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215228
摘要:在教育变革背景下,数学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的重要职责。如何发展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隐性学力是所有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在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的要求背景下具体分析初中数学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以期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隐性学力;思维导图;教学
时代的发展让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出现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教育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等显性学力,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探究能力等隐性学力。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隐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隐性学力的概述
“学力”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教育界,他们将学力分为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两个部分。显性学力就是学生学习成绩、知识与技术掌握水平等外显化的学习成就。而隐性学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潜力,包括学习方法、探究能力等等。
在初中数学的学科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本质上就可以被看作是培养学生的学力。[1]岳欣云教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显性学力较高但隐性学力较低的学生想要达到高显性学力和高隐性学力的状态较难,而隐性学力较高但显性学力较低的学生想要达到高显性学力和高隐性学力的状态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他指出,隐性学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显性学力上,忽视了学生的隐性学力。基于此,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数学隐性学力就成为了初中教学中的关键。
思维导图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的可行性分析
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思维能力,也是隐性学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学生不具有发散思维,那么他们就无法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从中心出发来进行思维拓展,通过思维进行想象,提升自身解题能力。而思维导图本就是从中心对主题进行的联想,它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所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从本质上来看,发散思维与思维导图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共同之处,相似度较高。所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实践中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也必然会对学生隐形学力的提升起到有效的帮助。
思维导图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学科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庞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习这一部分就忘记另一部分的情况。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自我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重新梳理所有的知识内容。知识掌握的越多,知识记忆和脉络也将越发的清晰。所以,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我成长。
利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的策略探究
利用思维导图捋顺知识脉络,提升学生归纳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每堂课或是每章节学习完之后教师会通过小测验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这种方式略显枯燥乏味,教师不妨改变传统方式,增加让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的考核环节。利用思维导图的编制来回顾本章节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清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识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类比能力等隐性学力必然也会得到提升。[3]
例如,在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本章节所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围绕着“实数”这一中心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先分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个分支,然后在分别进行扩展,并列出代表数值。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学生必然可以深入掌握归纳学习法,形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数学抽象素养、逻辑推理素养、数学建模素养、直观想象素养、数学运算素养和数据分析素养
利用思维导图简化解题运算,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运算是指通过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运算能力也是学生隐性学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寻找解题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开展题目的运算,找到问题的答案,掌握数学解题方法,提高数学运算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道例题来进行教学:若有一正方形ABCD,F是CD上的一点,如果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一个弧,该弧与BF交于点E,试计算∠DEF的度数。在分析该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的问题出发构建思维导图,即对“求角的度数”进行发散,延伸出四种解题方法:运用方程思想、特殊化思想、运算圆周角定理和测量法。然后在对四种解法进行延伸,明确各种解法的应用方法。例如,运用方程思想解决这道问题就需要先连接AE,由AB=AE=AD导出∠DEF为45度,之后再找出题目中的各种等量关系,求得答案。在解题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绘制之后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以此提升运算能力。这种方法能够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出各种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培养学生抽象能力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课后复习一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4]基于此,教师可以重视好思维导图的运用,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归纳,并以此培养学生的隐性学力,让他们可以通过抽象、概括去理解数学本质,学会采用抽象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复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制作本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然后对内容进行总结与概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思维导图绘制主要包括了三个分支,一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三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通过对这三个分支的总结与整理,学生在的抽象思维能力必然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4、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建模意识
建模思想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思想,指对现实问题归纳、抽象,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并解决的过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发散学生思维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抽象以及提炼和记忆等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反比例函数来构建思维导图,提炼出反比例函数中涉及道德知识点,包括图像、性质、取值范围、增减性等等,并标明反比例公式: 。通过这种对反比例函数有关知识点简单提取的方式,学生的建模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在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的要求下,教学中不仅仅要依靠老师的课堂教学,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来深化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思维导图在初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24):10-12.
[2]黄植福.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88-89.
[3]李云丽,杨亚平.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20(23):82-83.
[4]黄学文.以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