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因材施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谈谈“ 因材施教 ”

孟燕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实验小学 252500

面对新教学理念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老师必须本着有利于学生的特色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全部学生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创造因材施教的条件,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层次。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那些后进生,单靠大声训斥已不起作用,甚至还会使他们产生敌对情绪或恐惧心理。如何才能提高这些后进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呢?先举个例子:王浩,一年级学生。分到我班的时候几次点名都无人回答。上课也总是低着头,应该从未认真听过一节课。一个月下来,我也向他的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去世了,父亲重新建立家庭,他就一直与姥姥生活。一次早读下课,我向坐在门口的他说了一句“王浩,你今天上课表现真棒!”他稍稍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也就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他开始靠近我。每次看见我就拉着我的衣角跟在我的身后。上课也能听见他大声读书的声音了。上学期结束成绩竟名列前茅。这给我教育学生以很大的启示。

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往往只是因为某一方面差而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们的歧视,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受到极大影响,甚至造成他们的自暴自弃。他们需要老师朋友般的理解和尊重,需要老师慈母般的关怀和赏识。
  如何让学生发挥自我的特性,自主学习呢?

一、实施平等的民主教学

民主教学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教学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而我的理解就是:树立平等的学生观、教育观。在班级教学工作中,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厌恶、歧视后进生。其实,在班级的教学工作中,学生不仅仅是被教学者,同时也是教学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教与学,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学习,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老师应转变“分优劣”的思想,应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平等的思想倾注到他们身上,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和“优等生”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每一个后进生都有一些缺点,但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老师应该看到他们的进步和优点,哪怕一丁点儿,也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后进生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受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就能逐渐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然地进入“我也是好学生”的角色。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教学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学生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学习才会有质的飞跃。

一次单元考试,我故意多复习了几次考试卷子上的题。结果,他们的考试成绩大多数都是A等级。课下,学生们高兴地说:“原来语文还真的这么好学”“那个老师还真的把成绩帮我们提上去了。”考试结束后,我也在班上表扬了学生们,这次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自此以后,在我的督促和鼓励下,他们的学习更积极了。多次对其它老师说“语文是我们最喜欢的上的课”。

二、追求“人本”的教学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学生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因材施教。老师教育学生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凸现的是学生的成绩价值,即把学生当作完成学校给予教学任务、全校评比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学生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特殊人才学生的发现和培养。这无异于掠杀,因为学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教学的本质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培养每一个人。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本质。只有这样,教育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社会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

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而把它划分到班,它应该追求一种学习氛围,体现一种特有的学习气氛,当每个学生都喜欢这个班集体,愿意在这个集体中学习的时候,这个班就能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教学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老师适时引导。当这里的适时引导可以变成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喜欢,当所有学生都喜欢你,欢迎你来上课的时候,那么学生对你的所教的学科将投入更大的热情,那时学生被动的学习将变成主动学习。

总之,重视每个学生是为了把因材施教做的更好,所以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广泛摄取每个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怀。让学生取得被认同,本着促进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使每个学生绽放不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