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7月-2020年7月中我院中收入的晚期癌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按照系统随机法进行两组均分,在各组内均设置41名患者,系统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人文关怀护理,在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更为良好,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开展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了解关于晚期癌症的基本知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可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晚期癌症;护理方式;早期应用;护理
引言:癌症是目前我国乃至社会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世界上每年大约会有500万左右的癌症患者离世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会对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2]。癌症已经成为了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中面对的不仅仅是患者在生命终末期出现的焦虑和痛苦情绪,也包含着患者家属对生命流逝和失落的恐惧[3],这些因素均会对患者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癌症终末期护理是医疗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型护理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为患者在生命的终末期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4],其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不适与痛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肿瘤生命终末期患者的护理感受,使患者在最终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医疗支持。癌症是目前世界较为严重的一个公共问题,我国目前在医疗环境中的癌症发病率大约为300/10万左右,而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6个人被确诊为恶性肿瘤[5],癌症是对现代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造成影响的一个主要病症,会对患者的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且随着近年来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癌症呈现总体增长趋势[6]。直至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的癌症新增病例数量达到2,300万,并且其中有1,200万左右的患者死于癌症,而我国范围内的新增病例达到了307万,其中有大约60%左右的患者会死于癌症[7]。癌症已经成为了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晚期的癌症患者本身和家属都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患者在癌症晚期精神面临的痛苦,远远大于机体感应上的痛苦,患者还需要面临生命的消逝、亲人的分离以及迎接死亡的恐惧,这些因素均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8]。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体系,而这也是医疗健康照护人员和志愿者为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的一种具有全方位特性的照护活动,属于一种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模式,能够有助于解决患者和患者家属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使终末期的患者能够在生命的最终阶段有尊严地面对死亡[9]。本次研究将2018年7月-2020年7月中我院中收入的晚期癌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7月-2020年7月中我院中收入的晚期癌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按照系统随机法进行两组均分,在各组内均设置41名患者,系统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区间介于33-75(56.5±5.1)岁;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区间介于34-77(54.6±4.1)岁。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病情符合WHO制定的晚期癌症诊断标准;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认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入组前三个月病情基本控制在理想水平;患者对治疗操作有良好依从性,能够接受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排除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或器质性病情严重的患者;排除合并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排除具有过敏史或用药禁忌症的患者。
本次研究中患者一般资料由数据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进行对比,确认两组患者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含遵医嘱指导用药、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在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时,最主要的护理工作就是也使患者能够接受死亡,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强调个性化的死亡教育来提高认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应用相关的案例或者图片或者故事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死亡并非一个值得恐惧的过程,在患者的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死亡也较为常见,所以在开展患者的临终护理时,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正视死亡,不会由于死亡的临近而出现一系列的紧张情绪,这样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在开展护理工作时,也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反映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对于死亡始终呈现不接受的态度,大约有40%左右的患者在临终死亡前也会表现为明显的反抗情绪,认为自己的生命还有极长的时间。对于这种患者护理人员,切不可强行要求患者接受死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提供安慰治疗的方式使患者接受死亡,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整理时,需要从患者的家属入手,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并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策略相关研究证实,通过多学科的护理团队,癌症终末期护理方式,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使最终的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出现的疼痛和呼吸困难症状,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尽可能选择对症护理的方式,尽可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癌症终末期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死亡,而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食欲不振或者不想饮食的状况,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饮食满足为患者提供患者喜好的食物,而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可以给予患者按摩和熏香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呼吸功能。
1.3 评价标准
采用SDS、SA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
同时由我院数据统计人员采用我院中自制的护理一,从评分表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评价,满分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越优。
