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六华镇中心小学 615104
学生以一个个体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由于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行为、学业成绩都会有所不同。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管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只要教育的基本形式是老师课堂授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形式,那么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就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目前学校课堂中的不良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学校制定相应的班规、校规,但是其成效是不明显的。而学生作为一个个体,那么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都是不同的。不良的课堂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老师的教学,班级的风气建设等。
近几年来,课堂观察的相关研究进一步细化了。研究的主体,开始由教师转变成学生,研究细化到每堂课的学习及评价,学生课堂行为的规范等。在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堂中不良的行为表现,从而正确认识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对本校参与调查后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课堂不专注学习行为复杂多变,学生所占比例高,且发生的随机性较大,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这一课堂不良行为较为突出。
小学生课堂上注意力较为分散,容易被一些无关课堂内容的事物吸引,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总的来说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偏低。
课堂注意力:上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有61%的同学能做到,37%的偶尔能做到;2%的不能做到。
课堂打瞌睡:在课堂上由于疲倦打瞌睡的有8%;偶尔会打瞌睡的48%;不打瞌睡的44%。
课堂玩玩具:在课堂上会由于无聊而玩玩具的有3%;偶尔玩的38%;不玩的有59%。
课堂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努力回答问题的占29%,偶尔能的占56%,不能的占15%。
课堂完成作业:课堂上能积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的占82%;偶尔能的占15%;不能的占3%。
课堂参与讨论: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占74%;偶尔能的占23%;不能的占3%。
课堂迟到: 2%的人上课有迟到现象;17%的人上课偶尔有迟到的现象;81%的人上课没有过迟到的现象。
课前准备学习用品:上课之前准备学习用品81%的人能够做到;偶尔能做到有16%;只有3%的人不能做到。
课堂上吸引他人注意: 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同学、老师注意扮鬼脸或用怪腔回答问题的占4%;偶尔会的占9%;不会的占87%。
课堂上说悄悄话: 在课堂上说悄悄话的占16%;偶尔会的占52%;不会的占32%。
课堂上传纸条: 在课堂上传纸条的占11%;偶尔会的占22%;不会的占67%。
课堂上和老师顶嘴: 课堂上公然和老师顶嘴的占2%;偶尔会的占5%;不会的占93%。
用SPSS17.0将学生的成绩与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进行线性回归的部分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得出Sig的值为0.012 , Sig的值小于0.05的时候显著;小于0.01时极为显著。而 0.012 < 0.05 ,所以可以得出不同成绩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是有显著差异的。不同成绩初一学生课堂不良行为关系表见表1。
表1 不同成绩初一学生课堂不良行为关系表
模型 | 平方和 | df | 均方 | F | Sig. | |
1 | 回归 | 11.201 | 18 | .622 | 2.126 | .012a |
残差 | 23.709 | 81 | .293 | | | |
总计 | 34.910 | 99 | | | |
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就如学生的学习一样,有优生、有中等生、有后进生,影响学生不良课堂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有可能是遗传的、可能是家庭的、可能是社会的等,只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学生积极改正。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为人解惑,首先教师本人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精神境界都需要达到一个高度。课堂中,设计好每一堂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授适合该年龄阶段能接受的知识。课堂中,传授的思想正向积极,树立榜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包容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加强对学生不良课堂行为管理的意识。对学生发生的不良课堂行为给予包容,引导学生改正,多采用鼓励、支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有严重干扰他人学习行为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处理课堂不良行为时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具有针对性就事论事、具有说服力。传授相关学生自我管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学校制定规则时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尽量细化;制定规则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奖惩分明。制定的规则要确实可行,可操作,能量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建设学校文化。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家长不要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时家长要为了教育孩子,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满足孩子自身的需要。
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如今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快,负面信息较多,要想学生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改变小环境,还需从整个社会做起。
学生是课堂不良行为的主体,要想取得效果,关键还在于学生个人的努力,学生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帮助下,有意识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将课堂不良行为尽量最小化。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课堂不良行为的因素还会有很多,本文对课堂不良行为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的局限,如样本容量小,研究角度片面、内容不够深入。我相信加入教育事业行业,进行实践,还会发现课堂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同时也希望在课堂管理领域有更多相关的研究,能解决学校课堂中实际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