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天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四川成都 ) 611930
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其中颈椎病就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而且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这种病又逐渐向年轻群体发展的趋势。颈椎病这病说不严重实际也是挺严重的,它会引起患者颈部出现持续性的压痛,限制患者颈部的活动,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神经,从而引发头痛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品质。有关颈椎病在我国传统中医中早有相关症状的记载,主以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本文将简单为广大读者介绍一下如何应用中医针灸来治疗颈椎病。
在介绍治疗方法之前我们应该对颈椎病有所了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其并非一种疾病,而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等症状的总称,属于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其发病多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而形成,发病后患者因神经根受到挤压和刺激而出现疼痛以及颈部功能受限的情况,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救治,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造成瘫痪。中医将颈椎病归为“痉证”、“眩晕”、“痹证”范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颈椎病可分为4种类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不同分型的颈椎病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使得其具体的治疗方式也有所区别。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在颈椎病的治疗中通常是将针灸和推拿在中医辩证的引导下联合使用,下面则是5种不同分析颈椎病具体的特征以及相关针灸治疗法。
首先是颈型颈椎病,该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劳损、退变引起的以颈部症状为主伴有枕、偏头或肩、上背部不适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群体,针灸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用1.5寸针双手夹持直刺1-1.2寸。取穴:项背正中线刺激点3-8点即自颈3棘突至胸10棘突下取5针;颈第一侧线:紧贴颈椎棘突旁开0.5寸双侧沿斜方肌内侧缘各取5针.
其次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该分型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和锥体骨质增生性病变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同时也是颈椎病类型中发病率最高的分型。针灸治疗时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主穴取双侧C3-C7夹脊穴,配穴取合谷、落枕、后溪。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术者刺手、押手及穴位常规 消毒,取0.3mm×40mm毫针,于损伤神经根上下夹脊穴,直刺至横突,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
第三种是脊髓型颈椎病,该分型是以颈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继而发生椎体退变、骨质增生,退变的间盘和骨对脊髓和支配脊髓的血管形成压迫,慢性脊髓压迫所致的脊髓病理变化。针灸治疗脊髓型取风池、C2-C7夹脊、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最后一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该分型是因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关节囊松弛,内平衡失调,刺激交感神经,使椎动脉痉挛,缺血引起的以眩晕头痛为主症的颈椎病。针灸治疗主要取大椎、风池、颈椎夹脊穴C3-C5棘突下旁开0.5寸处双侧同取共6穴。大椎穴进针1寸,针尖方向略偏上,沿左右棘突行针,行针3次后将针留大椎穴上。风池穴进针1-1.5寸,针尖方向为对侧眼球,颈夹脊穴直刺深1-1.2寸,针下出现麻胀感后小幅度捻转1分钟,留针30分钟。
除了上述根据病症分型进行针灸治疗以外,颈椎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对颈部的使用,并规范自己的坐姿,并且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主以劳逸结合,晚上睡觉时选择较矮的枕头;加强颈部的锻炼,通过做一些肩部或颈部的伸展运动或拉伸运动来帮助颈部周边的肌肉和神经放松,但每次锻炼得有个度,不要过度拉伸,以免造成肩部或颈部肌肉挫伤;注意对颈部的保暖,避免直接让冷空气侵及颈部或肩部肌肤,冬天可通过围围巾的方式对颈部进行保养。平日里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乳制品等,尽量减少对含有刺激性食物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通过以上文章想必各位读者已经对颈椎病的中医针灸治疗以及平日的注意事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颈椎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严重影响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通过使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在保证了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快乐生活的资本,因此在平日里务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加强锻炼力度,才能真正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