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9

传统武术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白洪煜

(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辽宁省 沈阳市 110000)

[摘要]我国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有着强烈的艺术性和竞争性,也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渗透在整个华夏文明发展长河中的武术,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资源,还有着无可替代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是我国古往今来的非物质文化异遗产。与其他项目相比,武术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文化传承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文化传承和发扬主阵地的高校,在更加关注学生道德、个性、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视,主动将其纳入体育教学中,建设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并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丰富体育教学内涵,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并不能达到传统武术项目在高校开展的最终目标。本文从中国武术项目、特点着手,阐述高校开展武术项目的意义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产生积极影响,分析当前高校体育开展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项目,以期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承、发扬,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需要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武术项目 高校体育教学 实践

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完美融合了精、气、神,体现出武术锻炼行云流水的身法外在美,和中华文化含蓄、强健的深厚内涵,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和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必修内容之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一部分,武术内容丰富精深,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中国传统美学、哲学及伦理学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本身就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主阵地,不仅需要学生们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去支撑他们在未来的拼搏,因此,体育教学是高校需重点关注的课程,将传统武术纳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是对体育课程的推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不少高校已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将武术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们能在体育教师的带领下,掌握部分武术技巧,帮助学生们进行日常锻炼,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但由于不少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导致实际教学中问题频发,影响到武术教学的效率,也不利于学生们对武术文化的掌握。所以,为更好的发挥传统武术优势,高校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锻炼需求,认真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促使传统武术和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1传统武术概述

1.1传统武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是以中国为地域范围,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从始延衍流传,兼具武术和武德,以制止侵袭为目的,并引领修习者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一种教化方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赋予不同时代的特征,再经过各个朝代武术大家的锤炼,逐渐在不同民族、地域间出现了各种风格迥异、民族性格鲜明的武术流派。其鼎盛阶段在明清时期,当时各类流派林立、拳种并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得原本零散于各个地域的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流派表示某一类有着相同特点的事物,有较强的社会性,而不同武术流派即指有着不同技术和风格特点的派别,如河南嵩山的少林、湖北的武当派等,均为当时较具代表性的武术派别。拳种指流传有序、内容有序的拳术,理、法、势兼备,独具运动特点,有较强的技艺性,主要有少林、武当、峨眉、南拳等四大种类,又各自包含多个支派,形成了我国武术文化大观。从体育宏观角度来看,武术属于体育,拳种则是一种体育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武术发展至今,从传统武术衍生了竞技武术,而竞技武术除了传统武术内容外,还汲取了不同拳种中的功法、套路、搏斗等技巧。拳种是传统武术技术层面的表现,构成了各武术派别的技术基础,传统武术中则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有着强大的文化负载能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传统武术形成129种风格各异的拳种。这些拳种具有自身独特的武学技术和与之匹配使用的器材,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武术种类和文化。

传统武术一直被列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挖掘整理阶段,前人已经在这项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体育总会就本着将武术发扬光大的目的,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正式提出了发展传统武术运动的倡议,也制定了有利于武术发展的各项指导性方针、政策;1955年,国家体委就传统武术的整理工作作了专门的计划,并对其展开了重点研究;1979年,对于中华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工作进一步开展,成立了专门的武术调查小组,先后前往全国13个省、区、市进行考察,挖掘各类武术流派状况。自1979 年国家体委组织开展“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工作,并展开对不同武术流派的整理工作以来,国家体委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使更多的武术流派、拳种为大众所识,挽救了很多濒危拳种,先后确认了 129 个拳种,编写了 651 万字的拳械录等资料,收集了482 本与武术相关的文献资料,录制了394.5小时的老拳师录制技艺录像资料,收集了392 件古兵器及资料(多为口述、图片),兵器实物 29 件。第二,传承,也就是学习传承。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明确提出“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并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通过社会和学校教育培育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中宣部与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的制定,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正式引入课堂。将传统武术融进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我国 20 世纪 60 年就已经展开的话题,各级别学校体育大纲中也不断纳入武术内容,传统武术逐渐和学校教育接轨。第三,发展,只有在前两者完美铺垫下才能完成第三步的发展,而我国的传统武术正处于第二和第三步之间,如能走好,就能在学习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量的积累下实现质的飞跃,也就是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真正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旧的事物要想走得长远,必须要推陈出新,在不破坏其精髓的基础上标新立异,走出来一条传承与发展并举的的道路,真正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1.2传统武术项目分类和各自特点

