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一小步 成长一大步 —“我和金陵有个约会”研学旅行活动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研学一小步 成长一大步 —“我和金陵有个约会”研学旅行活动的实践探究

袁雯

浙江省宁波市 象山县大目湾实验学校


谁说我们的教室都在学校里?其实还有社会更广阔的舞台。谁说我们的学习方式总是老师说,学生听?还可以是“行走中的课堂”,一边旅行,一边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研学旅行,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新载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

一、精心“踩”点,合力“研”题

1家校合力,组建志愿者团

为确保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序、顺利开展,首先,我在班内组建家长志愿团,按照家长的兴趣爱好、职业专长等,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统一整合,将参与研学旅行的家长分成专家引领、安全保障、参与评价等小组。家长志愿团对研学主题、研学内容、线路安排、形成规划等进行具体商讨,家长志愿团再与承办方认真磋商,制定科学高效的行程方案和详细的应急预案,使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创新形式,确定研学主题。

家长志愿团献计献策,最后确定暑期开展“我和金陵有个约会”研学旅行活动,旨在挖掘南京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南京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引领六年级学生“游历”南京多个文化胜地,了解与此有关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在“游”与“学”的探究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能力、丰富思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激同学们的爱国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学前,我指导学生“备课”:了解金陵是个什么地方?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借助网络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广泛了解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传统美食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提高对研学地点的整体文化认识。

研学旅行面向的对象是学生,有了第一步的知识储备,在确定研学旅行“站点“的时候,我改变全程规划带队的传统形式,而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结合学生视角,充分发挥学生的”创生”能力,激发学生的组织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师生共同参与制定了研学旅行三个主题:即“往昔今夕,感悟文教之美;携手历史,放眼美好未来;街巷之间,品味金陵美食”。


3、分工合作 ,组长组建团队。

班会课上,我引导全体学生推荐研学组长,接着带领组长召开会议,落实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小组研学分工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每人必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任务来完成,组长的职责要先考虑能力弱些的同学,学会承担重任,保证组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组建小组后的第一次研学商讨中,组长们带领组员完成小组分工表,明确分工任务,完成时间,安全事项和礼仪培训等。

二、“研”有深度,“行”有厚度

清晨,云烟点亮笑颜,同学们准时到校集合,有序排队,乘上巴车,向远方进发。一路上,在家长志愿团的组织下,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车旅”活动,或唱歌,或朗诵,或表演,或展示各式各样的个人才艺,在互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在知识中激发热情。不知不觉中,研学活动已经开始。

研学第一站:心怀敬仰,拜谒国父,肩负新使命。

怀着对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敬重和钦佩,同学们登临紫金山,拜谒中山陵,在青松翠柏中趋行,拾392级台阶而上,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的走不动了,有的脚上起了小水泡,有的累得气喘吁吁......但在小组队员的的鼓励下没有一个孩子放弃,大家努力坚持。组员间互相扶持,一句句加油,鼓励着彼此,最后全部挑战成功。

在博爱坊、陵门、碑亭及祭堂之前同学们久久伫立,敬赏先生“博爱”“天下为公”“天地正气”的手书,想先生博大情怀,思先生“三民”思想。在祭堂中,同学们瞻先生雕像,谒先生陵寝,想先生伟功,感到一代伟人——中山先生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民主和富强殚精竭虑,立下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同学们郑重承诺,大声宣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继承先生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研学第二站:悼念同胞,勿忘国耻,奋发新作为。

在庄严和肃穆中,同学们步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悼念广场,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全体师生、家长举行了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奠仪式。同学们注目五星红旗高唱国歌;两位同学代表学校向遇难同胞敬献花圈;大家向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全体同学齐朗诵《英雄》,表达了沉痛的心情以及对和平的珍视。祭奠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参观了墓地广场、遗骨陈列室、雕塑广场、和平广场,现场的气氛、森森的遗骨、真实的图片、触心的雕塑带给同学们的是对同胞遇难悲痛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历史的深沉思索。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终于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让祖国越来越强大!”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有新作为,让耻辱和血腥永远不要重演。

研学第三站:博物馆中,徜徉历史,更持新自信。

走进巍峨壮观、洋溢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南京博物院,同学们参观了历史馆、民国馆、数字馆,犹如进入历史知识的宝库,穿越历史生活的天空。丰富的展品,真实的数字模拟,使人目不暇接,感叹不已。同学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更感受到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加深了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他们坚信,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是他们茁壮成长的土壤。

三、“行”而有思,“思”而行远

(一)分享成果

研学旅行结束的那个晚上,三个不同主题的小组成员在家长志愿团的指导下精心准备第二天的小组汇报,让研学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和提升。因为源自实地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小组的分享汇报非常精彩生动,得到了全体老师、同学和家长们的一致肯定。

“文教组”现场演示讲解了古代祭庙的步骤和礼仪,通过比较古今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历史变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受。对孩子们来说,这既是一次全新的人生体验,又是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历史组”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各研学点的历史文化,用一首首诗歌表达了对古圣先贤和仁人志士的崇敬和怀念,更坚定了要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人的决心。“你知道南京吃鸭子的历史是从改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美食组”的成员则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专业人士和当地居民等方式,以金陵“盐水鸭”为例,介绍了金陵“鸭文化”及历史,讲解了盐水鸭制作工艺、步骤,还分享了它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并集体朗诵了一首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赢得了其他小组同学和家长的阵阵掌声。诚然,这些老底子的南京味道,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味蕾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二)交流反思

研学旅行结束后,各研学小组组长召集队员开展反思环节,每个成员对研学的表现进行认真反思,先由自己评定,再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是由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只要加强自身约束,就能克服缺点。

在全班总结时,我根据各小组学习是否认真,探究是否积极,是否学会自我管理——管理研学任务完成时间——管理负责的任务——管理参观的纪律方面,进行点评和颁奖,孩子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共同进步才算得上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除全班分享汇报外,我特别组织研学组长进行一次深入的分享总结,从组织、协调的缺点、发现的问题,改进措施等“诊治”本次活动,给每位组长颁发小领袖奖章,更为下次的研学活动收获了更多的宝典秘籍。

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狄尼斯曾说,“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只读了其中的一页。” 如果说读书带来的是平面的世界,研学旅行中的一切则是立体的。研学旅行使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是“知”与“行”的结合,让孩子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学会互相帮助;在各种活动中增强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这次研学之旅给同学们心灵带来的震撼是任何教科书所不能比拟的,这不仅仅是研学之旅,更是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