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066004)
一、传统篮球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篮球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担心任务完不成,多以教技术为主,忽视了个人技术。常此以往,学生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认为技术动作学的很到位了,结果,真正到比赛场上对抗时,所学技能不能应用到比赛中,这是当前习惯性只注重技术教学的通病。
篮球技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驾驭比赛的能力,是用战术来指导技术的串连,使技术在有对抗的状态下才能有更深的记忆和创造,单纯的以技术教学不注重与战术的结合,确实存在着很多不足,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篮球各个单元教学中运用“以赛带练”对技术的熟练掌握,采取了以下方法。
二、“以赛促练”的方法
案例一:以中学篮球课传接球的单元为例,在介绍各种传接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技术动作,并指出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有防守的情况下实战练习各种传接球,先从静态传接球,三人的“一防二”、五人的“二防三”(可以限制传球人的时间)、再过渡到动态半场“五对五”的人盯人防守情况下传接球。还可以只允许传接球状态下,全场碰蓝柱的比赛练习,最后进行全场分组循环比赛来强化技术的升华。
案例分析:
1.传接球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传接球人的视野,在有防守人的情况下能不能完成有效地传接配合,是检验传接球技术运用的最佳手段,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在竞争对抗中,无规则的跑动情况下完成传接球配合,是对进攻和防守双方体能的自然考验,无形中增大了场上每个学生的运动负荷,可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定时或定量地做出规定和要求,并且输者认“罚”俯卧撑或蹲起,然后,分组循环上场对抗,比练习有规则的跑动传接球感兴趣的多。
3.在有防守对抗的情况下,学生本身就能体验出传接球有什么问题,这时教师再给予指导和纠正技术动作要领,比直白的讲解要有效得多,学生也很容易掌握并且记忆深刻。
在以上比较接近比赛“状态”的组合练习下,再进行正式比赛时,学生就不会困惑。并且对那些传球及时、接球到位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及掌声鼓励,其他组学生负责记录,对“妙传”得分的,“妙传人”要加双分。
案例二:以篮球运球上篮单元为例,学习运球上篮(简称三步上篮)开始对投篮动作熟悉一下,教师指出动作要领和技巧,根据学生自己的实力,低手、高手上篮均可。然后分成人数均等的四组(或8组用两个篮球场),先以两组为单位进行运球接力比赛,看哪组最后先完成上篮任务(必须投进,不能违例)。输者和输者再比,赢着和赢着再比,规定每个人一个往返运球上篮或两个均可,或在篮下加防守的情况下进行上篮练习。
案例分析:
1.在熟悉运球上篮动作的前提下,按着已经分好的不同组从两个端线同时开始比赛,由于有时间的限制,必须在紧张追赶下顺利完成,才有可能获胜。这也是从实战出发,保持比赛的临界状态,来带动和促进运球技术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如果赶上同在一个篮下投篮的情况,在有干扰下,就要看谁投的快、投的准。比赛过程中肯定会有强有弱的,这时,需要由组长看情况来分配先后顺序,需要团队的配合,发挥出他们自主性、合作性的能力,最后才能有希望赢得比赛胜利。
3.即使投篮第一次不进,也需要快速找准投篮点进行补进,同时,在运球过程中要快,篮下要慢的节奏,节凑要适当才能达到上篮最佳效果,教师要在比赛的过程中,当场加以提醒和指导,加深学生的记忆并让其他人模仿动作做的出色的学生,每一轮教师都要点评,几轮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比赛的情况,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再进行分别指导和练习 ,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好多内容都可以采用分组实战比赛。
4.此方法,教师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采用“分组循环比赛积分法”为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后分组,提供了可观的依据,(因分组是实力均等,不能强强联合)。教师在讲解每一个单元内容侧重点时,对运用技术突出的学生都要加倍记分奖励。同时,在期末考试评价中,为学生间互评、教师评价提供了依据。
三、“以赛促练”的优势
1.模拟比赛、体验感知
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技术的条件下,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建立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体验。顾渊彦教授指出:“学生在从事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而获得的身体认知即是技术,而技术通过不断实践被掌握,则是技能。”“以赛带练、促练”让学生有体验、有感受的前提下,再对技术动作运用时,有存在不足给予纠正和指导,克服了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茫然性。然后再进行多次循环比赛。逐渐将技术升华的一个过程。在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和提高应变能力方面,比与实践相脱节的单纯技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在日常的技术教学过程中,从实战出发,重视战术意识和战术方法的引领带动作用,“以赛带练”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要学会技术,还要会学、会用,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技术,却不会运用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大大提高了篮球教学效果。
3.尝试比赛、改进提高
在学生对项目的规则、技术、特点等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尝试性地比赛”,让学生的比赛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学习该项目所需要的动作技术,在学生的动作技术等有了一定提高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性的比赛”,以此改进、提高学生的能力。
4.完善技术、动作定型。
在学生进行了尝试性实践后,加深了对学习项目的运动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认识,克服了机械、死板、简单模仿、技术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顺应了篮球运动多变的特点。这时,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不同的需要进行技巧演示,教授学生各种动作要领和合理运用技术的方法,让其结合实践和比赛反复强化加以巩固,从而促使他们技术动作的提高,进而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