传统武术项目的类型,主要从运动形式、系统和竞技体育项目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划分。从运动形式上来看,有功法、套路、搏斗等。功法,是对单个动作的反复练习,按照具体形式又有内、外功,轻功,柔功之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套路,就是一套有一定规律的系统技击动作,特点为刚柔并济、攻守兼备,将符合上述规律的动作变化组合成为一套特定的动作练习,按照练习的人数,又可分为单练、对练及集体演练三大类。搏斗运动角色设置为2人,通过运用相应的技巧,在一定规则的制约和指导下进行力量、智力上的较量,是一种实战式防守格斗运动,主要有散打、推手、短兵、长兵4种类型。

从系统上来说,传统武术项目主要有竞技和传统武术两大体系。既往不少学者对传统武术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武术发源、发展、变迁等悠久历史的研究后,均认为,武术除了祛病强体的目的外,主要是由以文化符号为标志的竞技武术,和依托于民间习武者的传统武术所组成。在竞技项目中,武术又分为南拳、长拳、太极拳和相关器械等。长拳动作舒展而快速,动如脱兔,静时若老僧入定,节奏较为鲜明。其中的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在躯体首尾一体的协调配合下,能达到紧密、完整一体的良好效果。太极拳则以慢而绵延为主要特点,通过沉肩垂肘、含胸圆背、舒指塌腕的动作,使整体成为一个又一个完整的圆。“胳膊令其骨转,方能以真劲引动”,“所画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如太极图中阴阳对立,在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中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力量的旋转变化,既沉重又极为轻灵。

2高校体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武术教学的内容及意义

我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有不少项目都可以划到体育教学中。在套路和格斗两大类中,套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较多。如套路中的踢、打、摔等动作,或徒手,或结合器械进行练习,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中以拳术、器械、集体运动等方式呈现出来,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们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格斗运动由于意外的风险较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太开展,但太极推手却又是高校体育项目中较多见的内容。基于武术本身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是我国不同时代、流派的武学标志,在习武的过程中,不仅能帮助人们获得强健的机体,还能帮助人们养成坚韧的意志和品格,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就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的意义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有利于武术文化传承

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现代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文化特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西方文化观点逐渐在我国的青年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少学生们对西方文化过于崇尚,却丢失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不利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道德观的传承。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不仅含有可以强健机体的机制,还富含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既礼仪道德的传承。高校体育教学中纳入传统武术,可以让学生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加民族自豪感,产生民族自信,进而着力保护传统武术这一瑰宝。

2.2有利于增强体质

武术练习不仅仅专注于外在形体的锻炼,包括强筋健骨,使身体变得更结实,还需要学生配合呼吸,达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目的,即内功靠呼吸吐纳,外功靠增强体质。像教学中的太极拳,就是建立在传统的太极、阴阳辨证理念的基础上的,集养性、强体、技击对抗等作用为一体,结合易学、经络学、导引术和吐纳术等,不仅有利于平衡机体内部阴阳,还能增强体质,防治机体常见慢性病。武术相对于一般体育教学而言,除了促进健康外,还有防身的作用。像武术中的套路,通常以进攻防守为主,起到防身作用,而这些却是一般体育运动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2.3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的项目主要以基础性和普及度较高的运动为主,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仍不够高。而传统武术教学具有鲜明特色,不仅能体现民族特点,还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将其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势必会丰富教学内容、增添教学特色。

2.4武术课程能激发学生热情

传统武术受道德约束,强调习武者要注重自保和对自身的超越,它比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健身功效强。且武术对学生身体状况、性别年龄及场地要求不高,学生在练习时可以技艺切磋,在互相学习中体会武学丰富的内容,从而增进学生交流。也正由于武术运动与其他运动有区别,传统武术教学才显得更有趣味,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2.5武术课程可以锻炼学生意志

武术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武术基本技巧,还能培养学生在武术重礼仪、讲武德的熏陶中,形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通过习武,让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实现内外兼修的目的,进一步缓解大学生的课业压力。此外,传统武术的美感较强,观赏价值高,美在武术的技术动作上,美在示范动作时的内外合一上,美在集体演练时的气势上,总能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这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

3武术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强身健体是武术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通过特定的武术动作,可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能让学生们拥有良好的身体形态,获得外在的美感。

