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00
【摘要】 目的:对刺激性康复护理用于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效果及促醒作用作探究分析。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患78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予以刺激性康复护理。比较各组意识恢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患意识恢复总有效率89.74%较参照组的64.10%高;并发症发生率7.69%较参照组的28.21%低,各组比较(P<0.05)。结论: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患应用刺激性康复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病患清醒,避免并发症风险,可大量推广应用。
【关键词】刺激性康复护理;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意识恢复效果;并发症
脑外伤严重者极易引发持续性植物状态,此类病患对自身与外界的认知功能可完全消失,存在一定的睡眠-醒觉周期,脑干、下丘脑功能正常,可睁眼,持续时间大于1个月即为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意识障碍[1]。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帮助病患恢复意识是现今临床非常关注的课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常会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而刺激性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此,本文特就其应用于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患的促醒作用进行了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患78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6至81岁,平均(59.2±5.1)岁。研究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7至83岁,平均(60.1±4.8)岁。入选标准:均因脑外伤而致病,且符合持续性植物状态确诊标准[2];家属均同意病患参与研究。剔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及其他严重疾病者。各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对症治疗,补充营养,平衡水电解质,以及理疗、推拿和针灸等康复疗法等。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刺激性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视觉刺激:每日对病患进行2次自然光照射,通过强弱光和彩光进行交替刺激,40分钟每次。如光线不佳,可使用彩色照片或物体刺激病患视觉;当病患注意力集中于某物时通过视觉追踪法让其视线跟随物体移动。每日上午或下午带病患于护外接近观空气、阳光和湿交的刺激,30分钟每次。
(2)听觉刺激:通过播放病患喜爱的电视剧和音乐等来刺激其听力;指导病患家属通过讲笑话、聊天或读书等来帮助其恢复听觉。
(3)嗅觉刺激:应用香枕给病患睡觉,利用其所散发的香气味在刺激其嗅觉;选取病患喜欢的香水、食物和鲜花等来刺激其嗅觉,每次持续10秒,注意不可将物品接触到病患皮肤。
(4)触觉刺激:在病患面部、头部等敏感部位应用护肤液或衣物作持续刺激;通过按摩或叩背等对病患进行刺激;同时予以热金属汤匙或凉金属汤匙刺激病患,以提升其凉热感知能力。
(5)运动刺激:帮助病患进行坐起、站立、坐下等被动活动;同时由近至远的被动活动病患全身关节,活动需循序渐进,1小时每次,每日两至三次。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各组意识恢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意识恢复判定:参照南京会议制定的意识恢复疗效标准判定,总分为18分,即评分大于11分者为基本痊愈;评分在6至11分者为显效;评分要1至5分者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c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各组意识恢复效果
研究组病患意识恢复总有效率89.74%较参照组的64.10%高(P<0.05),如表1。
表1比较各组意识恢复效果(n=39,例)
组别 | 基本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参照组 c2 P | 14 10 | 12 8 | 9 7 | 4 14 | 35(89.74%) 25(64.10%) 5.850 <0.05 |
2.2比较各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例)分别为泌尿系统感染2例、压疮1例;参照组发生率28.21%(11例),分别为坠积性肺炎4例、压疮3例、泌尿系统感染和关节痉挛各2例,各组对比(c
2=4.266,P<0.05)。
3 讨论
脑外伤多是由于摔伤、车祸和暴力击打等外力作用而致,其病情通常比较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或致死率。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难度极大,既往临床甚至认为其是无法治愈的,有的病患家属甚至放弃治疗[3]。随着不断深入的医学研究发现,人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神经元,而刺激性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苏醒具有重要意义[3]。
有研究证实,通过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患进行刺激性康复护理,能激活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并提升其兴奋度,从而促进大脑功能恢复,进而加速病患觉醒,恢复其意识[4]。本研究也显示,研究组通过应用刺激性康复护理,病患意识恢复总有效率89.74%较参照组的64.10%高;并发症发生率7.69%较参照组的28.21%低,各组比较(P<0.05),可见刺激性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患苏醒有着积极作用。在护理中予以光照或物体对病患进行视觉刺激,有利于唤醒其记忆,提升其中枢神经反应性,促进受损神经修复;而听觉刺激可通过各种声音形成的声波刺激病患脑干上行系统,提升生物电活性,从而增加神经反射,进而促进脑意识恢复;同时再予以触、嗅、味觉及运动等各种刺激可使病患保持正常的感觉输入,从而促进大脑树突生长,增加突触连通,提升觉醒程度,进而加速意识恢复[4]。
总之,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病患应用刺激性康复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病患清醒,避免并发症风险,可大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迎迪.刺激性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作用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9):200-201.
[2]李昕.刺激性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作用的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9):74.
[3]王冉冉.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20,7(15):152-153.
[4]周志梅,杨文辉,熊爱华.刺激性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作用的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4):2148-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