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朗读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浅谈如何优化朗读训练

陈美玲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莲塘小学 362300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份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功训练。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见证。那么,如何优化朗读训练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儿童也不例外。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调动孩子积级参与的动力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

1 、巧设导语

成功的,富有激情的,紧扣儿童心理特点的课堂导语,就像乐章的序曲一样,能使学生一上课就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它不仅能自然和谐地导入新课,而且极富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产生朗读课文的强烈欲望。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都到过公园,那里有蓝天、白云、溪水、小桥和小鸟,真是美极了。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曾经有一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世人所惊叹。可是它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教师出示‘圆明园残亘’图片)是谁毁灭了它呢?”老师的激情导入,不仅确立了这篇文章的朗读基调,而且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2 、教师范读

范读是朗读指导最有效的方法。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辅以适当的表情、体态,能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作者及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如《黄继光》文中有一句话:“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教师可抓住重点词‘突然’,读出坚定、惊喜的语气,说明黄继光这一举动出乎战士们的意料。在读‘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一句时,教师可将头稍抬起,两眼注视前方,这样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把黄继光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感情,在朗读中也得到充分表达,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如读到欢乐时眉飞色舞,读到幸福时暖流遍身,读到激动时热血澎湃,读到悲伤时呜咽难忍,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听了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情绪,读书的积极性更高。

二、注重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要以深入理解课文为基础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法,但要正确表达出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却要以理解为基础,结合阅读训练进行指导,要把握两个重点:第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小学生的情感是在具体而清晰的形象和具体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用文字记录的图景,通过想象,具体、生动地映现在脑海里,从而加深感受,引发情感;第二,在明晰形象的基础上,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意义,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如《可爱的草塘》中有这样一段:“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这段话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先由教师(或录音)范读,学生凝神静听,脑海中展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茫茫芦苇,层层绿浪,一条清澈的小河,倒映着草塘美景,多美啊!学生似乎进入北大荒那令人神往的美妙世界中,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然地读出赞美、喜爱的感情。

2 、感悟朗读技巧

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需要在读的技巧上狠下功夫,多动脑筋。朗读技巧不应强行传授,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感悟语调、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等。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董存瑞请求任务时,对连长说了六个字:“连长,我去炸掉它!”这么几个字,怎么读出感情呢?我告诉学生,我是连长,你是董存瑞,你怎么向我请求任务呢?读像了,我才同意。这下子,学生就来兴致了,先练,再争着来向我请求,很快就读得像回事了。

3 、多种训练形式结合

教师除了善于指导外,还要变换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自由朗读、个别朗读、教师范读和引读、听录音读、配音朗读、师生共读、小组轮读、分角色朗读、边演边读、师生互评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选择适当的形式并适时变换,能收到事到功倍的效果。比如朗读《倔强的小红军》中小红军和陈庚同志的一段对话,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①指名读,其他学生听,要听懂每句话各是谁说的,并动手补上说话者;②默读,从人物的神态和说话口气的提示入手理解对话;③齐读,要求读出两人不同的思想感情,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说;④分角色读,联系全文和人物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至此,学生自然地被小红军那种倔强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所打动,同时也被陈庚热爱阶级兄弟的精神所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三 、正面评价,增强学生朗读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心理体验是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要切实针对每一位朗读者的情况,正视他们的差异,评价用语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评判,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教条。对于朗读出色的学生,要不惜赞语,如“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也到了那个美丽的地方。”“你真是一个小播音员,可以上电视了。”“听了你的朗读,就看出你很有思想”等,同时,点一下头,送一个微笑,翘一个大拇指,学生会感到信心百倍;对于朗读有不足的学生,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应先找其优点,再找差距,如“他的朗读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你这儿读得真不错,如果你把这个词读得再重些,就更了不起了。”这样的评价语言,不但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体验,而且自觉地寻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从而增强其朗读的信心。

朗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不懈地强化指导,优化朗读训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