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3

侧脑室穿刺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中的应用

叶靖宇

广西百色靖西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广西百色 5338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行侧脑室穿刺持续颅内压监测并指导临床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区间2015年1月 至2018年12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统计78例,分为常规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脱水降颅内压等治疗,基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侧脑室穿刺术+持续颅内压监测+调整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比较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 ADL)明显提高、术后3月mRS致残程度下降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甘露醇呋塞米使用量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在微创血肿清除术基础上同时行侧脑室穿刺持续颅内压监测调整脱水降颅压药物效果理想,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优化康复效果,应用可行性强,值得借鉴。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侧脑室穿刺术;颅内压监测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高血压高发性并发症,发病急骤、迁移速度快、病死率高,可致机体颅内压骤然升高,引致血肿破入脑室[1]。临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破入脑室多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侧脑室穿刺术等方法予以治疗,但实践指出,术后难以精准掌握机体颅内压变化状况,无法判断病情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康复进程[2]。研究表示,持续颅内压监测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破入脑室中可对病情严重程度展开实时监测,为预后及临床用药提供指导,进而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及病残率,鉴于此,本院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治患者开展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统计78例。纳入标准:经诊断满足WHO中有关高血压性脑出血判定标准;经头颅CT影像学检查证实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用多田氏公式计算在30-50ml,GCS6~15分;首次发病,患者家属同意微创手术治疗,并签订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因肿瘤等原因所致颅内出血;凝血机制异常;手术不耐受;脑血管畸形;颅内感染、意识障碍。分为常规组(n=39)和观察组(n=39),常规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55岁,均龄(69.51±7.26)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56岁,均龄(69.74±7.41)岁。两组相关性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脱水降颅内压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基础性治疗,以此为前提,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同时行侧脑室穿刺术,用三通阀连接多参数监护仪、侧脑室引流管和压力感受器,调节颅内压监护模块,持续监测颅内压5d~7d,结合所测量结果划分成颅内压轻度、中度及重度升高表现,并以此展开对症诊疗,监测结果:轻度颅内压升高23例,颅内压波动范围处于15-20mmHg左右,提示存有脑水肿表现,仅予20%甘露醇125mlQ8H基础性治疗;中度颅内压升高10例,颅内压升高>20mmHg,或颅内压波动范围超过10mmHg且持续时间>10min,需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联合运用脱水药物,取药物20%甘露醇125ml静滴Q6H、呋塞米20mg静推Q12h,定期实施头颅CT复查;重度颅内压升高6例,颅内压升高>40mmHg,大剂量脱水降颅压效果差,转外科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1.3 观察指标

①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以ADL量表进行两组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同时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mRS评分,分数0-6分,得分越低提示恢复效果越好,残疾越轻。

②并发症与再出血率。并发症主要是脑积水、脑脊液漏及感染,同时对两组再出血率实施统计分析,并将数据详细记录。

③甘露醇、呋塞米使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资料均通过版本为SPSS23.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分析,其中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以t检验,表示为平方差;并发症等计数资料则用卡方验证验,表示为%,测定结果以P值表示,P<0.05对比差异显著,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ADL 及mRS

结果表示,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相较于常规组明显升高,mRS评分降低,P<0.01,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ADL 及mRS(608b7505d3c2a_html_44499fe42dae45b7.png ;分)

组别

术后1个月ADL

术后3个月mRS

观察组(n=39)

80.25±4.15

1.87±0.78

常规组(n=39)

68.59±5.29

2.36±0.47

t

10.830

3.360

P

<0.01

<0.01

2.2 并发症与再出血率

观察组并发症率、再出血率与常规组比明显较低,对比差异显著,于统计学有意义P<0.01,见表2.

表2:并发症与再出血率(n;%)

组别

脑积水

脑脊液漏

感染

总发生率

再出血率


观察组(n=39)

1(2.56)

0(0.00)

1(2.56)

5.13%(2/39)

2.56%(1/39)


常规组(n=39)

4(10.26)

3(7.69)

4(10.26)

28.21%(11/39)

23.08%(9/39)


608b7505d3c2a_html_2c1911cf584c9247.gif

--

--

--

6.303

5.014


P

--

--

--

<0.01

<0.01


2.3甘露醇、呋塞米使用量

观察组甘露醇、呋塞米使用量(300.69±42.88)g、(21.52±1.34)mg低于常规组(421.25±60.45)g、(28.58±2.35)mg,具统计学差异P<0.01(t=8.133、16.298)。


  1. 讨论

脑室为机体脑脊液循环的重要通路,一旦脑出血破入脑室,则可致血液形成血肿,并以血凝块的状态凝集于脑室,使脑脊液通路遭受阻碍,最终致颅内压升高,随颅内压升高,患者从刚开始头疼、头晕渐渐变为昏迷状态,严重者累及生命[4]。现阶段,临床多采取手术予以治疗,如微创血肿清除术、侧脑室穿刺术等,并辅以脱水降压诊疗,旨在降低颅内压,引流脑室内血凝块。脱水剂为脑出血术后诊疗关键,能够加速水肿吸收,防治水肿产生,甘露醇为常见脱水剂,有益于增强血浆渗透压,减小颅内压,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脱水剂使用量剂时间上并未达成统一标准,常常是依据经验亦或是常规用药[5]。同时此药物易诱发水电解质紊乱、组织水肿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大剂量运用时,可致肾小管细胞损伤,进而引发急性肾功衰竭。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实现目标性脱水降压目的,结合所监测结果进行甘露醇使用量及时间的调整,不但与预期效果保持同步,且最大化防治并发症[6]。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ADL提高,MRS评分致残程度下降P<0.01;观察组脑积水、再出血率等较常规组明显较低,甘露醇呋塞米使用量低于常规组P<0.01,提示持续颅内压监测可尽早对颅内压变化予以掌握,进而采取对应的诊疗措施,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致疾率。需要强调的是,颅内压监测亦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侧脑室穿刺有创颅内压监测等有创操作可致穿刺路径出血发生,使脑组织受损,而监测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加大颅内感染风险,随无创颅内压监测的逐渐运用及推广,颅内压监测安全性大幅度提升,为临床诊疗奠定坚实基础[7]。俞巧兰等人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治患者实施研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结果发现,观察组甘露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观察组甘露醇使用量较常规组明显较低的结果近似一致,证实本研究真实可行[8]

综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在微创血肿清除术基础上同时行侧脑室穿刺持续颅内压监测调整脱水降颅压药物效果理想,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减少再出血率,优化康复效果,应用可行性强,值得借鉴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宗臣, 马超, 杨林. 后颅窝开颅及侧脑室枕角穿刺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10):19-20.

[2]陈苑新, 黄鹏, 徐财文等. 枕大池引流联合侧脑室引流在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9, 017(007):157-158.

[3]杨涛.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07):91-91.

[4]张亮, 付辉, 孙智宏等. 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03):92-93.

[5]刘俊辉,蔡程. 脑室外引流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中的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 2020, 39(21):92-94.

[6]薛桂亭. 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12(08):44-44.

[7]蔡智立, 何奕涛, 曾思琳,等.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 2019, 39(12):10-12.

[8]俞巧兰, 薛元峰, 尹立成等. 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2019, 003(01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