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夹灶小学,浙江 杭州 311247
摘要: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是每位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环节,不但影响着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导向作用。伴随着小学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一种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脱颖而出,能够将教学理论与教材紧密结合,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积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本文笔者将以“抓整体,重整合”入手,谈一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体教学;单元整合
在传统教学的授课当中,常常会发现大多数教师以“篇”为单位,将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作为教学重点,太过注重对单篇文章的追溯,忽略了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衔接,导致课程稀稀疏疏,知识点琐碎繁杂,学生对生僻的汉字、偏旁部首掌握不足。久而久之,教学中缺乏了以整体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无非是旧调重弹的通读课文,零零散散的课文讲解。单元整体教学是将书本中的课文所整合,使其整体紧密联系,利用最少的课时讲解最凝练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紧扣教学主题,把握内在联系
整体教学体现在对教材全局内容的把控,不再是对单独字词句的讲解,也不是枯燥无味的背诵、默写。换而言之,就是要以单元整体出发,将每个单元所包含的重点归纳整理,制定针对不同单元的教学方案。在小学语文低阶段的教材当中,我们会发现单元中文章与文章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果将文章的共同特点进行整合,同时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单元教学的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泼水节》这三篇课文中有古代神话故事,也有革命先辈的事迹,还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从文章内容来看是在讲述不同的人物事迹,但实际都是描写古今中外时代伟人英雄事迹。大禹曾三次过家而不入门,心系百姓,最终成功开通河道。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坚守岗位。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情境,体现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教师要以时代伟人为切入点,通过这一类型的英雄事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品质,如果将三篇课文故事整合在一起,会更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内容上更方便学生掌握生词,积累好词好句。像这一类型的伟人事迹还有很多,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简单的课外读物,比如黄继光以血肉之躯阻挡敌人机枪、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小英雄雨来,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够简化繁琐的文章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核心词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素材,以便于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我国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6岁到12岁之间,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如果将文章中所包含的特色凸显出来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课文《神州谣》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表达了作者盼望两岸归一,期待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传统的节日》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贝”的故事》讲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美食》为我们带来不同形式的中华美食,让我们感受中华美食的特色。这四篇课文都极具特色。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我们描绘出日渐富饶的中华民族,表现出作者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傲。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大一部分是表达爱国情怀,颂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事例,爱国之情要从小培养,教师可以以本单元为例,以爱国之情为核心,开展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体教学,为单元与单元之间建立联系,不但使教学方式更加新颖独特,带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学内容上也更加润色,学生在学习汉字生词的时候可以掌握拼音的声调、音节,牢记汉字的偏旁部首。
异中求同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种策略,文章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不一,而表达的精神却是相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诸多“不同”中寻找共同特点,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总结每篇文章的独到之处。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将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归纳总结,合并到相同的单元整合中,帮助学生感悟每个单元整体的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将课文中的精神品质带入到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
二、提前打好“预防针”,整体感知重难点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教师首先要结合课本,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入手,将授课内容、习题内容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而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做到由整体到局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才能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原则。除此之外,小学低阶段的学生往往会粗心大意,遗忘很多简单的汉字、拼音、生词、诗句等,教者可以将每个单元学生容易遗漏的易错点进行总结归纳,定期听写学生词句来巩固强化学生的记忆,不仅能锻炼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体现出单元整体教学的综合性和引导性。
(一)预习是决定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
学生能够对课文快速理解取决于学生是否熟悉课文。教师应该明确每个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以便于学生提前规划预习内容、查找相关资料。 而单元整体教学包含大量的生僻汉字,学生很难一下子将每个知识点都完全掌握,尤其是学生自己找不到合适的预习方法,一味地以朗读、查资料为主,导致学生在预习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才能合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古诗词两首的《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一首写出夕阳西山、黄河大海的雄壮美景,另外一首展现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这三篇课文,都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风采。而两首古诗再加上三篇课文,如果交给学生自己单独预习,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预习这个最简单的工作,如果学生在没有掌握课文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整体教学,会影响学生对整堂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重心不稳,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因此,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前,不妨先带领着学生完成预习,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语文这一类型的学科除了要学习汉字拼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快速感知单元整体结构。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玲珑的画》告诉我们好多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一封信》教会我们要将快乐分享给他人。《妈妈睡了》教会我们要体贴妈妈、关心妈妈。四篇课文分别以一个小故事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大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要教会学生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单元中的基础知识,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找出课文中的重点生词,在学生读完第一遍后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统一归纳,当堂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明白后再去熟读第二遍,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设置几个简单的小问题,比如“这篇课文中有几个人物?文章作者的简介。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第二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寻找答案,简单的习题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的自信心。如此一来,学生掌握了最快捷高效的预习方法,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为以后陌生的课文打好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虽然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但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内容要主次分明,不可能每篇文章每个段落都去重点讲解。单元整体教学是为了提升课堂效率,如果每一个点都要做到面面俱到,那只会让教学时间更为紧张,也不能为了将知识点全部讲解而一个课时的满堂灌,会导致学生在旧知识还未理解清楚的情况下,又要去接收新知识,反而会带来负面的效果。所以,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预习让单元整体教学变得更加“润色”
