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趣与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小学数学课堂的“趣与学”

唐凌云

深圳福田区皇岗小学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开展了“以趣促学”的试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真探索,反复研讨,一致认为:小学数学“以趣促学”,不仅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切合了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教学关系,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有效方法。

一、对“趣与学”的基本认识

趣,即兴趣。心理学著作中一般认为,兴趣是认识倾向的情绪表现。它表明,兴趣与认识关系甚密,认识产生兴趣,兴趣推动认识;同时,兴趣又产生积极的情感,直接推动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趣”是前提,是基础,是师生共同求变创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环境氛围和情感纽带,是逐步建立师生真诚合作教学的起点。“学”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和目标,它既涵盖了参与学习过程的学习者,同时也包括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成效。因此,“促”作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就具有针对人和事的双重性,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的关键。教师一方面要组织、诱导、激励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认真地投入教学活动,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要启迪思维,揭示规律,培养能力,开发潜力,使学生在由“学会”到“会学”的方向上和谐发展。

  1. 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

依据以上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摸索,我们认为,以趣促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是:激趣——揭标——促学——导结四个层次。简而言之为激、揭、促、导。

1.激趣

激趣,即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思维氛围。教师可以以数学美、内容新去激疑;从学生爱思、好问、好动去激疑;适当开展游戏,调动学生情感去激疑;利用趣题、趣事、名题、实事去激疑等等。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周长”时,利用电脑CAI辅助教学,演示屏幕上出示一红一黑两只小蚂蚁、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两只可爱的小蚂蚁将沿着图形的边,用同样的速度走一圈,请学生猜一猜哪一只蚂蚁先回到图形的起点。在学生猜出各种不同的答案之后,轻快的音乐声起,两只小蚂蚁开始爬行,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演示完后,当老师问:为什么红蚂蚁先走完?让学生议一议,再打开书找答案时,学生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讨论,整节课就在学生轻松而又带着强烈求知欲的气氛中开展下去,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揭标

揭示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教师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及本班具体情况,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并提出学习要求,包括方法、步骤、规律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以使学生心有目标,由兴趣引发动机。

揭标的时机和次数,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可以在一节课的引入后,一次性揭示全课学习目标;也可以逐渐地、层层深入式地,分阶段揭示各环节学习目标。

同时,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训练和巧妙的导入,进行思维启迪,逐渐过渡到让学生自己说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欲望,把激趣和揭标有机的融合起来。

3.促学

提供学习材料,指导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组织学生讨论;分层递进练习,促进变式训练。这一部分是以趣促学的主体、重点,是学生在产生强烈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以后,在教师的辅导、督促下进行自主学习、分层训练,暗自竞争、发展、提高的一个主要过程。教师要依据不同年龄儿童特征、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学习,领会教材,去获取提高。这种“促学”,有别于一般的引导,它是在对学生进行“激趣”“揭标”后,教师不再如传统教学那样在前面“引”着学生,而只是从学生情感、意志等方面促使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只是在学生后面起到一个“推”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得到发散,真正做到教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主要应该体现以下特征:

1>、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促学”。象低年级儿童主要采用直观教具学具指导学生观察、理解。

例如:在教学“8的认识”时,先创设情景:根据学校刚举行过运动会,学生还沉浸在那种氛围中的有利时机,用电脑出示动物开运动会的动画场面,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这不仅给学生大量实物感知,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方式引入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使之很快投入学习。

中年级儿童主要采用启发式,提供的学习材料逐步抽象。可以是算式、问题等,主要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

高年级儿童逐步过渡到自学辅导式,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教材,主要通过对教材中的文字,符号,图形的阅读、理解、思考,教师根据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的疑难处,恰当地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创设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来启迪思维,从而自觉巩固旧知、获取新知,体验自能学习的乐趣和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程序性。儿童接受知识,提高能力,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内化的过程。因此,促学过程要体现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深化程序,并且在低年级时对每个程序适当激趣,以加速程序的进程。随着年龄增大,儿童兴奋持续性增强,激趣适当减少。

3>、层次性。随着年龄增大,年级增高,层次逐步明显,教师应该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备课、上课到练习、测试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体现出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全面性的突破、掌握,但在设计提问时,就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简单点的问题留给差生回答,让他们也能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应该设计一些有坡度的问题,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有一定的发挥余地,激发学习热情。在反馈练习时,应设计多层次的题型,允许学生在不同层次中,根据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向高一层次挑战,同时进行分层评价、分层鼓励。

如一节一年级数学练习的设计:

基本练习:比本领

  1. 小猫学会了捉老鼠的本领,昨天在粮库里抓到了2只大老鼠和4只小老鼠。

  2. 小兔学会了挖洞,在山坡上,挖好了3个大洞,3个小洞。

  3. 小熊练出了很大力气,能一次抱1根加2根,再加3根木头。

提高练习:

吃了3个苹果,还有2个苹果,有一个是烂苹果,你说我有几个苹果?

发散练习:

3棵树上一共有10只猴,你说每棵数上分别有几只猴?(看谁能说出最多种分法)

这样,通过老师精心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突出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

4>、变异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在高科技领域内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对儿童早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很有好处。前面所例“8的认识”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提问,就是一种数学思想的渗透。所以,促学的手段、形式和内容要注意变化,引发儿童多角度地进行思维。

导结

小结概括、点拨肯定,体会成功,映趣增情。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生生小结交流活动,总结规律,加深提高,让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体会成功,享受欢乐。这种成功感,又将推动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引起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增添爱知识,爱学习之情,逐渐地促成对数学热爱的志趣。

总之,学生能自我形成学习志趣,自觉地学习、寻求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则是小学数学课堂“趣与学”融合的最高境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