同时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本次研究中选择SF-36量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数据由医务人员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中产生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标准差)形式记录,应用T值检验,产生的计量数据采用(%)形式进行记录,应用X2检验,最终结果与P值对比,确认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护理依从性对比
在实验结果中显示,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对于护理工作的依从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组别 | SAS | SDS | 护理依从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
对照组(n=41) | 58.12±4.56 | 45.32±3.74 | 55.08±5.37 | 41.77±4.16 | 75.26±4.52 |
实验组(n=41) | 57.13±4.49 | 32.09±3.14 | 54.96±5.68 | 31.63±4.24 | 89.89±5.36 |
T | 0.9847 | 8.2628 | 0.8478 | 8.9329 | 9.0632 |
P | 0.1262 | 0.0000 | 0.1698 | 0.0000 | 0.0000 |
2.2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对比
而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22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对比
组别 | 躯体功能 | 生命力 | 社会功能 | 心理健康 |
对照组(n=41) | 60.61±10.63 | 54.26±6.26 | 51.06±7.26 | 63.58±12.38 |
实验组(n=41) | 83.26±11.22 | 65.95±7.14 | 63.58±9.12 | 72.61±10.85 |
T | 9.6282 | 8.5695 | 9.1274 | 7.0629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3讨论
癌症是目前世界较为严重的一个公共问题,我国目前在医疗环境中的癌症发病率大约为300/10万左右[10],而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6个人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癌症是对现代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造成影响的一个主要病症,会对患者的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且随着近年来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癌症呈现总体增长趋势。直至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的癌症新增病例数量达到2,300万,并且其中有1,200万左右的患者死于癌症,而我国范围内的新增病例达到了307万[11],其中有大约60%左右的患者会死于癌症。癌症已经成为了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晚期的癌症患者本身和家属都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患者在癌症晚期精神面临的痛苦,远远大于机体感应上的痛苦,患者还需要面临生命的消逝、亲人的分离以及迎接死亡的恐惧,这些因素均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安宁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体系,而这也是医疗健康照护人员和志愿者为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的一种具有全方位特性的照护活动,属于一种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模式,能够有助于解决患者和患者家属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使终末期的患者能够在生命的最终阶段有尊严地面对死亡
[12]。
癌症终末期护理的发展起源于英国的临终关怀,国际上临终关怀,学术界认为临终关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这项工作起源于1967年西西里桑德斯博士在英国伦敦创立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夜,这也直接象征着临终关怀事业的正式成立[13]。其创立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在生命的最终时期能够安宁且有尊严面对死亡。值得注意的是[14],我国虽然临终关怀,起步速度较为缓慢,但我国在近年来也有了一定的临终关怀教育,这种现象不仅仅是由于我国对于医疗环境的建设处于落后阶段,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教育对于患者甚至是家属来说都是一个禁忌,在中国的医疗环境中认为一旦患者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应当尽可能隐瞒患者,使患者在生活中,能够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死去,这也是我国目前医疗环境中的大方向,这就导致我国对于临终关怀的接受程度受到了影响,甚至导致临终关怀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分别具有相应的临终关怀体系,在香港临终关怀被称为善终服务,而在台湾省,临终关怀又被认为癌症终末期护理,经过近年来相关专家考虑到公众的接受程度,统一将其称为癌症终末期护理,也被称为癌症终末期人性化护理[15]。
癌症终末期护理工作在开展时直接展现在人道主义精神上,其主要目的是根据核心内容尊重人在生命末期的价值而癌症终末期护理,主要是针对已经无救治或者不愿意依赖痛苦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主要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完整的护理体系,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良好的护理干预,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使患者在生命的末期也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死亡对于生命来说是一个十分必然的过程,既然人终究难逃一死,就需要在面对死亡前给予人良好的尊严,这对于缓解患者的晚期痛苦来说,有积极的效果。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医疗环境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在1982年香港的九龙圣母医院,首先借由英国的支持,建立了善终服务,并且在1986年建立了善终服务会,而在我国1990年,上海也建立了临终关怀病房,这也直接象征着我国整体的临终关怀服务正式开展。虽然直至2015年台湾地区以及香港地区共计103家医院能够提供善终服务,但我国国内也仅仅只有50家医院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宁居家服务。截止2019年,我国全国各个地区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不同类型的临终关怀机构,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癌症患者中也仅仅只有10%左右的癌症,患者在生前可以接受临终关怀服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癌症终末期护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开展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了解关于晚期癌症的基本知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可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燕,刘思菊. 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171-173.
[2]王培培. 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0,15(05):38+40.
[3]李茸,李晓军. 人文关怀结合姑息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05):490-493.
[4]李玉梅.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护理在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7):1172-1173.
[5]郑滢.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其人文关怀护理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50-152+156.
[6]夏猷娴. 晚期癌症患者优质护理中临终关怀的实施效果观察[J]. 名医,2018,(10):163.
[7]张欢,赵娜,周静波,叶继彬. 晚期癌症病人中人文关怀结合姑息护理的临床应用观察[J]. 人人健康,2018,(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