3.1武术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

武术套路种类繁多,动作多样。根据武术的机制和规律创编更适合学生练习的动作,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传授,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学生也按照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武术动作,达到双向选择、相互适应的目的。根据传统武术编排的基础动作训练,有利于青少年期的骨骼发育,使学生们的骨骼更加健康的成长。这类练习对外利关节、强筋壮体;对内可以理脏通筋、调精神。长期规律的练习,不仅能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稳态水平,提高对外来病菌侵袭的抵抗能力,对不少慢性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打好坚实的生理学基础。

3.2武术可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身体形态

我国传统武术是“不说话的艺术”,强调“形为神之本”,通过形体运动来炼形养神,即“动以养形”,外练以养形为先,在动作效果上追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武术的实施需立足于身体,因此,在习武者而言,身体就是武术的灵魂,是精气神的外在表现。经常性有规律的练习武术,可以让人的身高及各部分都能获得非常均衡的发展,可以使他们拥有健美的体格。分解到具体的动作中,如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立腰等,就对习武者的体态、姿势提出明确的要求,比一般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有着更明显的影响。

3.3武术帮助增强学生身体机能

套路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武术动作“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体现在急骤若虎腾蛟舞,连绵若行云流水,达到轻灵飘逸、意蕴悠远的效果,通过肢体的闪、转、腾、挪予以表达。套路对呼吸系统有着很高的要求,打完一整套武术套路,会使身体机能及内脏器官承受很大的运动量,脉搏可增至175次/分。这说明练习武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呼吸系统机能的增强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武术操这样节奏紧密的练习量,完成最少40几个动作的组合,可有效的促进学生肺功能强大,可使肺活量增大,呼吸肌也变得发达,收缩有力。

3.4武术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课本身即有促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通过各类项目的锻炼,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机体的柔韧性、耐力和爆发力,在合理的运动规则指导下,也能减少学生受伤的几率。高校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也正是需要补充充分营养、加强锻炼以打好身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刚经历完高考,卸下了沉重的学习重担,不再像中小学时期受到较多的管束,不少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律性,无论在学习、作息还是锻炼上都放任自流,导致体质在不断下降,据既往对我国学生体质监测的数据调查发现,肥胖率、身体疾病的发生率以每5年2%~3%的速度上升,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的大学生群体身体状况呈不断下降趋势。武术操的练习对学生可达到壮内强外具有良好健身功能的效果,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有着深远影响。武术中蕴含着向前踢、蹬、踹,向后勾、挂、带等连续多变的攻击动作,如果攻击腿承担一定的身体重量,攻击动作必然就慢、笨、直、单,不能连续、变换地进行动作变换。屈伸、回环等幅度性动作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更是要求严格,武术操通过对其教学,能够提高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机能,让学生感受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研究表明,武术操的锻炼也能促进其他技能的提高,如田径、舞蹈等。

4武术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效果

武术是一门注重内外兼修的高雅文化。中国传统的精气神论容摄于武术之中,构成武术的内涵,并发展成为武术炼养理论。在对高校学生体育教学中重新编排的、更加适合学生练习的武术动作中混有林拳、太极拳和南拳等技术元素,简单易学,又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并且伴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体验卸压之下使全身各组织和器官活跃起来,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放松。

4.1对学生神经系统的积极作用

武术动作的锻炼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对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神经系统的发育包括三部分,武术动作的锻炼过程,就是对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促使神经兴奋和抑制快速适应外环境并与其保持和谐统一。练习武术动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神经系统会对形象具体的信号更容易建立条件反射,让大脑活动变得更灵活均衡,从而精力充沛,应变能力增强。

4.2对学生智力水平的积极作用

启智,是通过武术动作的研习来均衡发展人的左右脑,从而提高人的智力。在变化的、激烈的动作转换中,学生需要灵活敏捷的做出反应,即在武术动作中产生上下、前后、左右、高低、先后、快慢、空间和时间等概念。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训练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习武者的分析、判断和反应能力,更好地开发大脑右半球的潜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有利于学生才智的发展。

4.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们能尽快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步入社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今后工作中的竞争和挫折。传统武术的各类竞赛,为学生们提前模拟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学生们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各种可能不利于自己的条件下,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使得人类社会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向前进步。武术漫长的发展历史,也决定了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运动,只有在各个时代纳入新的理论、技巧,才能让武术的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在武术教学中,也应融入创新、发展的理念,多提问、多启发,鼓励学生们在掌握武术机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技术,学会发现、探索、解决问题,达到自我完善。

