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犍为县新城小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我国在教育领域也相应地不断发展进步。作为一门关键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到底,想要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根本性的一步是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和探讨如何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
学生在就学小学数学时,掌握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解题能力的强弱。学生需要根据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解答出问题。数学解题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学成果较差,解题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学成果较优。因此,教师应分析并专研出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式方法。接下来笔者将对此问题进行细致探讨。
一、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实际情况分析
我上了28年的小学数学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循环教学了几个轮回,也听了很多数学老师的上课。从整体上而言,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现状令人担忧,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归根到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老师着重于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答上。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掌握了固定的知识点,却难以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点,在解答数学实际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无从下手。除此之外,部分教师虽然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但培养策略和方式不得当,因此对学生的解题能力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讲习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当不断探索、专研和改进,竭尽全力探究出有效的传授方案,帮助增强学习者的解答能力和就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锻炼审题能力,确定解答方向
碰到实际问题时,首先应当认真审题,即认真阅读题干,明确已有条件,弄清问题的具体指向。接着再回到题干中分析已有条件,挖掘出这些条件背后的隐藏涵义,进而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确定解答方向。如“小明小红各有10颗糖,小明吃了5颗,小红吃了4颗,谁已吃掉的糖更多?”题干中“小明吃了5颗,小红吃了4颗”,因为“5>4”,故这句话的隐藏涵义是“小明已吃掉的糖比小红的多”。在解读题干时,可将重点条件和要求限制标出来;对于较为抽象的表述,可将其转换成自己所熟悉的符号语言,以便自身对题目的审查与掌握。
(二)掌握基本的解答方法
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解答方法和解答规律是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核心所在,任何复杂困难的数学题目都可以利用基本解答方法的一步步演变和灵活应用来突破。为了掌握基本的解答方法,学习者应自主地接受相关训练,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认真研究例题中的解答,注意其中的解答方法,再尝试着自己模仿这些解答方法来解答例题。利用这个过程熟悉基本的解答套路。
2.找类似的有更高难度的题目,利用已熟悉的解答套路,自主地尝试着解答,再从中得到进一步总结。
3.进一步追求对这些解答套路的灵活运用,如在特定条件下解答方式的变形等。
(三)提问题时注重问题的逻辑性
教师在提问题时,应当重点考虑小学生实际的思维方式和程度。提问题时应当注重问题在逻辑上的严谨性,从容易到困难,从表层到深层,层层递进,以此训练学习者对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遇到题目中暗示数量关系的条件时,应当格外注意,反复琢磨推敲,挖掘出其中的隐藏涵义,这将对问题的解决带来关键性的进展。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62本,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遇到这道题目时,学习者很可能难以迅速分辨出哪一年级修补的图书更多。这时,就应注意到“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这句暗示数量关系的话,再根据上下内容把这句话所表示的完整意思显示出来,即“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指的便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31本”,可转换理解为“162本比四年级修的多31本”,如此一来就能得出结论,即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也就变得明朗起来了。
(四)精心选择典型例题
例题对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上会起到很关键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当精心选择典型的题目。以下是笔者认为教师在挑选例题时应当考虑的几个重要条件,即典型性,探索性,多解性和拓展性。
(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师在锻炼学生对解答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之外,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所在,是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灵魂所在,是学生在数学就学路上走得长远的关键所在。很多学生在毕业踏入职场后,在校学习的具体数学知识点记得不多,也不怎么需要运用到,但仍然认为在校多年的数学就学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这便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魔力所在。而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多注重的是具体的条件,而忽略了背后的思维逻辑。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小学生一般只注意到“8>7”然后误下结论为“小圆剩下的多”。故应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考虑问题。
三、结束语
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注重逻辑思维,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学习者实际的就学能力,思维模式和个性特点,探讨出科學严谨,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战略和讲习方式,逐步锻炼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应当帮助促进学生对具体解答方法的掌握和创造性应用,还应当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芳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好家长,2017(39):95-95.
[2]陈虎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