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工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 453799
摘要:根据冲压课程教学中的拉深网格实验,采用板料成形数值模拟软件Dynaform对圆筒形零件拉深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压边力和物理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与拉深网格物理实验的一致性,同时也验证了Dynaform板料成形模拟计算结果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实践中是可以应用的。
引言
在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影响板料成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压边力大小、凹凸模圆角半径、拉深材料性能、拉深模具参数、摩擦润滑条件以及坯料形状和大小等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压边力(BHF)的大小对板料拉深成形质量影响尤为明显田,且它也是最易于控制和调节的参数。板材拉深的主要缺陷是起皱和破裂。为了防止零件发生起皱,一般都采用压边圈和足够大的压边力,大的压边力尽管可以防止或消除起皱,但可能引起拉裂。由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薄板冲压成形中的应用,这一工程中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1.1 编辑零件名
选择菜单“零件层”|“编辑”命令,分别修改毛坯零件文件名为“BLANK”,压边圈为“BINDER”,凹模零件为“DIE”。
1.2 零件单元网格划分
选择“前处理”|“单元”命令,在弹出的“单元”对话框中单击“曲面网格划分”按钮,设置网格最大尺寸为4mm,其他参数采用默认设置,分别对DIE、BINDER、BLANK进行网格划分。
1.3 零件网格检查
(1)选择“前处理”|“模型检查/修补”命令,在弹出的“模型检查/修补”对话框中单击“自动翻转单元法向” 按钮,使法线方向指向Z轴正方向。
(2)单击“显示边界”按钮,进行边界检查,观察单元网格是否有缺陷。
2.1设置当前零件
(1) 选择菜单“零件层”|“创建”命令,在弹出的“创建零件层”对话框中新建一个名为“PUNCH”的零件层,此时系统自动将新建的零件“PUNCH”设置为当前零件。
(2) 选择菜单“前处理”|“单元”命令,在弹出的“单元”对话框中单击“偏置”按钮,设置“拷贝数量”数值为1,设置“厚度”数值为1.1,单击“选择单元”按钮,在弹出的“选择单元”对话框中单击“所有显示的”按钮,单击“伸展”按钮,并调整滑块数值为1,勾选“排除”复选框,单击零件“DIE”的凸缘面,此时除凸缘面外其他部分呈高亮显示,单击“确定”,单击“应用”按钮,即完成新零件“PUNCH”的创立。
(3) 选择菜单“工具”|“定义工具”命令,弹出的“定义工具”对话框,在“工具名称”下拉菜单中选择“DIE”,单击“添加”按钮,选择零件“DIE”后,单击“确定”,如图6所示。按照相同的方法分别定义“工具名称”下拉列表中的零件“PUNCH”和“BINDER”。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定义工具。
(4) 选择菜单“工具”|“定义毛坯”命令,弹出的“定义毛坯”对话框,单击“添加”按钮,选择零件“BLANK”后,单击“确定”。单击“材料”选项的“NONE”按钮,在弹出的“材料”对话框中单击“材料库”按钮。
(5) 在“材料库”对话框中选择“United Sstates”标准中的DQSK(36)。
(6) 接着在“定义毛坯”对话框中单击“属性”选项的“NONE”按钮,在弹出的“Property”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进入“BELYTSCHKO-TSAY”参数设定对话框,均采用系统缺省值,依次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
(7) 选择菜单“工具”|“定位工具”|“自动定位”命令,弹出 “自动定位工具”对话框,在“主工具”栏中选定“BLANK”,在“从工具”栏中同时选定“BLANK”、“DIE”、“BINDER”(需配合Ctrl键选择),“接触间隙”设置为0.6。单击“应用”按钮并退出对话框。单击工具栏“左视图”按钮,得到各个工具的位置。
(8) 单击工具栏“左视图”按钮,得到各个工具的位置。
(9) 选择菜单“工具”|“定义工具”命令,弹出 “自动定位工具”对话框,在“工具名称”下拉
菜单中选择“DIE”,单击“定义接触”按钮,各项均采用缺省值,单击“确定”
按钮返回“定义工具”对话框。单击“定义加载曲线”按钮,在弹出的“工具加载曲线”对话框中勾选“运动”复选框,单击“自动”按钮,弹出 “运动曲线”对话框,设定“速度”为5000,“冲压距离”为16mm,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单击“确定”
按钮退出对话框。