对于学生来讲,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枯燥乏味的,没有吸引学生的亮点,导致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对古诗名言的记忆,总结琐碎的知识点。安排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单元整体教学顺利进行,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打造完整的学习体系。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诗歌,以对话的形式写出雷锋叔叔乐于助人、敢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则是告诉我们食物的来之不易,教会我们勤俭节约的道理。《一匹出色的马》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的引导有方和妹妹的天真可爱。诗歌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不易掌握,诗歌从表现形式来看虽然简洁凝练,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学生自己无法感知的,教师对于诗歌这一类型的课文,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感受诗歌中的情境,想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预习是为了尊重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可,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问题。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古诗两首《村居》《咏柳》两首诗都在赞美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找春天》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开满鲜花的小路》表现了小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邓小平爷爷植树》为我们展现了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种树的过程,表现了邓小平爷爷对植树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的态度。分析文章内容是学生把握单元整体内容所必须掌握的,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是小学低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比如《找春天》一文中利用一系列的动词描绘“我们”寻找春天的过程,像“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都体现出小朋友寻找春天的喜悦之情,像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等,这一类词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动词,在预习时可以先以熟悉的动词为“引子”,吸引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再将动词贯穿到课文中,让生活与教学相互结合,使得学生提高了预习效率,让单元整体教学变的更加润色,让学习语文变得不再神秘,让单元整体教学发挥它最大的教学效果。
阅读是预习中最基本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生僻汉字的读音、偏旁部首、笔顺规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简单的口语交际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将预习与单元整体教学二者兼顾,即可优化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收获合适的学习方法。
三、注重单元之间的连贯性,巧妙结合“听说读写思”
把握全局意识,连贯单元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紧密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连贯性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教师脑海中要有整体的内容结构,不能过多在意一个单元的内容,要将每个单元之中的重难点内容相互结合,才能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清文章主题,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单元教学方式更能够培养教师形成全局意识,让教师从整体看待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每一节课都要明确教学核心,以保证课堂连贯性,而不同的单元与单元之间也存在相同的关联。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在《夜宿山寺》《敕勒歌》两首古诗中,第一首写出了诗人好似触手可得浩瀚星辰,突出了诗人脚下“楼”的高度,第二首赞叹了草原的苍茫辽阔,展现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的豪情。《雾在哪里》《雪孩子》两篇课文,都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为我们描写了淘气的雾与善良的雪孩子。不管是星辰还是草原,又或是雾与雪,四篇课文都与自然相联系。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三篇课文,分别介绍了小蝌蚪通过不断进化最终变为小青蛙。“水”变成“汽”,“汽”又变成“云”,“云”再化作“雨”,然后“雨”变成“冰雹”,最终变成“雪”的过程。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苍耳靠动物的皮毛。三篇课文所表达的都与自然相关,是作者热爱自然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态景观的赞美之情,两个单元都是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其核心都离不开自然。在开展整体教学时,可以将关于自然现象的词语列出来,比如“蒸气”、“白云”、“花草”等词语,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框架,其次再延申关于自然的课题,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整体内容。不仅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课堂知识体系,还巧妙的将单元与单元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连贯性。
教学改革在不断创新,将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相互结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的教学方向,单元整体教学正是具有连贯性,能够将语文中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将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教会学生如何从整体感知重点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巧妙结合听说读写思。
四、充分利用课外书籍,为单元整体教学增彩
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是以主动性差、思维方式单一的学生为开展对象,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偏向于教会孩子识字写字,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单元内容中所涉及到的课外知识,需要学生借助课外书来查询资料,如此才能使课内外之间的内容相互联系,达到教学多样化,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教会学生遇到不会的生僻字、词,应该怎样从偏旁部首入手查字典、找资料,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自律的学习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所体现出的是不同的阅读风格,或是凝练小巧的诗文,又或是情感交错的小说,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生活少不了书籍的陪伴。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三篇课文,其中《羿射九日》是一篇神话故事,这一类型的故事最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像这一类型的神话故事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山海经》等,都是很典型的神话故事书籍,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不妨将课外的名著典故一起加入进来,一来阔宽学生的眼界积累课外知识,二来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狐假虎威》这篇寓言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百兽。《狐狸分奶酪》这篇民间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不要斤斤计较。《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童话故事,为我们诠释了友谊的含义。《风娃娃》也是一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做好事要注意方式方法,还要考虑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像这一类型的童话故事,在课外书籍中有很多相似的典故,比如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创作的《安徒生童话》,本书中具有很多与课本贴近的童话故事,像《丑小鸭》《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其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具有特色,故事内容通俗易懂且极具趣味性,尤其是书籍中附有的插图更是吸引学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课外拓展是单元整体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完整性,更多的是为了教会学生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句。
语文这一类型的学科注重积少成多,语言词汇需要不断地摘抄记忆,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将口语交际、词句训练巧妙结合,将二者相互融汇设计教学方案,解决了我们身边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论是以神话、寓言故事为主的单元,还是以描写人物、动物特点的单元,又或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单元,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在整合的基础上相互比较,让学生深入了解单元主题,清晰掌握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文章特点,感知文章结构之间不同的风格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白文章中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梁文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构建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评价初探[J].考试周刊,2020(83):17-18.
[2]王倩倩.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J].读写算,2020(27):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