4.4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武术教学中,因为不同学生对同一动作的接受程度有快慢,动作的协调性也因人而异,总会有一些学生难以跟上节奏,进而可能会因为动作的不完善、不协调而出现心理上的负担。教师应注意到这一点,认识到武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而非以动作好坏、评分标准高低来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长处,通过有意识的展示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拥有的有别于人的优点,在信心的驱动下,不断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坚持练习。除此之外,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练习者昂首挺胸的姿态,还是刚劲有力的肢体动作,都会给人以底气十足的感觉。武术形式多样的套路,对学生们提出了必须坚持不懈的要求,而不断打磨技艺的过程,也是对学生们坚韧品质的培养。在顽强毅力的支撑下,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大量练习,当学生们完全掌握了武术技巧,获得阶段性提升后,会让他们产生振奋感。而内外合一的武术运动,即使是平时的练习,也会给学生们带来精神上的激励,造成价值观上的积极影响。

4.5培养学生们顽强的品格

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们抗压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若不能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会导致人们在挫折和困境中情绪失控,并长时间陷于低谷中,难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为今后的人生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但若一个人能做到立场坚定,拥有坚韧的意志力,相应的,也会拥有较为稳定的情绪,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都会表现得非常沉着镇定,从容不迫。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也是习武者的必备素质之一。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当学生们愿意主动追求武术技艺的提高,在不断重复练习同一套动作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出坚定的意志力,获得美和精神上的激励。将武术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可帮助学生们在练习中获得机体各器官机能的提高,不仅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各类自然环境,还能让他们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养成克服困难、敢于吃苦的精神,使意志力变得更加坚强。武术精神中融入了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哲理,能帮助学生养成不畏艰险、勇敢果断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建立终身锻炼的理念,以坚强的意志力去对待每个人都拥有的惰性,变得更加自律。而且,武术教育也会今后武术运动的发扬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使接受武术教育的学生们能在工作后,成为各单位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4.6健全学生的品德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为无待”、“习武以德为先”等,都体现了武德在武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武,止戈为武,即是说,一味的攻击,并不是武术的目的,武术真正的目的在于“止戈”,即拥有消停战事的实力。而这一实力受到仁义道德的管束。所以,武德是每一名习武者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学武之人拿起兵器之前应该先学会放下兵器,只有心性稳定后才能正式习武,习武者具有手德、口德、公德。武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将这些理念内化为武者的道德实践意识和能力,其外向是对机体的体能与技巧的训练,但在核心则是对武德的构建,是一个在现实中提高武术人思想境界的过程。崇尚武德,即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先以心使身,后乃身从心”。武术注重“德艺双修”,长期武术动作的修习对习武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修身养性的属性就是帮助学生提高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

5高校体育教育中武术课程的发展

中国武术的教育教化与历史演进是同步的,它一直伴随着民族的发展,但正式的进入学校是在 1915 年以后,当时政府的教育委托各类师范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强身健体,抵御外敌,自此武术也开始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命题。2004 年,国家教育部和中宣部正式将中国传统武术纳入了学校教育,以此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这一重大举措使武术教育正式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纵观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史,将武术融进学校体育课程并不是新鲜事,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各种武校和各类学堂,武术也很早就开始进入学校并且被编入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育工作者也开始编著相关武术教材。早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西方体育教育思想流入中国,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学校的武术教育只是单纯地被挂靠在体育课名下,武术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一直被忽视。

高校武术教育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一种是针对普通学生的武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开设,另一种是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开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校数量有近百所,表面看起来有相当大的办学规模,但深入调查研究后却发现,事实并不如此。以河南省为例,省内近百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中,只有少数学校开展武术课。而即使这极少数开展武术学习的学校,也是将武术挂靠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当中,教学内容更是以“一路、三路长拳”、“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为主的国家体委创编的具有普及性的竞技套路,河南省本土众多丰富多彩的内家拳种仍然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往往被忽视淡忘,对于高校武术教育这种“重临摹、轻内涵”的情况是传统武术发展缓慢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截至 2015 年 12 月份,全国范围内在教育部备案注册的有 40 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68 所具有运动训练招生资格院校,除此之外,还有 38 所招收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开展与传统武术紧密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校在整个专业设置中只占 9.1%,而专科院校的专业点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点的设置率为零,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传统武术项目开展规模小,研究人员缺少,整体格局散乱,根本无法形成影响力,而教师的专业技术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教材限定的武术套路和散打规定教学内容,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学习研究可以说是少之甚少,甚至为零。少数懂理论的教师技术方面不过关,而技术相对较好的教师学术方面不深入,很典型的“学”与“术”分家。 经过走访调查,各高校的武术教师并不缺乏,只是武术教师在学校学习的均为类似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全国普及型竞技武术套路,真正习练传统武术拳种的寥寥无几,少数高校的拳师也是采用外聘制,因为当前高校的用人制度与拳师往往格格不入,传统技艺的武术拳师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特殊,往往没有符合高校所要求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职称、学历等客观条件,很难走进高校执教,这是高校在推广传统武术,引进内家拳师的一个绊脚石,导致真 正能传授内家拳种的人才短缺和流失。

