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暑,你需要了解以下这些知识

/ 1

预防中暑,你需要了解以下这些知识

张雨薇 陈英 肖辉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404

每到夏季,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中暑现象时有发生,且大多患者就诊时病情严重。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我们一定要警惕因“热”而引起的健康问题,“热死了”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话。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中暑”的相关知识。

  1.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这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轻度中暑者常出现口渴、大汗、头昏、耳鸣、面色潮红、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重症中暑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肌肉酸痛、脱水失盐、血压降低、痉挛、高热、昏迷等症状,死亡率高达50%以上。

  1. 哪些人容易中暑

主要有两类人群。

一类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作业的人群,如市政建设人员、运动员、参训官兵、消防员、户外运动爱好者、田间劳作的农民等。这类人群往往以青壮年居多,基础疾病较少,缺乏对中暑的警惕性。

另一类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年老体弱、有慢性病的患者;行动不便、交流困难的老人;不能清楚表达症状的幼儿;缺少照顾的残疾人等。这类人群体温调节能力差,自理能力欠佳,容易受到体内或者体外高温的影响,且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来安排适宜的环境和补充水分。

  1. 哪些环境因素易引起中暑

室外因素:主要是高温暴晒、潮湿闷热的自然环境。

室内因素:如高温高湿作业车间,闷热、通风不佳的公共场所和居家环境。

  1. 怎样防治中暑

由于工作和生活需要,一些人不可避免要在炎热的天气里外出工作、活动。为尽可能避免发生中暑,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劳逸结合。酷暑季节避免长时间户外剧烈活动、劳作。在高温/高湿环境里连续工作时间不可过长,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休息,切忌逞强工作。

②做好防晒保护。炎热天气出门,记得带上防晒用具,工作时使用必要的遮阳防晒用品,避免阳光直接暴晒皮肤,并随身携带必要的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③哪里凉快找哪里。休息时尽量寻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以助于体力恢复。

④及时补充水分、盐分。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和含盐饮料(如盐汽水、清凉饮料、绿豆汤等),规律、间歇饮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起饮水。及时就餐,避免在饥饿状态下长时间的劳作。

⑤家长应避免将儿童长时间单独留在车内或狭小的空间内。

⑥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

⑦劳作过程中出现中暑早期症状,应及时进行干预。如出现口渴、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劳作,及时寻找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盐水,或及时就医诊治。

⑧早期识别危险症状,及时就医。热射病常见的、现场容易识别的重症症状主要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持续劳作后,出现高热、肌肉酸痛、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四肢湿冷、意识障碍等,此时应立即就医,并现场采取积极可行的急救措施。

5、发现身边有人中暑,我们该如何施救。

即使你不是医务人员,也可以照此方法施救,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①立即脱离热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身上衣物。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16-20℃空调房内,并口服清凉含盐饮料。

②意识不清、抽搐、呕吐的患者,及时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安置患者于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因呕吐引起误吸、窒息。

③有条件者,可每10分钟监测腋下体温一次。

④快速降温。快速、有效降温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降温方法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多种方法联用。如用15℃凉水反复擦拭皮肤或喷淋皮肤,配合风扇散热,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以促进散热。也可采用浸浴法,将患者颈部以下浸入大型容器(水缸、浴缸、泳池)内,水温20-26℃为宜,注意保护患者呼吸道,避免溺水。或者将用湿毛巾包裹的冰袋置于患者头颈、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进行降温,同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冻伤。

⑤及时呼叫120,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抢救。转运途中注意保持有效的降温措施。

防治中暑关键还在于预防。炎热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暴露于阳光下太久,必须外出时着宽松浅色透气衣服,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改善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改善高温环境中的工作条件,多饮用含钾、镁和钙盐的防暑饮料;酷暑季节工作应调整作息时间,并供给高温作业者清凉含盐饮料。对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就业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