(10) 在“工具名称”下拉菜单中选择“BINDER”,单击“定义接触”按钮,各项均采用缺省值,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定义工具”对话框。单击“定义加载曲线”
按钮,在弹出的“工具加载曲线”对话框中勾选“作用力”复选框,单击“自动”按钮,弹出 “运动曲线”对话框,设定“作用力”为20000。
2.2 动画模拟
选择菜单“工具”|“动画”命令,弹出 “动画”对话框,调整“帧数/秒”数值为10,单击“演示”按钮。
2.3 提交任务
单击“提交任务”按钮,选择分析类型为“Full Run Dyna”,其他采用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进行计算。
3.1后处理程序
(1) 完成分析过程后,单击菜单栏中的“后处理”命令,进入后处理程序。
(2) 打开“d3plot”文件,单击“Forming Limit Diagram”按钮,单击“PLAY” 按钮,观察其“BLANK”成形极限,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单击“Thickness” 按钮,在单击“PLAY” 按钮,观察其“BLANK”厚度变化情况,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2 工艺参数的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摩擦系数为0.125,压边圈的速度为5000mm/s。在拉延成形中,零件的质量问题主要是起皱现象,裂纹或破裂,外观不良,有拉毛现象,以及工件外形不平整等问题。而这些缺陷,又主要与压边力、凸模速度、凹凸模间隙以及凹凸模圆角半径等有关系。通过改变这些参数,进行不同组合,从而优化综合性能。
实验结果及处理
3.3 模拟结果的计算及分析
采用成形极限图(FLD)对成形件的质量进行分析。冲压成形极限是指板料在冲压加工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成形极限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变形区的变形极限和传力区的承载能力。成形极限所研究的范围主要是以伸长为主的变形。对板料冲压来说,厚度方向的应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都认为是平面应力状态。以最大主应变作纵坐标,以最小主应变作横坐标,即可绘出成形极限图。如应变在界限曲线以上,零件将发生破裂;应变在界限曲线以下,零件将成形成功。
4.1 压边力的选择
从成形极限图可以看出,方案1压边力太小有起皱倾向由此可知,压边力太大会导致零件开裂,太小又会使零件起皱。因此,选择合适的压边力对防止零件起皱和开裂具有重要的作用,压边力定为80kN。
4.2 圆角的选择
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效果很明显,方案拉裂倾向较大,方案起皱比较明显。显然,圆角过小,容易拉裂。在压边力同为180000N时,取圆角为5比较合理。
采用成形极限图(FLD)对成形件的质量进行分析。冲压成形极限是指板料在冲压加工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成形极限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变形区的变形极限和传力区的承载能力。成形极限所研究的范围主要是以伸长为主的变形。对板料冲压来说,厚度方向的应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都认为是平面应力状态。以最大主应变作纵坐标,以最小主应变作横坐标,即可绘出成形极限图。如应变在界限曲线以上,零件将发生破裂;应变在界限曲线以下,零件将成形成功。
李少平,郑静风,何丹农.板料成形参数对拉深成形性能影响的正交分析.锻压技术,2002, (3):27-28.
姜海峰,赵 军,李硕本 ,刘玉峰.马丽霞.变压边力拉深的原理及实验系统塑性工程学报,1999 ,6(1):30-33.
谢晖,杨旭静,成艾国,李光耀,钟志华.计算机仿真中板料冲压成形压边力的优化中国机械工程,2002,(11): 1910-1914.
成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DYNAFORM -PC APPLICATIONS MANU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sociates ,Inc.Set.1 ,1999.
Materials Research - Material Forming; Reports from A. Leon and Colleagues Advance Knowledge in Material Forming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pre-impreganted tapes consolidation)[J] Journal of Technology & Science, 201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