学校教育是一种以学校为单位且有专门机构和职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目的性的教育活动,也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起到直接影响的社会活动,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武术教育的发展最先开始于初、中等教学,高等教育发展两极分化严重,阻碍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浪潮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迫于生计无暇于传承工作,转而投身其他行业,以家庭传承的模式也逐渐淡化,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传承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武术传承在各个时期,以不同形式、教育内容、教育宗旨存在且从未间断的教育活动,在如今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影响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武术教育的空间也受到西方的竞技体育项目严重挤压。但自国家于1961 年将武术内容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一直相对稳定且循序渐进,但武术教育的发展则相对缓慢,自 1978 年、1985 年、 1989 年、1991 年和 1997 年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组织陆续编写出版了两本通用、普修、专修教材《武术》和《武术理论基础》以来,在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基础上,高校武术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相对来说,仍较缓慢。20 世纪 80 年代初, 各大高校武术教学人才力量被一大批武术专业毕业生所充实,这批武术专业教学人才掀起了新时期武术教育学习的新浪潮,促进了武术教学活动的发展,正是这批新生力量使我国高校的武术教学步入了稳步发展的前进路途。

6将传统武术项目纳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和中小学阶段相比,应试教育对高等院校的影响较小。学生们经过高考的严酷拼杀进入大学校园,在学习上不再像中小学那样受到严格的管束,而且,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在个人成长中也已经迈入成年人,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智能、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也较中小学更为成熟,需要逐渐接受课本之外的东西,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社会,更好的适应今后在社会中的生存。所以,不同于中小学教学,在高校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们有更多文化上的引导,一方面需要抵制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在思想观念上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发挥灯塔作用,为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普及和发展指明方向,也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打好基础。

高校是各学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为社会上各行各业补充新鲜血液,也是各种新思想、新思维的发源地,尤其在引领潮流和舆论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高等教育在我国逐渐普及化,朝气蓬勃、高知阶层且思想先进的年轻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下一代接班人和新生力量,更是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者,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他们来传承和发扬。高校可以在重复认识到传统武术的重要性后,在各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相关文化普及教育,通过将其写入体育必修大纲,进行至少两个学年的学习,开设兴趣班、组织武术队、举办武术文化讲座或开展校园武术文化节等方式来传播武术文化,促进学生们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观察学生们平时的训练、相关活动的上场表现或者考核等,进行优秀传承人的选拔,对其进行重点培养,用传统武德观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当他们走出校园后,也会在武德理念的指引下,自觉成为引领社会群众保护、传承、发展武术的新生主力军,实现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我国社会文化的强大。

目前为止,除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以外,少林功夫也逐渐被纳入高校,相应的体育教材也开始出版和普及,课时在逐渐增多,不少学校也对教师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其他较为精辟,但习者较少的拳法,如苌家拳等,目前只进入了少数学校,缺少统一教材,专业的教师或拳师也较少,在校园中开展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若要将传统武术引入校园,专业的师资是最重要的,只有足够专业的教育者才能教授出合格的传承者。学校也应设置足够的课时来进行传授,不可流于表面简化教学,而且,除了对武术动作技术的教学外,还需要有文化内涵的传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推动传统武术项目在校园的普及,使大学校园担负起培养武术传承人的重任。

