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有效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有效性的影响

密弘飞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研究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时效性、满意率、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取71例研究对象(即:我院2020.01-2021.03抢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等差数列法分组,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和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对比抢救时效性、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整体抢救用时比常规组短,常规组护理缺陷率11.11%,抢救成功率80.56%(29/36),前者比观察组0.00%(0/35)高,后者比观察组97.14%(34/35)低,同时,对比家属满意率,观察组94.29%(33/35)比常规组77.78%(28/36)高,P<0.05。结论: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具有缩短抢救用时,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抢救有效性、抢救成功率的作用,患者家属对此护理模式具有较高认可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有效性;多发性创伤患者;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抢救效果

多发性创伤可累及多个器官组织,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障碍、休克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属于严重损伤[1]。完善的创伤急救体系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率。常规护理模式存在团队协作欠佳、职责不明、职位分配不均等护理缺陷,难以取得更优护理效果[2],故此本文结合我院2020.01-2021.03抢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护理资料,着重研究探讨了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20.01-2021.03抢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取71例作为观察样本,等差数列分组。入组标准:接诊时存在呼吸暂停、呼吸窘迫及各种休克征象,GCS≤8 分,签署知情同意书,ISS≥16 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排除标准:中途死亡或退出,合并精神障碍疾病,接诊时创伤发生12h以上者。观察组有35例样本,18至60岁,平均(39.16±9.52)岁,54.29%(19/35)男,45.71%(16/35)女,常规组有36例样本,19至60岁,平均(39.23±9.47)岁,52.78%(19/36)男,47.22%(17/36)女,(P>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方法如下:其一,组建团队,分诊、呼吸、循环、创伤护士各1名,创伤护士负责拟定护理方案,评估创伤情况,监督、组织护理工作及相关模拟演练、培训活动,需具备5年以上护士资质。其二,护理步骤:①分诊护士需在患者送达急诊室后快速评估创伤分级,判断是否启动团队护理流程。②呼吸、循环、创伤护士接到分诊通知后,需要即刻进行抢救准备工作,启动快速抢救通道进行协作抢救护理。③创伤护士需对患者对光反应、肢体活动、昏迷程度、出血情况、肢体暴露、脊柱损伤度进行评估,循环护士需对尿量、血压、脉搏、肤色、血管充盈实践进行评估,呼吸护士评估呼吸及气道情况。④协助值班医师依据汇总报告拟定、实施抢救方案,创伤护士需对活动性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备血、配血、加压包扎护理,循环护士应持续监测动脉压,呼吸护士应立即将患者口鼻腔异物清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抢救用时,记录抢救成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问卷评估家属满意度:不满意时,分值低于70分,70至90分为尚可,很满意时,分值高于90。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0b5f8c3b1366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抢救时效

分析表1得:观察组整体抢救用时比常规组短,P<0.05。

表1 抢救时效 (60b5f8c3b1366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min)

项目名称

观察组 n=35

常规组 n=36

T

P

护理人员到位

0.21±0.06

0.33±0.14

4.670

0.000

建立静脉通道

1.61±0.29

1.98±0.49

3.858

0.000

颈托使用时间

2.79±0.68

3.61±1.08

3.816

0.000

药物使用

2.01±0.31

2.51±0.82

3.380

0.001

气道管理

7.02±1.96

8.84±2.03

3.842

0.000

血标本送检

9.49±3.08

11.26±3.87

2.129

0.037

首次 CT

27.05±4.16

32.97±6.38

4.617

0.000

进入手术室

40.15±8.72

52.18±11.73

4.893

0.000

2.2抢救有效性

分析表2得,常规组护理缺陷率11.11%,抢救成功率80.56%(29/36),前者比观察组0.00%(0/35)高,后者比观察组97.14%(34/35)低,P<0.05。

表2 抢救有效性 n(%)

组别

例数

护理缺陷发生率

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

35

0(0.00)

34(97.14)

常规组

36

4(11.11)

29(80.56)

X2

-

4.121

4.884

P

-

0.042

0.027

2.3家属满意率

对比家属满意率,观察组94.29%(33/35)比常规组77.78%(28/36)高,P<0.05。

表3 家属满意率 n(%)

组别

例数

尚可

很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35

14(40.00)

19(52.29)

2(5.71)

33(94.29)

常规组

36

17(47.22)

11(30.56)

8(22.22)

28(77.78)

X2

-

-

-

-

3.997

P

-

-

-

-

0.046

3.讨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可引起缺氧、缺血现象,使体内堆积大量乳酸,甚至加重凝血功能障碍、休克、代谢性酸中毒[3-4],不仅可危害患者健康,还会危及其生安全。姜玮,程显芹[5]研究发现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则具有加快救时效,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总结表1至表3数据可发现:抢救过程中观察组所用时间更短,时效性更优,护理缺陷事件比常规组发生频次少,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比常规组高,据此评估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优势:①可精准划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区域,使分诊、呼吸、循环、创伤护士能够各司其职,高效配合,提升抢救效率。②检伤分类机制的合理应用能够减少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避免延误最佳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多发性创伤患者家属对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具有较高认可度,且此护理模式具有缩短抢救用时,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抢救有效性、抢救成功率的作用,值得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永娟,王维杰.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时效性和有效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5):148-150.

[2]宋美姣.基于流程重组的一体化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07):1164-1167.

[3]李志芹,毕淑娟,吴颖.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配合创伤救治原则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2):120-122.

[4]崔萍,郑喜灿,汪铭洁,等.无缝隙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22):60-63+70.

[5]姜玮,程显芹.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在提升严重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时效和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01):79-82.

个人简介:密弘飞,女,出生日期:19790712陕西省西安市人,汉族,大学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创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