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艺术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2
/ 2

非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艺术的融合

宋洋 孙真珍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邮编 250107

摘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符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当代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作品创作当中,结合中国传统符号,依托当代艺术作品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世界接轨,结合当代艺术创作,创造符号中国化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取得了众多成就和突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也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音律优美,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何以传承至今值得探讨。通过分析两者结合的现实意义,探究文化与艺术融合的可行性策略与资源转化形式,力求通过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城市文化建设的相关战略政策,提升整个城市建设的艺术和文化魅力,传承与活化非遗文化,将非遗文化资源在公共艺术空间转化应用,打造城市形象IP,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感染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符号、当代艺术、非遗文化

建筑大师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知道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化,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各地区域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演变。当今社会学识研究当中,符号学基本起源于四个方面:首先是现代语言学理论,其次是符号论思想,再次是现代逻辑学,最后是符号形式哲学。当代符号学的创立以国际符号学协会的成立、现代符号学的创立和出版学术性会刊《符号学》为标志。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关键细节部分,不仅成为艺术家进入城市环境创作的主要通道,更是国家形象战略和宣传导出的必要产物。探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文献和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格式塔心理、集体无意识心理和民族文化心理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心理基础。非遗文化介入公共艺术,走进大众生活,本文就是将非遗文化作为独特民族艺术资源与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艺术融合及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资源转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符号在非遗文化资源发展

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虽然不直接提出符号学的观点,但关于符号的思想学说已经十分普遍了。古书《易传·系辞》有云符号与天地;老子也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由此说明,世间万物都有其各自的属性和名称,也都代表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来看,公共艺术最初强调的是开放性和公共性,甚至带有强制性美学色彩的开放,比如徽派建筑群、西方经典雕塑群,这些公共艺术品虽具经典魅力,但远不符合时代审美和地域接纳度,所以公共艺术在当下已不再是停留在满足日常所需的艺术造型品,更应该作为一种理念的变革,是鲜活的有生命张力的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表现的是各人类群体世代相承的深层文化结构和文化底色,是民众自己创造和共享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精神文化宝藏,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在中国古代,龙凤呈祥代表了皇族权威的至高无上,甲骨文直到现在的汉字,周易八卦,天文气象,星座典籍都一直彰显着符号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对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来说,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来的中国民族文化符号,更是成为了丰富众多艺术文化领域的佼佼者,并伴随而来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转变和迁徙。

二、当代艺术影响下的传统符号

关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当中结合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演绎和发展,已经有很多佼佼者进行尝试,并且在国际当代艺术市场上,取得了不小的认同感,引起共鸣。近几十年来,中国当代的艺术家不断地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的符号资源进行当代艺术创作。这些文化资源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又有近百年以来新中国发展的新传统艺术符号。中国当代艺术当中的传统符号运用现在也相当普及,而且也已经在当代文化市场当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中国美术现代化运动的基本性质是自设自叙,但每一次运动都是在不同层面以不同的方式与西学发生关系、解构传统,又在不同角度质问传统。”与此同时,借用当代艺术发展创作的形式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符号,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创作者的生存环境,以达到满足内心的文化归属感。以当代艺术家徐冰为例,他的当代艺术作品《天书》共耗时四年时间完成,将偶同的传统简体中文进行繁体复杂化,同一个文字相互切割分成上下左右几个部分进行重组,形成与汉字相近但无意义的零件组成文字。城市公共文化上,建立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深刻反映时代特色,有效引导时代风气。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元素和主题选择上,应当力求体现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展现中国特有的诗情和意境。作品以成册的书册或卷轴展示,整副展示在场地空间当中(地板、天花板垂直展示),四千多个艺术家联手合作《天书》活字版的亲自篆刻,乍看之下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中国汉字,然而仔细查看却发现无法弄懂真正的内涵,包括艺术家本人在内,都不能够读懂和正确书写。

三、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融合分析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世界当代艺术创作的发展史上,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本土文化的与世界文化之间的转换与联系,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当中的重要讨论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重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当代艺术大发展史上已经开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中国传统符号化语言也是焦点问题所在。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城市魅力需要通过公共艺术形式来引领大众的意识与精神追求。2016年习大大就曾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会议中特别提出,“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然而,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从1949年的10%城市化,到2020年达到近70%的城市化。结合装置艺术展览、纪念文创产品、数字媒体融合等多种手段,非遗文化得到普及宣传,挖掘在地文化遗产资源,转化城市形象IP定位,在整体发展城市艺术魅力的过程中,传承与保护源远独特的非遗文化;城镇化进程加速,一方面带来城市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方面却也在公共环境中折射出更大的社会公共性问题,比如资本利益的驱动、传统文的蔑视、艺术审美的缺失、低俗趣味的泛滥、奢靡消费的倡导……目前国内的公共艺术还多局限于形式美和艺术家个人化的创作中,虽独具个人特色与艺术魅力,但要被大众认同与欣赏,甚至产生共鸣还差距较远。因此,非遗文化不只是形象活化与融合,更是一个衍生变化的资源。通过城市公共装置,将有形资源如民居、服装、风俗崇拜等传统符号图形视觉化,更要体现特定空间特定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精神共享,联结民众生活话题参与互动,最终成为城市共有文化,提升城市公共精神面貌。

  1. 结束语:

怎样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当中,以当代的艺术语言,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解读,怎样穿凿出更多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大势所趋的符号化中国当代主义艺术作品和理念,怎样通过不同的技能手法,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当代的传统中国是如何吸引艺术界目光的,这就是解决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在当代艺术市场上站住脚跟的关键所在。地域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的特定产物,是一种“记忆”和“文脉”,当人们重新审视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时,必会将其注入到某类产品或作品之中,成为抚慰或唤醒人们记忆的纽带。公共艺术也必将承载着地域历史与时代使命在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浪潮中源远流长地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满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变迁·传承·发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54-60.
    [2]刘永涛. 公共艺术是不是“学术泡沫” [J].美术观察, 2008(5):26-28

[3]周秀梅. 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 武汉大学, 2013.

[4]王强著. 走向生活的艺术——艺术市场解密[M]. 北京: 中国馆建筑共有出版社, 2018.8: 10-11.

[5]蒋原伦. 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化[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02.
[6]贺万里. 谁在附庸风雅? [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

  1. 左衡.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J]. 中国音乐教育, 2003(6): 27.
    [8]王廷弼, 沈卫建. 春愁·悲秋·明月相思——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举隅[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1): 97-98.
    [9]刘晓航. 浅析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7): 49-50.


作者简介:

宋洋(2001.4-), 男,汉族, 山东省威海市人,山东协和学院 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

孙真珍(1986.10- ),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 工学院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