7目前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中的教学困境

7.1传统武术课程设置失衡

就目前来看,不少高校在进行武术课程设置时没有足够的科学和长远性,使得课程偏离原定方向,无法体现传统武术教学的优势。原因主要有:传统武术培养方向不明确。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来说,体育课更偏于民间体育和养生,不太会涉及竞技武术,这就会让这些学生形成对传统武术的片面认知,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播。这些学生更不可能通过体育课而参与武术竞技,在培养实效上也远远达不到目标。其二,传统武术训练方案不完善。高校推广传统武术时并没有预先设置系统的方案,特别是在武术项目课时安排和训练考核等处均没有进行明确规划,使得课程没有充足的实践可行性。再者,对于武术课程内容的设置没有考虑到地域性和校本性。多数高校都会在体育课中适当纳入“太极拳”“散打”“长拳”等传统武术项目,但在具体教授时却没有考虑到对当地武术的传承,不会主动结合当地武术体系或门派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使得课程设置千篇一律,没有突出当地特色,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高校体育发展的要求。

7.2传统武术教学手法低效

多数学校武术教学效率不高,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不够生动。中国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和学生日常接触的体育项目关系不大,由于脱离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对具体动作进行学习时就会感觉难学、难记、难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的按照原本的要求教授,没有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也没有抓住学生特点,有技巧的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当学生发现动作难学时,自然会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教学效率也很难提高。(2)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一般来说,体育教学更注重形象化的模仿,学生和教师间应有着和谐、活跃的气氛,才能促进教学的互动和双向性,实现即时探讨和交流。但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不少学校还是以说教、灌输为主,强调“以教为本”,而非“以生为本”,并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即使近年来教改在不断推进,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善,但在课堂结构上仍沿袭陈旧的套路,并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不少体育教师也还是运用他们习惯在体育教学中所用的方法来进行武术教学,按照课前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习、教师纠错的课堂顺序展开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和机械,不能给学生们带来新鲜感,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不少教师过于关注“传承”,却没能注重“创新”和“发展”,过于强调武术的套路化,却没有注重对学生武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不允许学生擅自创新。为了提高期末体育成绩,学生也是一味的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刻板的练习,不去追求理解动作的机制和原理,只是对教师教授的动作进行生搬硬套,也就缺乏武术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3)理论教学缺失。在体育教学体质的约束下,目前,我国高所校传授的武术以套路学习为主,并没有重视理论教学。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帮助学生们锻炼体能素质和掌握运动技巧。虽说这一观点有其正确的地方,却不够全面。毕竟我国传统武术沉淀了数千年的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不是其他现代体育项目所能比拟的,所以,武术技巧固然重要,但武术文化内涵也同样重要。尤其是中华民族的武德精粹,“法通不如念正”,强调“知己、爱人、明理”,更是应该得到普遍传播。但多数高校体育课程仅重视对武术动作的教授,却不会进行武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们领会武术的精神内涵,使得武术教学成为无根之水,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

7.3高校体育教师的武术素质不高

传统武术的传承和教授,需要有一批拥有深厚武术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保证在教授时避免动作的示范失误以及教学方法不合理的情况,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避免教学误区,让学生们能够正确认知传统武术,激发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多习惯于以现代体育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经验,但在传统武术上却有着基础薄弱的问题。部分教师虽然出自竞技武术,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但并非来自于民间传统的武术世家,也没有足够深厚的武术素养。即使原本有一些专业的武术教师在高校授课,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传承,当他们随着年纪增大而退休后,相关的武术教授资源也就越来越薄弱。而且,不少教师往往没有掌握足够多的教学技巧,也没有认清教学的重心,一味的强调传统武术套路和技巧,却忽视了武术理论的教授,不仅在长期不接触武术理论的情况下,自身理论基础退化,武术素养被进一步削弱,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

7.4传统武术教学研究不够充足

中国传统武术的有效教学和传播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其体育化课程的发展也需要有超前、强大的科研基础做后盾,但目前高校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教学研究仍然薄弱,导致传统武术教学实践缺乏理论支撑和引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研究主题出现偏离。不少高校都开展了“武术体育化”的研究,但其主要重点在于竞技武术的体育化方面,并在其中引入西方竞技体育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武术的体育教研目标发生偏离,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也以“高分数、高绩点”为目标,忽视了对“武艺、武义、武德”等传统武术精神的教学研究,从而引起“技术异化”、“正向偏离”等研究问题。(2)研究方法实践性不强。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武术教学研究时偏重传统武术本身以及高校体育发展基础,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使得研究数据等资料基础缺乏人本性,最终的研究结果也和高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武术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等存在差异,导致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较低。(3)研究过程缺乏交流性。现阶段的传统武术研究交流范围较为狭窄,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民间之间往往缺乏互动和交流,其中高校的传统武术研究人员以体育教师为主,而没有民间武术界人士,这就会造成传统武术和高校体育之间没有足够紧密的联系。

