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省衢州市 常山县东案乡中心小学, 浙江 衢州 324204
摘要:教师作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立足课堂,让学生成为探究者;体验生活,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倡导合作,让学生成为参与者;突破传统,让学生成为探索者。从而真正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学会放手,压缩教师教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新思考“指导”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自主探究;有序放手
在《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充分点出了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作用。在科学教学中,科学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求学生,但不使学生感到压抑。
儿童自主的起点在哪里?
在《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第4条有相关表述,教学前,做到分析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以便分析利弊,做出预见,采取对策。在开展每一项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有明确实验研究的目的,才会自主探究实验,老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
教师只有认真分析教材,理清教学重难点,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科学的程度,设计有效的教学流程。如三上第四单元《谁流得更快一些》,教材借助洗洁精、食用油、水三种液体流动快慢引出液体的黏度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假如老师未充分去钻研教材,未充分考虑学生因素。未明确到此项对比实验是学生头一次接触,学生缺少这方面经验。后面教学反映出来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目的不明确。如果老师充分预知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适宜学生学习的教法。学生目的明确,自主探究的时间得到保证。教师只有让学生明确实验研究的目的,学生的探究就不会处于盲动状态。
精心设计,把握探究“脉搏”
我们科学课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探究部分。如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教师就要对学生验证猜测部分做出精心设计。试想学生可以想到哪些办法,教师还要相关的材料准备,预想学生在探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紧紧抓住学生探究的脉搏,有次序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老师要有无形的线牵引学生,防止学生偏离探究的轨道。只有老师把握住学生探究的脉搏,教师才可以适时的放手,放手之后是教师最忙碌的时候,要当好学生的小助手。
二、儿童自主的空间有多大?
有序放手就是为了后面更充分的放手。教师要始终思忖怎样放开手让学生去探究,探究又是有成效的。
初次探究,做到“步步为营”
对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教师要时时渗透科学学习常规习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住实验要领,明确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问题。教师要演示规范操作方法,有序引导学生去观察。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让初次接触科学的学会每一项探究技能,便于以后不去过多指导。往往对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实验器材,要有条理,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同学动手,不断训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人人都要学会。教师就要给予每人动手的机会,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方法。先前有序的放手,就是为了后面教学充分的放手,挤压出的时间用于学生长时间探究。
学生探究,做到步步提升
学生学习科学随着年龄的增长,科学探究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有必要逐渐改进自己的教法,慢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慢慢转入幕后,会更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时间,思维参与度会更加高,探究的发现会更多。教师角色定位要更加明确,始终关注学生探究状态,扫除学生探究中遇到的“雷区”。
三、儿童自主的效果怎么样?
事实上,美国教授兰本达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活动的经历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甚至在讨论会中,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孩子们的话也主要在活动后的研讨中表达,是集体思想的精华。
讨论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讨论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学生引入探究的环境,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估。教师是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要顺着他们的思路,而不强拉思路。然后,让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交流中,学生是发言者、反思者
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看法,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其他同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学《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了接线盒之后,根据自己检测过电路通路和断路情况,做出里面的电路可能的连接方法。学生展示通断状态的记录表,根据自己检测记录,推测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学生根据其展示的记录表,提出自己的反馈意见。教师要求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证据佐证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提醒学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会思考、发言、倾听、被别人挑战,积极参与谈论,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接受新的和别人的正确意见,尊重事实,认识科学是严谨的。
四、儿童自主的课堂深不深?
我们一直讲究课堂教学的有“秩序”性,一直喜欢扶着学生,生怕学生跌跤、学生无反应,冷场。看起来教学有程序,但学生的思维参与度不高,学生处在被动接受。教师根本放不开手。时间长了之后,学生觉得探究索然无味。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要理性
教学时间的安排要有科学性,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据教材做出分析,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去探究检测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方法,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先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哪有食物含有这类营养成分,从而对其它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做出推测。顺势介绍,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哪些食物含有具体营养成分。
课堂教学方式要求更简约
通过视频听了美国教师三、五年级两堂科学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很简单,先交待一下实验怎么操作,花上将近10分钟的时间,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做实验,教师和助理教师一起关注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有效指导。他们每组或每个人有一张记录纸或记录本,操作实验中把实验数据记录起来。学生明确我要做什么,怎样去记录,如何去呈现实验结果。从现场反馈看:小组合作非常有效果,每个人有事情可做。最后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反馈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形式,对教师来讲也比较好把握。
反观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是辅助探究者,只是配合教师把实验操作好,思维的参与度不是很高。当然,老师往往就会费尽周折想出“花招”吸引学生。他们的教学时间没有40分钟,但实验照样完成。同样的内容叫我们老师去上,也许很难做到40分钟内完成。假如,我们能做到有尺度的放手,教师做帮衬者的角色,及时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难题。长此做下去,学生照样会把探究进行下去,学生会慢慢掌握探究的技能,思考会更加缜密,探究激情会迸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兰本达著.陈德彰,张泰金译.刘默耕校.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北京桂馨慈善基金.走向探究的科学课[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