教育展板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利用班会课和法治宣传月,集中进行法治宣讲活动,聘请新北区法院同志做法律顾问。同时联系新北区人民法院,定期开展面向学生的法庭审判观摩活动。
只有校内校外联动,课堂教学与课程资源整合,发挥教师、学校、社会、家长等各方力量,才能形成合力,真正提高初中生的法治素养,使其融入社会生活、尊法学法守法,运用法律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