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大岭小学
提要:朗读是一种语文基本功,也是一种艺术,朗读时辅以语速、节奏、音调等有声非言语行为,能更深刻表达出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也可让自己的情感、思想得以升华。本文通过理论方法、经验方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等方法,对如何提高学生朗读进行解读。
关键词:指导朗读 有声非言语行为 语感 发声技巧
语文,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是最富有诗意,最具美感,最变幻莫测,最富于思辩性的。而朗读恰恰能把这样的语言魅力表现出来。所以,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工作。
一、朗读的目的要求
朗读并不是简单的“开开声”,而是伴随着有声非言语行为,渐次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而产生共鸣,最终理解文本内涵,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上,如果不只单凭老师平淡地讲解,草率地提问,而是正确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代讲,加入情感色彩元素,带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那将收到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而且,许多语言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凭反复的朗读获得语感“破译”。
二、鲜活解读文本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言语言的一项再创造活动。要使这项再创造活动更具特色,就要鲜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就是从篇章中感悟其传递出来的信息,包括内容、思想、情感等。鲜活地解读文本是有效指导朗读的基础。有些课堂书声琅琅,却收效甚微。这是教师指导朗读时大都停留在正音、感受等浅表层面,未能深入到语言的内核,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透彻感悟文章,必须从篇章,甚至从字里行间进行深入分析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好朗读的语气语调。(1)抓篇章,体验情感,把握基调。文本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内涵和无穷的人生智慧,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虚掩的启迪之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文本思想内容出发,把文本的思想成为自己的思想,把文本的感情成为自己的感情,这就容易把握住文本朗读的基调。
三、恰当运用有声非言语行为
有声非言语行为,又称“副语言”,包括辅助言语和类言语。辅助言语指言语的非词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等。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调、音量或节奏下,会表达以求准确表达意义和所具有的感情。
(一)、辅助言语
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掌握一般运用有声非言语行为的技巧朗读,能收到较好的朗读效果。
1、“重音”,侧重于传达重要信息和表达特定情感的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如:“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这两个词,突出“这个队伍”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没有其他目的。读时,要加重语气强调。
2、“停顿”,一般按标点符号及段落决定停顿的时间:句号、问号、叹号、省略号﹥分号、破折号﹥逗号、冒号﹥顿号、间隔号。但有时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引起听者的注意,加深印象,可以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如前面说到的“完全”、“彻底”都可以稍加停顿来强调,以达效果。有时又会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不受书面标点制约,而受感情支配决定停与不停。如:“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囚歌》)我把它处理为“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这样更能把作者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出来。
3、“语速语调”,侧重于同文本表达内容的吻合。它们的对应关系一般表现为:(见下表)
语速 语调 | 快速 平调 | 慢速 平调 | 中速 降调 | 慢速 降调 | 快速 降调 | 中速 升调 | 慢速 升调 |
表达 内容 | 冷淡 | 庄严 沉痛 | 直陈 | 坚定 确信 | 反诘 | 测度 不确信 | 鼓动 |
一般情况下,“陈述句”声调要平,“疑问句”声调由低而高。“祈求句”声调要缓,“命令句”收音快速,“感叹句”慢而沉重。
4、“节奏”主要凭借语速、重音、停顿等语音表现,有序和谐地组合而成,听起来才自然流畅,抑扬顿挫。
引导学生掌握以上有声非言语行为辅助言语朗读技巧,通过不断训练,学生才能形成语感。
(二)、类言语
类言语指无固定语义的发声,如笑、哭、叹息、呻吟、口头语以及各种叫声等。文本中经常有这种类言语出现,尽管这些发声并无固定意义,但在特定情况下具体表达着词语以外的思想、感情及其他的信息,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李大钊被提审,一家人在法庭上见面,李星华喊李大钊的情景。我让学生角色朗读,学生很平淡读完后,我问同学们听出什么“味”,大家摇头。然后,我范读,用撕心裂肺的哭腔喊出:“爹!……”读完,我扫视同学们,不用问了,大家凝重的表情已告诉了我,他们都听出了一家人看到李大钊被残酷折磨的那种悲痛欲绝的“味儿”,内心已受震动。同样,当读到敌人说的话时,用冷笑、咬牙切齿的语气,更能凸现出敌人的凶恶嘴脸,激起憎恶之情。
四、掌握发声技巧
朗读时,要把有声非言语行为准确表现出来,就要掌握发声技巧。当你非常羡慕、佩服配音演员的配音天分时,也要意识到实际上教师也必须要具备这种教学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因为,朗读时,为了效果,往往要扮演不同角色,模仿大自然不同的事物和声音。其实,朗读的发声与歌唱时的发声原理是大致相同的。
(一)、掌握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
我们教学时,往往遇到这种情况:让学生朗读一个长句子后,有的学生就有“气绝”的感觉。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他们不懂得控制气息。人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朗读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句子,气息就必须坚持住,或要懂得该在哪里换气。而一篇文章中语速语调却有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这全靠吸气、呼气灵活运动来完成。
(二)、恰当运用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朗读时,随着语调的抑扬,其发挥作用的时机也不同。一般来说,语调低时,如感叹句,胸腔共鸣发挥最大;语调平缓时,如陈述句、祈求句,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语调高时,如疑问句、反诘句、短速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主要是头腔发挥作用。概括地说也就是要处理好“压嗓”和“吊嗓”发音。只有准确、合理地运用这些共鸣腔体,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声音。
(三)、巧妙运用“假声”
所谓“假声”,是指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假声是一种修饰的声音,朗读人物的对话,模仿大自然的事物和声音,经常用到。直陈时,发声自然状态,声色柔和、平稳;激昂时,加强气息,扩展音域,声音浑圆丰满;伤感时,小头抬起一点,收窄音域,让声音掩盖一点,暗哑一点,出气量小一点。这样,将真假声自然衔接,不露痕迹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能产生一种真实的艺术效果。如:《夜莺的歌声》中人物的对话,用“假声”来处理才会读出军官的狡猾凶狠,小男孩的乖巧、镇定、自信、勇敢。
(四)、打开“笑肌”
根据文本的内容需要,把“笑肌”(面部两边的颧骨呈微笑状)抬起来,用“微笑”状态朗读。这种表达,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是视觉的享受,更易传情,更让孩子们喜欢。
帮助学生掌握了发声技巧,和谐组合,能造成文本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朗读更具吸引和更易引起共鸣。
总之,朗读,作为一种语文素养,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通过我们正确指导,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高水准的朗读水平,尽情在这“变幻莫测”的语言“迷人之地”徉倘,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参考资料:《人民教育网》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