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乳腺疾病的预防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产褥期妇女乳腺疾病的预防护理

冯桂云

鄄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 鄄城 274600


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新模式保健对产褥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36例孕妇,产前给予产褥期新模式保健的健康教育,产后42—60d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子宫附件B超等检查,了解产妇产褥期的饮食、行为、母乳喂养情况、产褥期常见症状和疾病发生情况,以及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中初产妇产褥期乳腺疾病发生12例,其中乳腺炎1例,乳头皲裂4例,乳汁分泌不足7例。对照组发生乳腺疾病38例,其中乳腺炎7例,乳头皲裂12例,乳汁分泌不足15例,漏乳4例。两组乳腺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知晓产褥期保健知识并按产褥期新模式保健“坐月子”后,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其身体健康状况也欠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产褥期保健模式。

关键词: 产褥期保健;产褥期;坐月子;健康状况

产褥期的起居饮食比较特殊,有研究认为,产褥期的疾病与传统“坐月子”的某些饮食和行为禁忌有关。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观念和方式的不断改变,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产妇在产褥期的正常哺乳和生活质量。为了保障广大孕产妇“孕期安全,分娩顺利,产后健康”,我院围绕产前(孕期)、产时(分娩)、产后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每月开设一堂关于产后科学“坐月子”的健康教育课。本研究探讨产褥期新模式保健对产褥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产妇及产后体检妇女236例,产妇产前均身体健康,无合并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岁,观察组120例全部应用中医理念进行防治,其中剖宫产46例,正常分娩74例。对照组116例行常规治疗护理,其中剖宫产38例,正常分娩7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起居保健:因产后多体质虚弱,应向产妇宣教养生之道和顺应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起居方法,动员说服教育初产妇及其家属改变旧观念、旧习惯等不良行为。

(2)辨证施膳:产后即嘱产妇饮红糖水300—500ml,饮食应含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富含矿物质。应多食汤类,多饮水,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烈性酒。饮少量甜米酒,有助于乳汁的分泌。指导产妇合理荤素搭配,食用丝瓜、玫瑰花等具有行气通络、化淤散结功效之品。

(3)保健指导:坚持有益的体育锻炼。孙思邈说:“身体常使小劳,则百达和畅,气血长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教会产妇一些简单的中医功法。比如:双臂上举和外展扩胸交替;或者做乳房自我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每日2—3次,每次20min。

(4)情志护理:中医认为,乳腺疾病多由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血凝结所致。有研究证明,焦虑情绪与疾病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指导初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克服哺乳的心理障碍,加强保健意识,并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促进泌乳量充足的主要因素。帮助产妇制定产后康复计划,并指导家属配合参与,以增加产妇完成护理计划的主动性和建立健康行为的积极性。

1.3判断标准

乳房发生明显肿胀疼痛,局部症状明显或发生乳头皲裂,缺乳(乳汁分泌不足),漏乳(乳汁自出)者为阳性;无症状或仅有乳房轻微肿胀疼痛,经硫酸镁或中药芒硝湿敷后即消失者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初产妇产褥期乳腺疾病发生12例,其中乳腺炎1例,乳头皲裂4例,乳汁分泌不足7例。对照组发生乳腺疾病38例,其中乳腺炎7例,乳头皲裂12例,乳汁分泌不足15例,漏乳4例。两组乳腺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乳腺疾病发生率

60b5e90e6e3c0_html_ffaf21e597d9d09e.jpg

注:χ2=7.09,P <0.01

3讨论

产褥期新模式保健是不同于传统“坐月子”的产褥期保健,其主要是指基于现代卫生及营养保健科学理论,由专业人士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产褥期保健知识宣教,以摒弃传统产褥期保健模式中不合理的饮食及行为,为更好地保护女性产后身心健康服务。产褥期保健教育主要包括产后常规护理指导,产后饮食营养搭配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心理保健指导,产后康复运动指导,计划生育指导等。传统产褥期保健模式中有很多禁忌行为,如产褥期不洗头、不刷牙、不洗下身、不正常活动、不晒太阳、不开窗通气及饮食禁忌等。然而传统的坐月子方法是否能配合现代生活起居,调理妇女身体状态尚有待证实。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妇女的产后妇科疾病与坐月子情况并无明显关系。这也可能因为坐月子的传统方法无法适应现代生活,需要进行改变。因而,在产褥期运用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产妇的现代生活起居、饮食、运动锻炼以及情志等方面进行干预,从而使机体由不稳定状态平稳过渡到平衡状态,可以减免产褥期乳腺疾病的发生,也对传统坐月子的习俗进行补充修正。目前,一项对河南地区的产后妇女饮食和生活护理干预实验正在进行,目的是把基于现代健康理念的医学护理措施相比于传统坐月子的护理而证实效果的优劣。而中医在此方面已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未病”养生护理经验和理念,是值得借鉴和应用的。

产褥期乳腺疾病多与素体阴虚、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产后正气尚虚,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情志失调、饮食起居的失衡很容易造成气血凝结而致病。宋金元时期,中医将乳房肿块统称为乳中结核;明清时期,对乳癖已有较明晰的认识,如龚居中认为乳癖性若顽核,不疼痛。明代《外科正宗》中记载:“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由此可见肝、脾、心三脏与乳癖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乳头属足厥阴肝经,郁则伤肝,肝失疏泄则胸胁脉络气机不利。乳房属胃,脾胃之为表里,脾伤则运化无权,经络痞涩,日积月累,结滞乳中而成病。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将乳癖概述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若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以上均说明了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学上的重要影响。现代对于该疾病的中医辨证通常把乳癖分为肝郁火旺及脾虚血亏;乳泣分为肝郁火旺、脾虚血亏、肝郁痰凝、冲任失调;乳癖分为肝郁痰凝及冲任失调;乳癌分为肝郁痰凝及冲任失调,而正虚毒炽非原位癌的证型。将上述相同证型合并,得到肝郁火旺、脾虚血亏、肝郁痰凝、冲任失调4个证型。也有裴晓华教授提出要从“肝脾、火热、气血”三方面论治乳癖。故综合上述情况,预防产褥期乳腺疾病主要应以疏肝补气为主并且开展有益的身心活动疏通情志。本文中的护理方法也是依据该理念。

综上所述,在知晓产褥期保健知识并按产褥期新模式保健“坐月子”后,广州市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其身体健康状况也欠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产褥期保健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翠珍.中医体质辨析应用于社区产褥期妇女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198-200.

[2]顾晶菁,姚继兵,施君瑶,等.产褥期妇女中医保健知信行与需求的现况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3):23-25.

[3]张红伟,王丽琼.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干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3406-3409.

[4]徐胜芳.产褥期合理营养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8):101-104.

[5]范文昌,蔡丽华,莫妙玲,等.“坐月子”之药膳食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