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一中学
摘要:用外表原因对行为做出了解释,就不会再去寻找内部原因了,这是心理学上说的“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针对于学生的学习,应该更注重激发学习的目的性,避免孩子过早误入物欲诱惑,迷失学习动力和方向。
关键词:过度理由效应,外表原因,内部原因,学习目的性,避免迷失学习动力和方向。
一天,公交车路过某车站,上来母女两人。女儿对妈妈说,“下周期末考试,老师说考试成绩每超过预设分数1分,老师奖励1元钱。”妈妈说“你考试一门功课达到优秀,妈妈就奖励你200元一个红包”。女儿告诉妈妈“爸爸答应我考优秀分数了,就带我去“发现王国”游乐场玩呢!”女儿又说“上学期我班同学期末考试最多得到73元老师的奖励钱呢!”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物质奖励和刺激学习成绩提高无可厚非,但是不能频繁使用,这里有科学道理需要了解,就是心理学的“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是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通过实验的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AB两组,A组被试者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报酬,而B组依然不给奖励;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维持了解题的兴趣。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结果是共同的:B组在自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A组虽然在能获取报酬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取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时给A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A组被试者用获取金钱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更为合理,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态度已经改变的A组被试者就没有了继续解题的动力理由,就彻底休息了不干了。而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影响的B组被试者,第三阶段仍保持着对解题本身的热爱热情,继续解题不停下休息。
如果外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会再去寻找内部原因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应。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目的性要明确,为中华之崛起、为做祖国建设有用的人多掌握知识。在该学习、该努力的年纪就是要只争朝夕,一道题、一篇文章、一个词组、一个语法、一个方程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完成,扎实打好基础。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不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上课就不听讲、看小说、睡觉”……这是在为不学习找理由,还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为自己当借口,这是不明智的。你今天因偷懒享受到的懈怠快乐,明天会以痛苦的方式禁锢你,欠的帐总是要还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原因来解释。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帮助,会认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好朋友”,认为他们理所应当来帮助我;一个陌生人伸出援手时,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人们很容易把原因归结为简单的外部原因——因为“我和他们”的特殊关系,所以认为他们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滥用“过度理由效应”会使被帮助的人失去感恩、感谢、感激之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责任感和“少年强则国强”的使命感,继而迷失学习动力和方向,这一点是尤为需要避免的。
当明白了“过度理由效应”,就不能为了一时的学生成绩提高而频繁、过度的物质奖励,久而久之会使孩子过早地误入物欲的泥潭,而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当明白了“过度理由效应”,就不能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采取罚写一百遍、请来家长到校接受告状,然后“陪绑连坐”坐在孩子旁边陪读。很有可能把孩子不愿写作业、不愿意学习某一学科,演变成终身不愿意学习,继而恨老师,产生师生矛盾,产生心理疾病等。
聪明而理性的智者,应该认识到“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既然是科学,就要敬畏和善用。来看下面的故事。
一位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的小城镇,想在那里过安静的田园生活。刚开始安静舒心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田园的小镇,老人很惬意地享受着儿时熟悉的宁静祥和生活。但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放学后来到他窗前玩球,抽烟,闲聊,甚至骂人说脏话。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跟年轻人说,你们玩得很开心,我很喜欢看你们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人1元钱。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脚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5毛钱。”年轻人很不高兴,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来踢。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住了,每天只能给2毛钱了。” “2毛钱?”其中一个男孩子不干了“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2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这位智慧的老人,巧妙地利用了“过度理由效应”解决了难题,收获了美好生活。那些男孩,只用外在理由(得到物质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踢球、吵闹),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物质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就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以敬畏之心,善用“过度理由效应”,收获美好生活;滥用过度理论,会缺失感恩、缺失责任心,减弱对学习、工作本身的热爱程度。
参考文献:
吴庆麟,杜伟宇(2003).自我解释的研究.心理科学。
2.陈文国.奖励的误区及其规避方法(2020).领导科学杂志,总第780期(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