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例

程军 韩晖霞

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 448278

  1. 案例背景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章节主要探索不同几何图形与圆的位置关系,内容较为丰富,学习难度稍高,且包含多个对应公式,学生容易将其弄混。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应当继续沿用灌输式、填鸭式方法与模式,而是应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能力,为其提供足够的探究、表达与讨论机会,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1. 案例主题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各类几何图形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式、定理,能够熟练使用定理解决题目,并全方位培养数学学科思维与能力。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

  2. 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关于切线的几条定理,能够运用定理处理问题。

  3. 深入分析探究两圆相离、相切时的不同情况,及两圆相交时可能设置的题目,了解圆心距等基本概念,能够用圆心距与其它量灵活表示圆心距,并运用该部分知识解决题目。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切实操作,帮助学生感受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不同位置关系,并通过自主探究与观察,总结出规律,获得对主要知识的初步认知。

  2. 在探索过程中锻炼学会分类讨论方法,并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顺序分别探究不同情况。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目标

  1. 学生完整经历从观察到比较、假设、分类讨论、实践验证等步骤,从而熟练掌握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提高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与鼓励学生通过测量、平移、旋转、折叠等方法探究和验证几何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积累经验,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内心的满足,学会依靠直观事实进行说理,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培养数学思维与品质,更好地认识世界。

  1.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课前导入

教师展示一组题为“星星与太阳”的不同图片,其中星星用光点表示,太阳则为红色发光圆球。

师:同学们,这组图片展示了太阳与星星共同组成的美景,大家可以看到,在体积十分庞大的太阳面前,星星就如同一个个发光的小点,太阳则是一个巨大的圆。图中有许多颗星星,它们与太阳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有些不同,请大家通过观察,总结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生:有三种位置,光点在圆外,在圆上和在圆里。

师:没错,大家观察很仔细,将点在圆上的情况也总结在内。请看下面的动画,观察地平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师展示“日出”短视频,其中海平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发生渐变。

师:同学们,我们假设地平线为一条定直线,太阳是一个移动的圆,大家可以看到,在“日出”过程中,太阳与地平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请指出二者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生: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那么直线也有三种。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地平线和太阳先是没有交点,在刚接触时有一个交点,在太阳通过地平线的过程中,一直有两个交点,离开地平线时有一个交点,最后没有交点。所以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和圆有0个、1个、2个公共点。

师: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准确。那么,我们是否能够用类比法来判断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呢?另外,老师还有一个问题:直线与圆的交点能否有三个呢?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制作两个圆来进行探究,并且尝试着过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画出一个圆。

  1. 实践演练,自主探究

教师给出十分钟时间,供学生提出设想并制作不同的圆形,完成对猜想的验证,并在画圆过程中探究是否能够实现“通过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

生1:我们试过很多次,最多只能通过直线上的两个点画圆,不可能经过三个点。也就是说,直线与圆的交点最多只有两个。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课本上所介绍的反证法。当从正面思考一个问题无法得到结果时,不妨尝试采用反证法,从相反的角度来探讨,如果能够证明它的反面不能成立,那么原来的命题就能成立。

生2: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有三种,分别是没有公共点、有一个公共点和有两个公共点。

生3:我觉得要更多,因为当两个圆不一样大时,小圆可以套在大圆里面,所以一共有五种情况:两个圆都在对方的外部,且没有交点;两个圆在对方外部,有一个交点;两圆有两个公共点;小圆在大圆内部,有一个公共点;小圆在大圆内部且没有公共点。如果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其中一个在另一个内部时就会重合。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的观察可以说是相当全面和仔细,还考虑到了两个圆大小不相等的情况。我们数学学科要的就是全面与严谨,在分类讨论时,也必须能够考虑到各种情况,不能由遗漏。现在我们知道,点或者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的位置关系则有五种,下面我们来挨个介绍它们的学名。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点、直线与圆的所有位置关系,并用数学语言将其精准描述、给出学名。之后,分别提出不同命题,交给班上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命题包括: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到圆心距离存在何种关联;直线到圆心的距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存在何种关联;两圆的圆心距大小与二者位置关系有何关联。之后,各小组汇总讨论结果,分享在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与所用解决方法,并在班级中进一步探讨,得出最终结论。

  1.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堂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发现、探究问题并得出结果的喜悦,提高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并能够将错综复杂的几种位置关系牢牢记住,夯实基础。

六、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本身理性思维较强,缺少感性因素,对学生而言吸引力较弱,且该部分内容丰富,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因此,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印象,理清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