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南太行国际森林康健养生地的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关于打造南太行国际森林康健养生地的建议

许蓓 王三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保护中心 河南 454100


【摘要】:随着我市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健康养生服务尤其是森林健康养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健康养生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庞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强,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过从中国森林健康养生产业发展态势看,该产业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在配套法规方面缺乏合理的系统性制度安排,林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医疗水平有待提高,专业人才资乏,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森林健康养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实践角度看,我市应通过完善法制规则,改善配套设施,加大研发力度,建设人才队伍,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进步发展我市森林健康养生产业。


【关键词】森林旅游;健康养生产业;森林疗养


为扩大旅游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加快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议我市加大森林保护力度,拓宽森林旅游领域,延伸森林旅游链条,创建国际森林康健养生目的地,根据我们对森林旅游模式的理解,特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基本情况

  焦作南太行主要位于沁阳、博爱、修武县,位于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带上,总面积566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植物种类1700余种,年平均气温14℃,大气中负离子含量5000~10000/立方厘米,风光古朴、原始、天然、是原始氧吧,现代绿色旅游休闲胜地。

二、具体建议

1、扩大森林旅游消费领域

(1)大力发展森林休闲旅游消费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区,创新发展休闲产业,加快开发登山、漂流、保健养生、温泉滑雪等休闲产品。

(2)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林业、农业融合发展,开发以康体休闲娱乐、农业采摘观赏等为主题的周末休闲度假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集中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型、特色景观型、产业规模型等不同类别和功能的旅游小镇、特色旅游村。

2、拓展森林旅游消费市场

加快森林旅游商品开发,扶持创新能力较强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骨干企业,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旅游商品品牌;以旅游景区为依托,建设旅游购物广场、美食广场和太行特色文化广场。

3、培育森林旅游人才市场

(1)引进顶尖人才,开办森林康健养生学校,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开发经营森林康体养生、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项目。(2)激活研学旅行市场;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重大工程设施、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建设研学旅行基地。(3)打造科普旅游基地,在历史悠久、古树名木、自然遗迹分布集中区域建设科普山、科普沟等,以满足旅客求知欲望。

三、基本构想:

(1)打破交通瓶颈:以焦作高铁西站为中转站,以现有山区公路和东、西旅游通道为框架,以云台山、峰林峡、青天河、神农山为中心,建设三条森林旅游公交环线。山区禁止机动车通行,各公交站点根据游客量增设电瓶车站和绿色自行车站。

(2)加大水利建设: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广泛建设中小型水库,可以坝代桥在深山区建设高标准东、西森林旅游通道,增加道路两侧水域景观面积;对地表水无法收集,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架设补水管道,提升山区森林康健养生目的地的整体效果。

(3)实行林地有偿开发:以旅游干道为基础,设定旅游土地政府储备区域,规划建设线型旅游山城。

(4)实施生态移民:生态移民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对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庄,实行有计划依法移民和安置,最终达到生态、民生双保证。

四、保障措施:

(1)聘请国际专家对我市南太行山区进行勘查调研,就南太行森林康健目的地项目进行系统性的科学规划,分区域设计休闲娱乐区、购物区、休息区、美食区等。

(2)完善落实旅游消费政策。进一步健全对组织大型旅游团队、旅游专列的激励机制。落实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政策。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旅游休闲。落实对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门票减免优惠政策。

(3)健全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立行业检查、旅游监督员巡查、游客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旅游监督机制,引导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和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优化旅游执法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游客权益。

(4)加快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将旅游企业诚信状况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建立严重违法旅游企业“黑名单”制度,完善违法信息共享机制,加大曝光力度,打击各类侵害游客利益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郭鲁芳,虞丹丹.健康旅游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3):63-66.


吴登梅. 旅游也可养生[J].粮食问题研究,2006年(1):53-54.


吴章文. 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6):761-76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