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鲁春华 1 李旭东 2

1 中国人民解放军 92493部队医院骨科, 辽宁 葫芦岛 125000 2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万格医院,云南 丽江 674300

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脊柱骨折病患74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37),当中,A组实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B组实行传统手术治疗。分析2组疼痛程度的缓解情况,比较伤椎前高压缩比等指标。结果:A组术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为(90.21±2.68),比B组的(76.09±3.14)高,P<0.05。A组术后的VAS评分比B组低,Cobb角比B组小,P<0.05。A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7.3%,比B组的83.78%高,P<0.05。结论:于脊柱骨折中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疗法,效果好,患者伤椎前高压缩比改善明显,疼痛缓解迅速,且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建议推广。

关键词:脊柱骨折;疼痛程度;后路手术内固定;临床疗效

目前脊柱骨折在我国骨科疾病中非常常见,主要是由综合暴力(旋转,屈曲,剪切,及轴向压缩等)所致,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1]。通过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能够对脊柱三柱复合结构进行有效的固定,使之实现三维稳定的效果。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脊柱骨折中后路手术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脊柱骨折病患7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分成2组,A、B两组各37例。当中,A组有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在14-76岁之间,平均(43.18±6.73)岁;压砸伤者3例,车祸伤者24例,高处坠落伤者10例。B组有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在15-76岁之间,平均(43.57±6.92)岁;压砸伤者1例,车祸伤者25例,高处坠落伤者11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2组致伤原因与性别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实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详细如下:全麻,指导取俯卧位,使腹部悬空。术前,予以患者X线摄片,了解其脊柱侧位的情况,并在伤椎棘突上规范化的注入0.5ml的美兰溶液。待拍片完成后,再将针头缓慢拔出。视针头的位置,明确伤椎。于脊柱后方正中部位作切口,将伤椎作为中心,使上下椎体棘突、椎板以及横突等充分暴露。利用椎弓根进行定位,需准确掌握进针的角度以及方向,同时需要对椎体进行适当的撑开。针对接受椎管探查减压治疗的病患,需在后路半椎板切除治疗之后,再予以椎管探查处理,将水肿彻底清除,并横向安装好连杆,此后,于外侧进行植骨融合处理,关闭切口。

B组实行传统手术治疗,需严格按照传统手术的流程和要求进行。

1.3评价指标

记录2组手术前/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Cobb角,利用VAS评分对2足浴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作出评价,10分最痛,0分无痛[2]

1.4疗效判定[3]

采取改良Prolo功能评分法对2组的手术疗效作出评价,其评价内容主要有疼痛、服药情况、功能以及劳动能力等,最高20分,最低4分。(1)优,Prolo功能评分为17-20分。(2)良,Prolo功能评分为13-16分。(3)可,Prolo功能评分为9-12分。(4)差,Prolo功能评分为4-8分。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20.0软件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5ff56a0e0b56a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且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分析

2组术前的伤椎前高压缩比、VAS评分和Cobb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B组,且VAS评分和Cobb较低于B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表(5ff56a0e0b56a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时间

伤椎前高压缩比

VAS评分(分)

Cobb角(°)

A组

术前

48.86±1.97

8.35±1.74

28.86±6.53

(n=37)

术后

90.21±2.68

2.11±0.69

5.54±1.38

B组

术前

48.76±2.03

8.27±1.24

28.79±6.41

(n=37)

术后

76.09±3.14

3.15±0.32

12.31±5.09

2.2手术疗效分析

A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7.3%,比B组的83.78%高,P<0.05。如表2。

表2 两组手术疗效的对比分析表[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A组

37

27(72.97)

9(24.32)

1(2.7)

0(0.0)

97.3

B组

37

20(54.05)

11(29.73)

5(13.51)

1(2.7)

83.78

X2






4.9215

P






0.0139

3讨论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而导致高处坠落以及车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还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脊柱骨折为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的一种病症,能够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并影响其日常活动[4]。而后路手术内固定则是临床医师对脊柱骨折病患进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经沟路将椎弓根置入,对脊柱三柱进行贯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以及入路简单等特点,能够对脊柱三柱进行有效的固定,可实现较好的解剖复位以及三维固定等效果[5]。另外,经后路手术内固定还能对脊柱后凸畸形以及前后移位情况进行有效的矫正,同时能够经过椎管侧前方对椎体与椎板进行充分的减压处理,具有安全性高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此研究中,A组术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B组,VAS评分与Cobb角比B组低,P<0.05;A组的手术疗效比B组好,P<0.05。

综上,于脊柱骨折中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法,疗效好,不仅有助于改善脊柱的生理角度,还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毛永康,王玉虎.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9):843.

[2]冯龙庆.脊柱骨折患者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73-74.

[3]王绍毅.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146-147.

[4]刘笑开.脊柱骨折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初步评定[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4):35-36,37.

[5]张波.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对于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