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医院 210012
摘要:目的:探讨单穴针刺治疗骨伤科疾病。方法与结果:逐一介绍了单穴针刺少泽、肩髎、陷谷、兑端、天柱、素髎等穴对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前臂尺侧及小指麻木、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抬举不能、冻结肩上举困难、臂丛神经损伤前臂难以屈曲、膝关节疼痛无法下蹲、跟骨骨刺着地疼痛的独特疗效并介绍了相应的临床治疗病例。结论:单穴针刺以上穴位对许多骨伤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家父黄伯灵主任中医师是南京市名中医,从医40余年,在其40余年从医经历中,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单穴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法,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使用上述单穴针治了许多患者,不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效果往往能立竿见影,现汇总如下:
少泽治疗前臂尺侧及小指麻木
前臂尺侧及小指麻木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多见,多由于颈7至胸1脊神经前支受颈椎病影响所致。此时采用半寸毫针斜刺患者患侧小指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少泽,留针30分钟,往往收到很好疗效。一般针刺10次左右患侧前臂尺侧及小指麻木可消失。
病例一:
汤某某,女,58岁,家庭妇女,2020年10月8日,因颈部不适伴右手指麻木1个月前来就治。查:患者颈部肌肉略紧张,右手小指麻木在颈后伸时加重,牵拉试验、压顶试验均阳性。苔薄舌暗红,脉细。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脉络失和。即采用半寸毫针斜刺患者右小指手太阳小肠经少泽穴,留针约30分钟,拔针后患者诉麻木明显减轻,嘱每日来门诊针刺1次,针刺3次时患者右小指麻木已完全消失,颈部亦无紧张不适,又继针2次以巩固其疗效。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多因肩部劳损或遭突然牵拉,肌腱和腱鞘受损、充血、水肿,肌腱在结节间沟内移动受阻而出现症状。此时采用1.5寸毫针直刺对侧手少阳三焦经肩髎穴,边捻针边让患者缓慢逐渐抬升患侧肩关节,此时患者肩痛及抬举受限将获极大改善。
病例二:
李某某,女,49岁,自营加油站经理,平时经常推滚油桶,右肩断续疼痛已3年。2019年11月10日因两天前再次推滚油桶右手用力过度,右肩再出现一过性疼痛,后疼痛渐缓,今日前来就治。查:患者结节间沟处压痛明显,患肢水平外展、左右旋转可听到轻微声响,手指压迫结节间沟再次旋转响声消失。舌淡苔白,舌边有瘀斑。诊为右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瘀血留滞经络。采用1.5寸毫针直刺入患者左肩手少阳三焦经肩髎穴1寸余,一面捻针,一面轻柔患者右肩,并嘱患者逐渐抬升右臂,反复2-3次后,患者右肩痛已明显减轻,且抬举功能亦恢复正常,针刺约10分钟后拔针,嘱其明日再来巩固针刺1次,第二天用同法继续针刺,针后给患者英太青1盒内服,以利其腱鞘无菌性炎症的消除。
陷谷治冻结肩上举困难
肩关节周围炎后期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成冻结称为冻结肩[1],治疗较为困难。此时嘱患者平卧诊床,采用1寸毫针直刺患侧足阳明胃经陷谷穴,一边不断捻针,一边嘱患者抬升冻结之手臂,医生另手协助患者抬升,即刻间患者肩臂虽已冻结却能抬高许多。一般针刺10次左右,冻结之肩部基本可以松解。
病例三:
