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育才小学
【摘要】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一个大难题,也是一个首要的问题——音准。大多数音乐教师开始都不知道这个音准该从何下手,而小学生的音准教学,不可能开设专门的视唱练耳课,于是我们将音准教学贯穿、渗透、覆盖于整个音乐教学之中。以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音准教学单一、枯燥的技术训练,转变为多方位的、生动活泼的”充满音乐”的、启发式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音准教学 渗透 兴趣
新课标在小学音乐演唱方面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演唱热情高涨,情绪非常到位,但效果却不如意。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就在于有许多学生的音准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呢?本人认为一味的进行视唱练耳训练乏味,而不可取。所以针对学生音准问题,更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我们将小学音准教学渗透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可达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以下仅从四个方面浅谈已见。
一、音准教学在趣味音乐游戏中
德国教育家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游戏是儿童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应。”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学科特点的音乐性游戏。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变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
我们可以通过“学小动物爬楼梯”的游戏说法来引导学生听或唱。比如说上《动物说话》一课,老师可以问学生小鸡、小鸭、青蛙、小猫怎么叫,小朋友答出后,和他们进行“爬楼梯”比赛。小鸡从一楼爬到五楼,小嘴巴从地上翘到天上(两手食指相碰成小鸡嘴巴唱DO、RE、MI、FA、SOL),小鸭刚好相反,要从五楼下到一楼,扁嘴巴唱着SOL、FA、MI、RE、DO(两手掌相对作鸭嘴状)。
二、音准教学在课堂发声练习中
为了提高学生音准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发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发声练习在音乐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在小学音乐课中如何更好地通过发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呢?
1.建立音阶感
音阶感是音准的基础,也是学生自我判断进而自学音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设计了一些符合学生和心理特点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建立音阶感。
例:师: 骑着马儿上山坡 生: 1 2 3 4 | 5 5 5 ||
骑着马儿下山坡 5 4 3 2 | 1 1 1 ||
骑着马儿走一走 5 6 | 5 6 ||
骑着马儿跑一跑 3355 6655 | 3 - ||
骑着马儿跳一跳 6 3 | 5 3 ||
马儿马儿快停下 i76 5 4 | 3 2 1 ||
这样的练习,根据各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旋律走向,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感受呼吸状态
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普遍存在气息浅,力量不够,所以在发声的时候造成有的音上不去,于是就很勉强地发声所以唱出来的声音就跑调。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小根本对气息的接触比较少,理解也就更不够了,哪还谈的上运用气息发声呢?
针对这类的情况,我们在训练孩子发声的时候,尽量要求形象化,尽量避开理论性的内容。比如现在很多音乐教师运用闻花香的方法。学生练吸气时,应带他们“闻花香”,问“花香不香啊?有没有闻到心里去啊?来,老师和你们一起闻!”等等。只有切实让学生仿佛感觉花香已经闻到心里去了,慢慢的,吸气抬肩的问题就能解决;呼气时,形象地告诉学生“想象你们的面前这一朵花上停着一只小虫子,我们要把它吹走,但花朵又非常娇嫩,那么我们该怎样吹呢?”学生会很聪明地缓慢、轻轻地吐气,因为有了“虫子”这个目标,吹出来的气就有点,比较集中,慢慢地潜移默化,一些呼吸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3.掌握发声技巧
学生大多数是自发本能地唱歌,中央C上的D到A,似乎是他们最舒服的音域。当歌曲旋律的音域扩展超过五度或六度时,学生常常把它们唱低,以适应自己的自然音域。同别人一块唱歌时,往往不注意去配合和协调他人,相反,他们会挑选自己合适的音域、音高而唱。所以,练音准对这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怎样尽量让孩子们把音唱得准一些呢?发声技巧是问题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教师只需告诉他们一种感觉,更可以应用启发式、对比式、比喻的方法教学。结合教师自己正确的示范,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在我们的发声练习中,设计了这样的一条练习曲:
例:1=C→F
1 2 3 1 3 1 | 5 5 5 - | 5 6 5 4 3 1 | 2 2 2 - |
小花 狗在 门 口 汪 汪 汪 , 花猫 抓住 老 鼠 喵 喵 喵。
1 2 3 1 3 1 | 6 6 6 - | 5 6 5 4 3 1 | 2 2 1 - ||
小山 羊在 地 里 咩 咩 咩, 小鸭 子在 水 里 嘎 嘎 嘎
小朋友们天生喜欢动物,让他们多多模仿动物的叫声来加以练习,既练音色又练音准。用小花狗的叫声“汪 汪 汪”练习学生共鸣腔体的打开状态;用小花猫的叫声“喵 喵 喵”,小山羊的叫声“咩 咩 咩”来建立学生高位置的演唱状态;而小鸭子的叫声“嘎 嘎 嘎”则能训练学生嗓子的闭合状态。在充满趣味的发声练习中伴着音准的训练,确实让小孩子饶有兴趣,发声状态好了,音也容易唱准了。
三、音准教学在歌曲演唱中
“‘唱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可如果唱歌跑掉那就很令人沮丧了。”歌曲教学是小学音乐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是音准教学的目的所在,而同时歌曲教学更是音准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
1.建立内心听觉
好的内心听觉是准确演唱的前提、基础。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若要学生将歌曲唱准,那么首先要学会听。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听觉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候他们的模仿力非常强,针对这一特点,在进行歌曲教学时,我会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聆听歌曲,初步了解乐曲的情绪及乐曲旋律走向,再轻声地哼唱歌曲,在学生对乐曲旋律有了一定的记忆后,让学生把旋律的音高走向大致地画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旋律的高低,在演唱时,对乐曲中每个音的音高有较明确的了解。演唱歌曲时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2.感受音高形象
音的高低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呢?本人在新人音版第三册第一课《小麻雀》的教学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歌曲的第一乐句:
2 5 5 2 | 1 1 2 0 | 2 5 5 2 | 1 6 5 0 | ……
小麻雀 喳喳 叫, 走起 路 来 蹦蹦 跳,……
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学生总会将这一乐句唱成:
2 5 5 2 | 1 1 2 0 | 2 5 5 2 | 1 1 2 0 | ……
小麻雀 喳喳 叫, 走起 路 来 蹦蹦 跳,……
那么教师结合歌曲情境说“小麻雀喜欢会在哪里喳喳叫,那她又喜欢哪里走路蹦蹦跳呢?”学生大多会回答到“喜欢在枝头喳喳叫,喜欢在地上蹦蹦跳”。这时便可在演唱过程中结合这样的情境再加入一些简单的高低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辅助。把抽象的音高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便可以轻松愉快的把歌曲唱得准确,而且生动、富有感情。
四、音准教学在音乐欣赏中
音乐欣赏对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全方位接触和理解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欣赏之中对学生的音准的培养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这是由于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具有十分鲜明音乐形象与浓烈的艺术魅力,其音乐、音乐主题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通过对主题音乐的提示、模唱、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较快地接受和理解。在进行欣赏的同时进行音准的培养训练,当然,我们仍需以学生的文化、音乐水平而选择相应的作品。
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通过对主题音乐的提示、模唱、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较快地接受和理解。具体方法有听音记谱,听几对音乐短句也能辨别其中的差异,背唱视唱曲中好的(名曲)曲调,背唱中外优秀歌曲,记忆欣赏中外优秀作品中的主要旋律等等。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才能改变死板的学习使学生将识谱学习,自然融于歌曲的学习体验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音乐学习体验中感受音的高低、长短、把握音的高低、长短,是提高学生掌握音准的能力有效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坦娜 修海林 尹爱青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谢嘉幸 郁文武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