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王学磊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73

摘要: 生态水平作为考量城市发展的重点,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新时期,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展开生态城市规划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文探究生态城市规划的意义,提出生态城市规划思路及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城市; 规划路径

引言

城市规划是城镇化进程开展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而如何保证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与日俱增的生活需求,考虑到城市发展中的多种社会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城市规划设计应按照有关部门规定,遵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在全面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下制定出符合管理要求和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相互促进作用,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为设计任务的开展提供更为清晰的理念和思路,为城市规划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设计也是城市管理升级的保障,提升了城市管理的层次,推动管理向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只有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才能保证城市建设效益,促使城市长远健康发展。

1生态城市规划的意义

1.1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

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有利于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中,对生态城市规划认识度不足,将生态城市规划纳入到城市化体系中,有利于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规划设计人员还需关注个人职业能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展生态城市范畴,将其延伸到各个角落。

1.2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更加注重经济,以牺牲环境和能源消耗为代价。这种类型的城市发展正在逐渐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将环境保护和节能纳入城市规划,可以同时提高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使城市化成为提高居民舒适度和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1.3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展开积极的生态城市规划有利于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但发展过程中同样涌现出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环境及交通承载力不足,此类问题对城市发展造成制约,引发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失衡。在生态城市规划背景下,有利于调整固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合理对城市进行布局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全新的道路.

2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2.1 革新设计理念

城市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要立足于城市自身,要想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稳定发展,发挥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在理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城市规划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首先要结合环境,掌握城市发展环境和人文背景,将传统与现代城市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和突显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气息和城市特色的标志性的发展项目,反映出当前城市建设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类似于这样的城市资源如果能被好好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发挥文化交流和传承作用,还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旅游资源,体现出城市规划的经济动态;其次要保证个性化的生态规划,增加城市空间绿色规划。绿色可持续化发展是当前社会、乃至各行业都重点关注的内容,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应符合这一趋势,在城市发展所需的建设技术、资源等方面向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向靠近,例如要多加使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优化城市建筑的平面和结构设计,使建筑规划看起来搭配得当、错落有致 。

2.2结合地区情况,明确城市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在特定的时间及区域内,表现为城市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形式。巨大的城市化系统中,可为人们提供对应的活动空间,也应当自人的发展角度提供相应的资源。从人类活动情况上看,环境具有的核心价值可支撑人类展开各项活动。但实际上,城市面积、空间资源均存在一定限度,对此,还需自城市建设承载力角度出发,保证人类活动处于限制范围。比如,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有限,城市人口承载力及产业承载力不强。也有部分城市有名胜古迹,为地区提供旅游资源,能吸引大量游客,提升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若旅游人口数量过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长此以往,对城市内部旅游业发展造成冲击。对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结合地区资源凸显文化特色,保证地区生态承载力。

2.3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首先要意识到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中的价值,加强对管理工作的投入,安排综合水平和专业素养过硬的人才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规划管理建议,并结合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实情,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管理方案,确保其具有行业规范效应和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效力,从而使管理工作能以规范、合理和专业的手段进行,其次为保证规划管理方案有效落实,需要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的管理机制,对现有机制的不足进行改进,规范管理流程和标准,并正确引入法律来加强其效力,确保责任能被有效落实,提高执行力和管理效率,最后要落实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评审机制,让管理工作透明化、细节化,可扩大监察范围,提高城市群众参与度,从城市的主体人员中获得更为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建议,还能降低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压力,对创建和谐城市有着重要意义。

2.4建筑设计体现了生态节能的原则

为实现节能环保,必须积极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涂料、施工技术等先进建筑材料,同时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建筑进行科学规划,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生态能源效率不仅是构建生态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城市有序发展的有效策略。

2.5 体现道路设计的生态节能原则

在道路建设领域,应坚持绿色低碳原则。道路基础设施的设计应以重要的节能标准为依据,并考虑设施的总使用量。道路建设首先要考虑道路清洁和基础设施的节能。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选择合适的树种。其次,为了节约能源,有必要增设有节能效果的基础设施;例如,应促进雨污分流,在道路上安装独立的雨水系统,而不是连接污水系统,建立独立的雨水收集和使用系统,以节约水资源。

2.6 坚持可持续规划方向

无论是城市规划设计还是其管理工作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规划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既有城市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还有城市道路及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等众多城市基本要素,这些设计不应局限于图纸等理论设计,而是让城市规划价值更具体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矛盾的情况下,为了有效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应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对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干预和指导,平衡好各行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以法律和技术手段化解城市规划管理难题,促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使城市协调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是城市化的必然道路,不只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也是群众对城市生活的要求,相关部门需谨记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党和人民群众角度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给人们青山绿水,让人们在蔚蓝的天空下生活。因此,全面展开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红英.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1):65-66.

[2]彭攀.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运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03):229-230.

[3]于晓炜.浅析节能环保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居舍,2021(03):104-105.

[4]巩冰冰.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J].农家参谋,2021(02):151-152.

[5]王磊.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J].居业,2021(0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