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筋竹镇卫生院 广西岑溪 543209
摘要: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形态,相对而言,慢性肺心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有肺心病后,患者的肺部和胸部症状表现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肺及心功能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基于此,有必要做好肺心病的早期诊治和护理。本文就肺心病的护理要点展开综述分析。
关键词:肺心病;护理;急性加重期;失代偿期;综述
肺心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其发病率、患者病死率较高[1]。我国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8%,患者群体中,约15%的患者会因病而死亡。研究显示,肺心病的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这会使得患者肺功能受损严重,而肺功能受损又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2]。基于此,在对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同时,需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张燕等[3]对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患者的依从率达到95.24%,而且心功能得到改善,6MWD步行距离得到提升,护理效果良好。徐桂霞[4]等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进行护理优化,患者心肺功能指标、生命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就得到较大改善。
1、肺心病的基本情况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病,肺心病的发生不仅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大关系,而且受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深刻影响[5]。患病后,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的症状表现具有一定差异。(1)急性肺心病患者的起病较急,患者多有呼吸困难、胸痛、窒息感;有些病情严重患者还有神志障碍、晕厥、休克等问题。(2)慢性肺心病患者症状表现分功能代偿期和功能失代偿期两种表现,在功能代偿期,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乏力、呼吸困难等问题,部分患者还有明显肺气肿表现,如桶状胸、肺部叩诊过度清音、有干湿啰音,心音清表现等[6]。而当病情发展到功能失代偿期后,患者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问题。临床中,除年纪较大者外,肺功能较差者、慢性咳嗽咳痰者均是肺心病的好发人群,应做好患者的护理管理[7-8]。
2、肺心病患者护理
2.1做好急性期病情监控
肺心病患者处于急性期时,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控[9]。(1)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该过程中,不论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头痛、躁动问题,还是出现表情淡漠或嗜睡昏迷等问题,都需要向医生进行汇报;(2)要定时测量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状况,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3)应注意患者体温升高、血压下降或四肢发冷的监测,通常体温升高表示患者有感染风险,而当血压下降或四肢发冷时,患者发生慢性血管内凝血的风险较大,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2.2急性加重期基础护理
该阶段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为复杂,护理难度较大。在基础护理中,应重视以下要点:(1)患者应尽可能地保持卧床休息,以此来减少能量消耗,避免发生缺氧风险。(2)优化病房环境,要求病房整洁、安静、温湿度良好。(3)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安排患者半卧位或者卧位姿态,以此来达到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方便患者咳痰的目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教会患者腹式呼吸法,加强夜间巡视,及时应对患者出现的不适。(3)按照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的要求设计饮食方案,要求在饮食中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同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减少盐分摄入。郑月秋[10]等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实施整体护理,在护理中其还强调要减少高含糖食物的摄入,避免引起痰液黏稠问题。
2.3急性期心理护理
肺心病急性发作时,病情危急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临床实践中,有较多的患者因为对疾病了解不够,所有存在恐惧、焦虑心理,这不仅影响了临床治疗、护理的顺从小,而且延缓了患者本人的恢复进程。对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一方面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成功案例,使得患者树立较强的治愈信心;另一方面,与患者拉家常,并通过眼神鼓励、轻拍手臂等方式,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11]。龚丽[12]等通过优质护理方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实施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疗效。
2.4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护理是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患病后,急性期患者的痰液量较多,而且痰液较为黏稠,患者多有呼吸不畅的问题[13]。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1)首先应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确保患者保持半卧位或者卧位姿态,同时应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出痰液;(2)患者痰液较多,咳痰困难时,还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起到稀释痰液、帮助咳痰的目的;(3)患者无意识情况下,可通过药物来缓解患者支气管痉挛问题,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并且应注意患者的供氧管理。甘海红[14]研究,采用呼吸功能康复操结合六字诀呼吸法开展肺心病患者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呼吸道阻力,提高患者运动耐受性。(4)肺心病患者护理中还应强化供氧护理。通常,治疗低氧血症会减缓患者肺功能的恶化,这是肺心病急性期保证氧气供应的重要手段。在氧气供应中,还应重视氧气浓度和流量的有效控制。通常供养浓度需控制在25%-30%,而供养的流量需要维持在1-2L/min,要求每日供氧保持在15h以上,而且需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中的无菌水,并按照2次/周的要求 更换氧气鼻导管。这样利于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确保患者精神良好。
2.5口腔及压疮护理
肺心病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一些患者因为呼吸不畅会出现大口呼吸的问题,这会导致吸入口中的病原菌较多,加之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会使得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强,此外,受咳痰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口腔卫生护理[15]。一方面,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正确刷牙,每日刷牙次数要保持在2次;另一方面,要注意及时漱口,确保口腔清洁。
部分肺心病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这使得患者发生褥疮的概率较高,对此,应及时的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或进行翻身,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压;同时应注意按摩患者下肢和骶尾部等受压部位,避免这些部位产生褥疮;此外,应注意床上用品的清洁,并及时更换患者衣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6]。
2.6失代偿期护理措施
肺心病患者处于失代偿期时,患者病情有所改善,但病情仍在持续,即患者的肺功能仍在受损,此时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失代偿期患者护理方法与急性期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失代偿期护理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应加强机体的营养摄入,在这一阶段,应选择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来补充营养;(2)要注意勤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同时要注意保暖,增强体质锻炼;(3)重视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如可通过日摄入1.5-2L水的方式来帮助痰液排出,同时要注意勤用盐水漱口,保证口腔清洁。(4)重视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以此来增强患者治愈信心。曾亚英[17]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患者对于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有所提升,而且心肺功能改善明显,具有较高的护理安全性。
3、结论
肺心病会严重地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中,对于肺心病护理的研究逐渐增多,各护理方法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实际护理效果也有所不同。护理人员立足于患者的病情,结合治疗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护理方案,并进行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才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雪芹,荣静.综合性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3):103.
[2]吴兰苑.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2):53-54.
[3]张燕,张琦.探究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意义[J].中外医疗,2020,39(29):134-136.
[4]徐桂霞,郑兵.加强护理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20,26(4):188-189.
[5]刘海涛.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总免疫球蛋白E指标表达情况[J].饮食保健,2020,7(17):9.
[6]朱利玮,张合风.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8):189.
[7]熊露萍.安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7):2818-2819.
[8]孙秀萍,张雪琴.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4):269-270.
[9]段小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研究[J].饮食保健,2019,6(44):6.
[10]郑月秋,张爱萌.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260-261.
[11]程艳青.58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20):126-127.
[12]龚丽,王娜,李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0):1561-1563.
[13]秦玉梅.老年呼吸道感染合并肺心病右心衰竭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15-15,16.
[14]甘海红.呼吸功能康复操结合六字诀呼吸法对肺心病患者呼吸道阻力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82-84.
[15]黄淑芝,于丽云.儿茶治疗肺心病口腔霉菌感染及其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1,6(2):81-82.
[16]张守艳,陈丹凤,翁克姬.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对依从性、护理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3):67-69.
[17]曾亚英,谢珊凤.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