8 在高校体育课堂中推广传统武术的策略探讨

8.1重置传统武术课程体系

任何教学都需要事先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内容规范、进程合理,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传统武术教学也不例外。为促进该教学的创新性改革,高校需要认真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从课程培养方向、训练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重置传统武术课程体系,促使武术教学的优化。

高校应深入调研学生对传统武术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结果来调整武术教学的培养方向,使教学重点向体育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养生、武术文化教育等方向发展。体育教师应在把握好培养方向后,在进一步调整课程重点,如区分套路和技击的教学,并调整课程理念,在完善考核机制的同时,让学生能形成对我国传统武术的正确认识,注重学习过程和实效,在源头上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武术潜能,提高传统武术课程的被接受程度。教师在充分重视对套路、动作技巧教授的基础上,还应意识到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包括传统武术文化、武德修养等方面的教学,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教师应结合具体课程培养目标,为学生们的实际教学提供一套可行性较强的执行方案。需借鉴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本身的体育教学需要,立足于地域资源,提升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地域性、校本性和系统性,尤其可针对上述主要培养方向来设计相应课程。

8.2改革传统武术教学方式探讨

学校应首先从创编教材内容着手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材是开展传统武术教学的重要基础,影响到学生对武术理论及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体育教师需要明确传统武术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搜集相关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创编教材,以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虽然现下市场上有较多武术相关教材和影音资料,但大多过于大众化,且深入到某一拳种历史、拳理、意蕴和技巧要领等方面的内容却很难查询,这样会造成教学的一知半解。所以,体育教师需主动承担起梳理、整合传统武术项目资料的任务,将这些内容搜集并按一定逻辑规整到一起,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教材资料。在创编的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借鉴前人经验和成果,认真研读学科前沿资料,努力创建特点突出、内容鲜活的、动态的理论体系。教师需掌握学生在武术学习上的基础,了解每个人对于武术的学习兴趣,对原有内容适当增减调整,将趣味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传统武术知识补充到其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采取分层模式。由于不同的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对武术动作的接受模仿能力、对武术的兴趣、学习目标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势必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而不能一以贯之。对于兴趣较强,身体素质较佳的学生群体,教师应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严格规范动作,进行更为深入和专业的武术 教学。对那些对武术有较大兴趣,但身体素质欠佳的学生,教师应在保障他们兴趣的同时,适当降低教学中对力量、柔韧度和敏捷度的要求,从较低标准开始,循序渐进,帮助他们逐渐提高动作标准,在武术练习中获得成就感。

再者,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武术的理论教学。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即使是以实践为主的体育活动也是建立在各个项目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我国传统武术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每一个拳种都蕴藏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哲学和美学思想,体现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学生们能充分认识和理解武术所富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会对我国传统武术引以为傲,进而提高武术技术的悟性和武德,更好的掌握传统武术动作、机理。所以,高校可以专门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举办讲座,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

最后,高校需加强武术的实用性教学。近代以来,基于人们对文化科目的重视,更注重用智力而非直接用拳头进行对抗,传统武术越来越不被重视,人们对武术的认知也逐渐弱化,甚至将武术等同于花拳绣腿的表演,缺少了本应有的实用性和对抗性。但实际上,传统武术的每招每式都是有现实攻防作用的,招式之间的连接和配合也是千变万化。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不仅应详细讲解每个招式的动作要领,更应深入讲解招式的攻防含义,让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要领,并对学生们提供招式配合和衔接的思路。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安全性,避免意外发生。