石某某,男,60岁,教师,2019年3月16日就诊。患者左肩疼痛已半年,近月来左肩越发不能抬举,仅能手臂向前平抬,再略向上举臂,肩部即撕裂样痛,平时有些畏风怕寒,自服消炎止痛药片,疼痛仍难以控制,故前来就医。查:左肩无肿胀,肩周压痛,左肩外展外旋时疼痛剧烈且受限,强行外展左肩,肩胛骨也同时跟随向外侧转动。苔薄白脉弦紧。诊为左肩关节肩周炎(冻结肩),中医辨证为风寒湿外袭、气血凝滞。让患者仰卧诊床,用一寸毫针直刺患侧足阳明胃经陷谷穴,一面缓慢捻针一面嘱患者向后上抬肩,笔者另手向上轻轻助抬,约10分钟后拔针,患者左手臂已由平举仅90度增至能高举到130度,嘱患者继服其自备西药西乐葆,每日练习手臂爬墙,共针刺10次,左手臂已能高举180度且能从头顶上摸到对侧耳朵。
兑端透刺治臂丛神经损伤前臂难以屈曲
臂丛神经损伤后期常可致上肢肌力减弱,患肢前臂伸屈困难或不能。此时让患者卧位,采用1寸毫针刺入督脉兑端穴且向水分穴方向透刺半寸,并持续捻针同时嘱患者屈曲前臂,即刻肘关节即能屈伸。此针法在中风后遗症患者恢复患肢肘部功能时亦能使用,同样有一定疗效。
沈某,72岁,某大学退休老师,2018年6月9日来诊,患者半年前患右肩周炎,因治疗时不当损伤右臂丛神经,上臂不能外展,前臂不能屈曲,肩部及上臂肌肉略有萎缩,肌电图报告显示上臂丛神经损伤,苔薄脉沉细。诊断为右臂丛神经损伤,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用1寸毫针由督脉兑端穴向水沟穴方向刺入半寸,轻轻捻转,嘱患者屈曲右前臂,即刻患者右前臂已能缓慢屈伸。第二天又巩固治疗1次,并给予补益气血之汤药以善后。一个月后电话回访,患者右肘已屈伸自如。
五、天柱治膝关节疼痛无法下蹲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后期常致膝关节无法屈曲下蹲,有些女同志甚至坐便器亦出现困难。此时采用1寸毫针直刺足太阳经天柱穴,同时嘱患者逐渐下蹲,患者下蹲困难即明显改善,一般针刺2至3次,下蹲功能能基本恢复。
病例五:
杨某,女,71岁,务农,2020年11月7日因两膝关节疼痛多年,加重1年前来就医。查患者体型偏胖,两膝关节略肿胀,活动时有明显摩擦声响,行走与两膝下蹲都困难,两膝关节仅能勉强轻度屈曲,以至上厕所坐便器亦较艰难,X线片示两膝关节均有明显骨质增生。舌胖,苔白腻,脉滑。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痰湿痹阻。先予针刺治疗其两膝骨性关节炎,治疗3次后两膝关节疼痛减轻,但两膝仍下蹲困难,遂在治疗后取1寸毫针,直刺患者足太阳膀胱经双侧天柱穴,轻捻针柄,轻微加大针刺刺激量后让患者扶椅背逐渐下蹲,起立再下蹲,2-3次后下蹲功能已明显改善,第二天膝部常规保留针刺后再行双天柱穴针刺,两膝下蹲已恢复正常。继续两膝部常规针刺6次,患者行走时两膝关节疼痛亦基本痊愈。
六、素髎治跟骨骨刺着地疼痛
患有跟骨骨刺患者,若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行走时会步履艰难,甚至着地即痛。此时用1寸毫针直刺患者督脉素髎穴并嘱其继续行走,疼痛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针刺5次左右行走功能可完全恢复。
病例六:
吴某某,女,65岁,家庭妇女,2020年11月12日因左足跟行走时疼痛2月余就诊。患者诉只要起床下地左足跟部即有疼痛,走路过多疼痛加重,查患者左足跟部无红肿,足底跟骨结节处压痛,摄X线片示左跟骨下缘明显骨质增生。苔薄舌偏红脉沉细。诊断为跟痛症,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气血瘀滞。即以半寸毫针,直刺患者鼻部任脉素髎穴,捻转数下,嘱患者带针行走,没走两步患者大惊,怎么突然足跟不痛了,让其跺左足数下,疼痛亦极轻微,患者大喜,让其随意行走10分钟后拔针。连续针刺五天,患者行走时已无任何疼痛。
参考文献
岑泽波、吴诚德.中医伤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4
黄伸,41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及针刺治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