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媒学院 2111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社会的交流也出现了增长的趋势。由于日本与我国的经济贸易较为频繁,因此出现了较大的行业人才缺口。高校可以通过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的方式,快速填补对应的行业缺口,有效提高整体培育质量,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本文首先分析应用型日语人才的社会标准,随后深入研究相关模式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学;应用型人才;日语专业
引言:随着我国与日本的交流逐渐频繁,日语专业人才的缺口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高校需要承担社会补给的任务,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使应用日语人才能够快速填补对应的缺口,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日语专业培育仍然处于理论发展的状态,针对应用实践的培训较为薄弱,因此整体人才训练效果较差。对于这种情况,高校管理层应当探索对应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的锻炼效果,使他们能够胜任社会的基础要求,达到良好的工作目标。通过深入研究培养模式,有利于后续的教学活动展开,能够实现优秀的培养环境创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应用型日语人才的社会标准
(一)良好的听写与表达能力
由于语言属于一种实践能力,任何理论内容都需要转换为实际的交流与沟通内容。因此,在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听写与表达能力的锻炼,使他们可以胜任未来的交流需求,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同时,语言本身基于对应的处理流程,如果能够达到良好的听写与表达效果,可以显著增强应用质量,有利于社会标准的进一步落实,实现人才培养效果[1]。
(二)了解专业信息
虽然日语的学习与应用相对较为简单,但由于高校学生在毕业后需要面临复杂的工作形式,可能会接触到大量的专业用语。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流程中需要重视专业知识内容的对应表达方式教学。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标准需要即时性、可靠性,因此如果没有掌握对应的知识内容,将会严重削弱工作效果,不利于应用流程的贯彻落实。
(三)具备日本文化知识基础
日语作为文化技能的一种,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与大量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日语人才必须在活动中与日本企业或日本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这不仅要求应用型人才能够掌握对应的表达方式,还需要了解日本的文化礼仪氛围,尽可能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有效提高沟通质量。通过了解日本的文化知识,能够进一步强化人才的工作活动效果,提高对方对沟通流程的评价,为以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日语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标准需要具备对应的知识,才能够达到最佳适应效果[2]。
二、高校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的策略途径
(一)明确基础培养方向,强化专业细分程度
为了达到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的效果,高校应当明确对应的培养方向,尽可能达到细分专业的目标,有效提高整体培养效率与质量,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不仅仅需要针对日语的听写、表达、翻译等方面进行培养规划,还需要加强对行业知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胜任专业领域的沟通交流活动。同时,还需要针对已经开设的专业内容采取调查措施,明确基础定位级别,并强化专业培养质量。通过这些方式,能够逐渐改善原有日语专业培养的局限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为后续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教学针对性,注重专业知识内容训练
经过培养方向的细分制定流程后,高校应当以相关内容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教学流程的针对性,使其能够强化学生的特定能力,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效果。通常情况下,针对性措施可以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加强对学生日语能力应用的培育,包括视听、交流、写作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针对性培养,能够让学生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胜任各式各样的环境需求,避免出现不良交流问题。其次,还需要加强专业针对性,让学生能够通过细分内容的学习,有效掌握对应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达到良好的应用目标。最后,还需要注重文化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逐渐熟悉的流程中,快速掌握与日方企业或日本人员交流的技巧,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3]。
(三)应用实践教学,使学生接触真实应用环境
在当前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状态下,学生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实践活动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现象,高校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隔阂,进一步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授课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自身语言能力,有效提高整体应用效果。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习工作的流程中,快速提高自身能力,使理论教学内容能够与实践流程融合,进一步强化基础学习效果,实现良好的应用培养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当注重引入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拥有挑选的权利,有效激发学习实践兴趣,强化基础培养效果。
(四)采用教学活动,创设优秀的应用培养条件
由于学习过程通常较为枯燥,因此日语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抵触心态问题,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受到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采取实践、竞争性质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激发主观能动性与好胜心理,有效提高日语应用能力,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例如,项目教学法便属于一种良好的应用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团队,并派发相关任务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竞争环境中,逐渐提高整体学习效果,为以后的工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当利用对应的交叉评估、理论讲解、项目操作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日语应用练习项目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为后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创设优秀的环境条件[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进行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多样化的现实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高整体培养效果,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言应用技巧,进一步强化整体学习质量,为以后的生活与工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颖, 张春梅. 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日语专业建设为例[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 018(004):421-424.
[2]于姗姗. 应用型本科大学"专业+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 039(007):115-116.
[3]樊丽丽. 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基础,行业,实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创新创业视角[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000(002):315-316.
[4]杨丽英. 西部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凯里学院为例[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 000(004):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