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 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结构调整,用户的用电需求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并对电能质量、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配网工程涉及到的环节和人员十分众多,因此导致出现施工问题的因素也繁多。自然因素、施工人员、施工设施或者施工检验等多个方面都会对整理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合理的施工方式都会为施工整体埋下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工程问题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我们要对电气配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措施,保证生产生活中的电力安全。
关键词:配网管理;网格化;优化分析
1 网格化的内涵
1.1 网格化供电。按照地理位置、网架现状、负荷分布和上级电源等实际情况,将复杂的配网划分成若干地理上和电气上均相对独立的供电网格,并以网格作为配网规划、项目管理和用户接入的最小单元。
1.2 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就是要“大而化小,小而治之”,将网格作为配电管理最小单元。通过网格化供电的形式,可清晰掌握网格内的设备、资源、投资等情况,使规划、建设、运维、营销等业务管理责任到人,从而实现准确定位,提升配网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使各种资源被灵活、合理地配置在各个不同的格内并实现相互协作。
2 网格化的配网管理体系优化分析
2.1 合理应用智能化网络设备.在配网运维管理中,网格化以及输电设备运维融合效果显著,在根本上提升了运维工作的效率。而在实践中,加强对网格化运维效果的检查分析,加强对工作人员工作数量的考核统计是工作的重点。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移动网络可以有效的加强考核分析。通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空间定位信息服务技术可以有针对的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现阶段,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与发展,为基于网格化的配网运维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网格化”运维管理模式。对此,在实践中温岭公司可以通过“前端+后台”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整体技术框架模式,加强对后台接入车辆信息、视频监控信息管理、气象信息进程处理,通过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实时化、信息化的管理,真正的做到网格化的配网运维精益化管理。
2.2 网格化的配网运维精益化管理利用智能技术手段,利用移动终端,基于信息基、技术为基础,通过网格化运维系统、积分制绩效考核以及精益化管理理念为支持,可以实现五个主要功能与作用:第一,对路径记录的巡视分析,优化以及查询统计分析,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基于大数据以及历史数据的智能化导航,进而提升巡检效率与质量。第二,构建了完善的地理位置信息点以及知识库,可以对线路收集整理以及周边信息的查询。第三,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实施监督控制以及智能化的调度,对各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处理与控制。第四,通过系统设施与功能,可以及时通报各种紧急状况;第五,加强对人员、车辆的巡查处理,统计工作量,保障绩效考核的科学有效。
2.3 建立“通用语言”,实现规划与运维的协同
传统运维方式是单纯以辖区为考核对象、线路为最小运维单元,与网格化规划的网格边界存在差异。为实现规划与运维的协同,需改变传统的运维方式,采用网格化运维,即以重要网格为设备运维单位,分段的电缆沟或架空线走廊为线路运维单位,强调在网格内部按最优路线,以网格内设备、设施风险等级为导向开展配网运行维护工作。(1)运维网格采用规划网格的划分标准和设备台账。(2)运维单元与规划网格采用同一套编码规则、同一套底图。(3)设备从属关系唯一,严格按照“低压配变→中压馈线组→中压网格”配网拓扑关系。(4)运维对象与网格内电网设备一致。对于形成标准接线的网格,运维对象即网格内所属馈线组内线路及设备问题;未形成标准接线的网格,运维对象为网格内所属馈线组或实际供电馈线组内线路及设备问题。
2.4 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统支撑网格化规划及管理。为规范配网网格化规划管理,将原有配网规划管理流程与网格管理有效融合,优化配网规划与建设、运维、营销等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流程,形成配网网格化管理业务蓝图,以指导管理体系的固化落地,而这需要有一套信息化系统来支撑。信息化系统需具备网格化信息管理、网格全维度管理、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配网资源和数据可视化管理等功能。
(1)网格信息化管理。可进行网格日常维护、划分、调整、数据统计,如L1、L2网格的绘制,L1、L2网格与L3(台区网格)的关联,网格校核和调整等功能。
(2)网格全维度管理。以网格为基本单位,从用户信息、配网问题等多个维度,积累形成网格全维度数据库,并在系统中进行全景展示。其中以L1、L2为地理边界,自动框选获取边界内设备基础台账信息,形成一网格一册的基础信息;通过优化现有业务工作组织形式,用网格编码关联网格和前期项目、在建项目、配网问题库、负荷预测等业务信息;通过与网格发展目标对比,自动分析现状差距。
(3)项目全过程跟踪。通过编码管理,实现项目和配网问题库关联;项目从前期可研到竣工评估整个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批复、调整、投资变化等内容;直观掌握配网项目实施情况,提升配网项目管理的计划性和完整性。
(4)配网资源和数据可视化管理。实现对L1、L2网格内的设备负载率、10kV出线柜、配网基础数据等资源的可视化管理;设定网格内管控指标,分析网格内的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网格内存在的问题。
2.5 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传统配网抢修管理中的生产、营销、调配、调度等环节往往局限于一定的配网故障抢修过程中,电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沟通,导致配网抢修中各个环节的孤立性和业务流程的封闭性。在此方面,某电力公司在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建设,主要是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互利用的方式有效将电力生产与营销环节串联为一体,实现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缓解了业务流程方面的封闭现象,有效提高供电质量与服务水平。
(1)加快抢修速度。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能够为相关维修人员提供科学系统的引导和具体的抢修形势图,有效实现了配网抢修管理中的一体化监控、指导、调度。以及反馈及时的电网故障区域业务管理数据、电网故障区域地理定位、故障原因以及具体情况、抢修工作实施分布情况。并且在抢修指挥中心显示屏及时推送抢修工作进展以及实时情况,快速计算和统计抢修数据以及定位维修人员具体方位。
(2)确切故障发生点。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获取由电力客服终端传送的电网故障具体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地点,支持相关维修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故障的后期跟踪与监察,协助工作人员对于故障发生地点的影响范围、故障原因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
(3)提高工作效率。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能够通过图形、数据分析、语音通话等形式将配网故障综合情况直观的展现出来。并且能够有效安排与调配维修工作的划分和进度,避免重复安排维修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准确性。
4 结语
对于网格化理论来讲,是一种管理理念,在很多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网格化在网格资源系分配系统中,确保网格当中的资源以及客户进行有效分配,并进行网格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讲,网格化管理更适用于地域十分分散等配电管理当中。利用网格方式,不仅能够进行集中,还能进行差异化服务,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电力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泉辉.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江西电力,2020,44(03):52-53.
[2]宣菊琴,江明水,刘鹏飞.基于网格化的配网管理体系优化探讨[J].电工技术,2020(01):10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