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对比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分别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药物的安全性。 方法: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120例甲亢患者分为60例/组。对照组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应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甲状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与肝损伤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和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肝损伤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更低(p值<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p>0.05)。 结论:甲亢治疗中,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的安全性相差不大,但前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对肝脏的损伤更小。
关键词: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甲亢;临床效果;安全性
前言: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致病因素较多,如遗传、自身免疫、环境等,以多食、多汗、机体消瘦、心悸为主要症状[1],需及时治疗,否则预后差。目前临床治疗甲亢以药物为主,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都是临床常用药,本文旨在对比起临床效果,并分析安全性,选择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资料
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当中选出120例(收治入科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纳入标准:(1)符合甲亢诊断标准;(2)出现疾病典型症状,如甲状腺肿大,且血清学指标异常;(3)白细胞数、肝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伴发严重脏器疾病者或恶性肿瘤等重症患者;(2)处于哺乳期、妊娠期等特殊期患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者、免疫性疾病者;(4)存在沟通障碍;(5)对本次研究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60例/组。
对照组:男:女=21:39;年龄:22-68(40.15±11.23)岁;病程:3-29(18.26±9.11)个月。
观察组:男:女=20:40;年龄:21-69(40.34±11.15)岁;病程:3-28(18.12±9.36)个月。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
60例对照组患者:丙硫氧嘧啶治疗,口服,300mg/天为起始剂量,后期根据病情等因素逐渐减少剂量,最终维持在50mg-100mg/天。
60例观察组患者:甲巯咪唑治疗,口服,30mg/天为起始剂量,之后根据病情等因素逐渐减少剂量并维持在5mg-10mg/天。
注意治疗期间无特殊情况需持续用药,嘱咐患者保持良好作息,疗程为2年。
1.3 观察指标
(1)甲状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甲亢患者的FT3和FT4水平,评定甲状腺功能,间接反映疗效。FT3正常区间:3.1pmol/L~6.8pmol/L,FT4正常区间:12pmol/L~22pmol/L。
(2)观察并统计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状况,同时检查肝功能,观察是否发生肝损伤。
1.4 统计学
文中计数(X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2.1 甲状腺功能指标
如表1中数据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相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和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都低于治疗前,p<0.05。
表1:甲状腺功能指标(`x±s)
组名 | 例数(n) | FT3水平(pmol/L) | FT4水平(pmol/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60 | 9.15±2.10 | 5.42±1.34 | 18.51±3.25 | 13.63±2.28 |
观察组 | 60 | 9.12±2.15 | 3.02±1.23 | 18.40±3.19 | 9.11±2.10 |
T值 | - | 0.077 | 10.220 | 0.187 | 11.295 |
P值 | - | 0.938 | 0.000 | 0.852 | 0.000 |
2.2 肝损伤和其他不良反应情况.
如表2,两组过敏性皮疹、皮肤瘙痒以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但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不良反应[n(%)]
组名 | 例数(n) | 肝损伤 | 过敏性皮疹 | 皮肤瘙痒 | 白细胞减少 | |
对照组 | 60 | 15(25.00) | 1(1.67) | 3(5.00) | 1(1.67) | |
观察组 | 60 | 5(8.33) | 1(1.67) | 4(6.67) | 1(1.67) | |
卡方值 | - | 6.000 | - | 0.152 | - | |
P值 | - | 0.014 | - | 0.697 | - |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但当分泌量过大,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等,其病机尚未明确[2],手术、放射性碘以及甲状腺药物是临床常见的三种治疗方式[3],前两者属于创伤性疗法,会破坏甲状腺组织,因此大部分患者都选择药物治疗。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同属于硫脲类药物,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能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从而阻止甲状腺内酪氨酸酶碘化及碘化酪氨酸的缩合,从而抑制甲状腺的合成,发挥抗甲状腺作用。甲巯咪唑不仅能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同时抑制免疫功能,抑制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降低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得水平,使抑制性T细胞功能恢复正常;研究表明[4,5],较丙硫氧嘧啶而言,甲巯咪唑含有巯基,血浆半衰期长、分子量小,故甲巯咪唑治疗效果更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T3和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甲巯咪唑的疗效更好,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无明显差异,表示两种药物都相对安全。
早期研究表明,丙硫氧嘧啶较甲巯咪唑更易出现肝损伤,但甲巯咪唑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丙硫氧嘧啶;两种药物所致肝损伤多数为轻度性肝损伤,均以ALT升高为主[6]。也有研究提示甲巯咪唑引起的肝损害较轻,以肝内淤胆为主,通常出现在用药后的2周左右,主要表现为胆红素升高及黄疸,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红素升高,肝酶轻、中度升高。丙硫氧嘧啶引起的肝损害比甲巯咪唑要重,以肝细胞损害为主,多数出现在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初始阶段,服药后的1-2个月。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丙硫氧嘧啶更易出现肝损伤,与早期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早期选用药物治疗甲亢时,建议优先选择甲巯咪唑,其临床疗效更高,也相对安全。
参考文献:
[1]朱鸿秋.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4):71,74.
[2]楚清锋.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应用于Graves甲亢患者的效果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3):410-411.
[3]苏欢,王东飞.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治疗格雷夫斯病伴甲亢对患者血清ALT、ALP水平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0,18(11):92-93.
[4]刘仁海,蒲丹岚.丙硫氧嘧啶联合甲巯咪唑对甲亢患者血清CXCL10、IL-6水平变化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0,5(8):62-64.
[5]王科文,赵明利,张亚萍,赵换牢.两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02):157-160.
[6]廖戮缪.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肝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