8.3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武术素质

中国是武术诞生之地,历代都有大批不同门派的武术人才,但到了近代,由于武术的逐渐式微,从事武术教学的人越来越少。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政策,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扬,不少体育院校都逐渐开始了武术专业,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高校武术教育提供了专业的师资力量,为下一步的武术教学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使传统武术的振兴成为可能。鉴于专业的师资始终是顺利推行传统武术教学的重要保证,高校应从培养师资队伍着手,加大这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1)在招聘过程中积极吸纳传统武术教学人才。对具有深厚武术理论基础且至少掌握两种以上传统武术拳种技术的人才,高校可根据政策导向,对其实施政策优惠,例如降低学历、职称要求以及下调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技术要求等,让更多的传统武术专业人才能够通过招聘进入到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改善高校武术教师短缺的问题。。对有条件的学校,学校应聘请和组建专业的武术教学队伍, 由他们进行专业的武术教学和课外武术社团的辅导,引导学生 提高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校内学习武术的氛围。条件相对 薄弱的学校应该聘请至少一名武术专业人才,为学校其他体育 教师提供长期的教学培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和武术社团的学 生提供专业和深入的武术教学。(2)以外聘的方式邀请民间武术艺人、传统武术专家、资深武术教师等到校开展技术与理论的交流。高校可根据该学期的传统武术课程安排、教师的武术学习需求等设定交流主题。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将深化高校体育教师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解,强化教师的理论及技法基础,并提升教师的教育业务能力,有利于提高传统武术课堂的教学质量。(3)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促进教师在传统武术领域的再学习。高校应积极创造机会,让体育教师能够深入学习不同地区的传统武术文化,掌握特色拳种的武术套路和技能。在开展传统武术培训的过程中,高校应主动放下架子,以谦虚的态度向传统武术艺人进行学习、交流。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他们到校内开展授课,向教师讲解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弥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武术素质不足的问题。定时组织体育教师前往体育院校和其他院校进行武术教学的 观摩和培训,积极邀请武术教学专家来校进行教学示范和专业 讲座,通过教学交流提升现有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水平。

8.4落实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研究

高校需兼顾优化课程设置、落实教学实效和研究传统武术教学几个方面,探索出更有指导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动高校的传统武术教学改革。在研究“武术体育化”的过程中,高校应突破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局限,并调整教研目标,提高对“武艺、武义、武德”等传统武术精神研究的重视,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武术精神传播策略。高校可通过成立专门的武术研究小组,如关于不同拳种的研究小组,探索相关教学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提高具体教学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为了提高传统武术教研的实效,高校应提供科研保障:一是合理提高教研经费投入,根据不同研究组对传统武术的研究需求,制定明确的经费投入标准,为教研的开展奠定资金基础。二是制定教研制度。明确制定相应的教研目标、实施步骤,并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体育教师投入到传统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三是实行学术交流。高校应结合自身能力,合理举办传统武术交流活动,支持体育教师与武术界人士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这将有利于营造活跃的武术研究气氛,提高体育教师的研究热情和研究水平,促进传统武术教研的稳步发展。

总之,传统武术项目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其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武术进高校,是有较大可行性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在高校体育课中引入传统武术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应认真分析这些问题,通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要积极满足不同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传统武术的教学质量。另外,要注意在课堂上树立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和武术水平,将传统武术教学项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凯.浅谈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22): 180, 182.

[2]燕东,魏丽杰,王晓梅.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进展, 2018, 6(04): 153-158.

[3]赵祥雯.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武术的渗透路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4): 79-80,83.

[4]王岗.“武术教育”不能等同于“教人练拳”--从知识解构出发破解学校武术教育百年困局.青少年体育,(2018)05.

[5]徐卫伟,李英奎.新时代我国高校太极拳课程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 2018(7): 112-116.

[6]黄丹.“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力推进佛山传统武术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的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 2020(01).

[7]闫小平,张秀芳.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6):71-73.

[8]苏克强.文化传承视域下山东省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武术研究,2013,10(9):58-61.

[9]许万林.探寻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传承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西安理工大学安塞腰鼓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6(6):149-151.

[10] 原彦平.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的新任务——以古籍整理出版为中心[J].出版广角,2018,11(10):9-12.

[11] 李国喜,牛安生.浅谈新形势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党的思想建设的价值[J].党的文献,2017,19(1):122-124.

[12] 李艳荣,张长念,郭玉峰.在武术教学中运用“10字”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6):510-513.

[13] 喻竞.武术教学内容的缺失与改进--评《我国传统武术教学与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9):117-121.

[14] 武文杰.传统文化视角下武术教学发展对策探究--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6(8):18-21.

[15]曾红莉. 探析武术段位制长拳一段对少儿的身心作用[J]. 中华武术 (研究 ), 2018(06):10,30,32.

[16]张杰.高校普通院系开展武术段位制的重要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12):63-64.


作者简介:白洪煜(1984.11.14---)男,满族,辽宁开原人,教师,职称: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